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40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通过间隔带分割为沉泥池与清水池,所述沉泥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且所述连通管沿所述间隔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间隔带;所述清水池外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端通过一吸水管与清水池连通,出口端通过一出水管与一调节池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能够解决目前环境修复领域集水设施建设混乱的状态,广泛适用于环境修复类项目;大大降低清水池内清水的含泥沙量,有效的改善了调节池进水水质及含泥量,从而大幅提升了现场水泵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之前项目水泵因泥沙而堵塞,造成水泵损坏影响污水输送的情况发生。

A mud water separation pool used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involves the use of a specific field of solid-liquid separation tank, including foundation pit, the pit mud by interval zone is divided into the clear water tank and the sludge tank, and the communicating pipes are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clear water tank,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the interval belt through the interval with the clear water tank; a water pump, the pump entrance end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 water pipe and a clean water tank, a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regulating pool. Using a pool of mud water separatio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fiel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water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chaos, wid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projects; grea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sediment containing water tanks of water, improve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regulating tank into the mud content, thus the use of pump field life is greatly improved, avoiding the pump before the project with mud pump damage caused by blockage, conveying effect of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
技术介绍
现有环境修复项目所使用的泥水分离池过于简陋,往往无法适应目前环境修复项目车辆冲洗、建渣冲洗废水含泥渣量大的情况,现场制作的池子一般功能单一,有些池子只能起到储存废水的作用,多数池子容积小,淤泥容易淤积,且不易清掏,易造成堵塞,且现场分离池多采用砖砌结构,易造成污水渗漏,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针对目前环境修复类项目车辆冲洗废水、建渣冲洗废水含有潜在污染,需输送至项目废水调节池,进而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并结合其废水水量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多变的状态,因此有必要设计了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在环境修复类项目车辆冲洗废水及建渣冲洗废水输送至项目废水调节池之前除去废水中的泥沙,改善调节池进水的水质及含泥量,提升水泵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规范环境修复类项目现场临时废水存储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境修复类项目临时设施的档次及使用效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整体提升项目临时设施建设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通过间隔带分割为沉泥池与清水池,所述沉泥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且所述连通管沿所述间隔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间隔带;所述清水池外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端通过一吸水管与清水池连通,出口端通过一出水管与一调节池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有三根,三根所述连通管沿竖直方向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沿隔离带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的池底设有向下凹陷的泵坑;所述吸水管伸入泵坑内。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阀门,所述连通管靠近清水池的一侧设置拍门。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带上设有阀门检修步道,所述阀门上设有阀门开关,所述阀门开关位于阀门检修步道上。进一步地,所述沉泥池和清水池分别设置有可以进入池体内部的沉泥池清淤步道和清水池检修步道。进一步地,所述沉泥池和清水池的池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沉泥池的内壁和清水池的内壁均涂刷有两层聚氨酯防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能够解决目前环境修复领域集水设施建设混乱的状态,可根据废水进水水量及澄清情况灵活的调节出水量,广泛适用于环境修复类项目。(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大大降低了清水池内清水的含泥沙量,有效的改善了调节池进水水质及含泥量,从而大幅提升了现场水泵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之前项目水泵因泥沙而堵塞,造成水泵损坏影响污水输送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泥池,2、清水池,3、沉泥池清淤步道,4、清水池检修步道,5、阀门检修步道,6、进水口,7、连通管,8、泵坑,9、水泵,10、吸水管,11、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包括沉泥池1、清水池2、连通管7和水泵9;所述沉泥池1和清水池2为一体设置,沉泥池1和清水池2之间设有间隔带;所述连通管7沿间隔带厚度方向穿过间隔带将沉泥池1和清水池2连通;所述清水池2外设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入口端通过一吸水管10与清水池2连通,出口端通过一出水管11与调节池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能够解决目前环境修复领域集水设施建设混乱的状态,可根据废水进水水量及澄清情况灵活的调节出水量,广泛适用于环境修复类项目;同时还能大大降低了清水池2内清水的含泥沙量,有效的改善了调节池进水水质及含泥量,从而大幅提升了现场水泵9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之前项目水泵9因泥沙而堵塞,造成水泵9损坏影响污水输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7有三根,三根连通管7沿竖直方向错开设置,三根连通管7的标高各不相同。所述连通管7沿隔离带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连通管7上设有阀门,所述连通管7靠近清水池2的一侧设置拍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的池体采取一体化设计模式,分为沉泥池1与清水池2,二者之间通过三组不同标高的连通管7连通,每个连通管7均有阀门;由于每日项目运输量或冲洗量不同,亦会造成水位不同;本专利技术可根据进水水量以及澄清的效果,通过三根连通管7可灵活解决水位变化的问题,灵活调整进入清水池2的液位高低,最大程度的使得澄清后的水能够流入对向的清水池2,减少清水池2中水的泥沙含量,大大提高了水泵9的使用寿命,解决了之前泥浆较多,水泵9经常堵塞甚至损坏的情况发生。此外,在连通管7靠近清水池2的一侧设置拍门,防止清水池2中的水倒灌。三根标高不同的连通管7的作用在于根据进水量的多少以及沉泥池1上清液沉淀的情况,灵活控制阀门的开闭,以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避免沉泥池1中浑浊的污水进入清水池2,造成清水池2的水泵9堵塞,造成设备损坏。优选的,三根连通管7的标高分别为-1.0m,-1.5m和-2.0m,可以根据进水量的多少以及沉泥池1上清液的沉淀情况,灵活的选择三根连通管7中的一根,使沉泥池1中的清水尽可能多的进入到清水池2,清水池2中的清水再通过水泵9进入到调节池中进行后续处理,避免沉泥池1中的污水直接通过对水泵9进入调节池对水泵9造成堵塞。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带上设有阀门检修步道5,所述阀门上设有阀门开关,所述阀门开关位于阀门检修步道5上。在清水池2与沉泥池1之间的间隔带上设置阀门检修步道5,并将连通管7的阀门置于检修步道区域内,便于人员调整阀门张闭,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2的池底设有向下凹陷的泵坑8;所述吸水管10的末端伸入泵坑8内。当采用水泵9将清水池2中的清水抽到调节池进行后续处理时,随着水泵9的工作清水池2中的水减少,由于泵坑8位于清水池2的池底且向下凹陷,因此,清水池2中的水会流向泵坑8,并被水泵9抽出,使清水池2内的水尽可能多的被水泵9抽到调节池中。进一步地,所述沉泥池1和清水池2分别设置有可以进入池体内部的沉泥池清淤步道3和清水池检修步道4。针对环境修复项目目前建渣冲洗、运输车辆冲洗泥沙较多的情况,在沉泥池1设置沉泥池清淤步道3,便于配合真空吸泥车对池底淤泥的清理,解决了以往淤泥清理人员无法下至沉泥池1池体内部的状况;也在清水池2设置清水池检修步道4,便于人员清理清水池2沉积底泥;解决了之前沉泥池1泥沙不易清理,宜阻塞,造成池体有效容积减少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沉泥池1和清水池2的池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沉泥池1的内壁和清水池2的内壁均涂刷有两层聚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包括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通过间隔带分割为沉泥池与清水池,所述沉泥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且所述连通管沿所述间隔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间隔带;所述清水池外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端通过一吸水管与清水池连通,出口端通过一出水管与一调节池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包括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通过间隔带分割为沉泥池与清水池,所述沉泥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且所述连通管沿所述间隔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间隔带;所述清水池外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端通过一吸水管与清水池连通,出口端通过一出水管与一调节池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有三根,三根所述连通管沿竖直方向错开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沿隔离带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修复领域使用的泥水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的池底设有向下凹陷的泵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