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氧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28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束氧枪,包括喷头和枪体,枪体包括外管、中管、中插管和内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热快,强化了电炉冶炼,缩短了冶炼时间,冶炼时间缩短20%以上;降低了冶炼成本,冶炼成本降低30%以上;提高了钢水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有效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氧气、天燃气节省10%以上,提高了电炉冶炼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束氧枪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用氧枪,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集束氧枪。
技术介绍
集束氧枪的原理是在传统氧枪周围增加外层环绕伴随流,使中心超音速射流扩展及衰减更小,超音速射流更长。提高氧气射流对熔池的穿透深度及搅拌强度,同时由于射流速度衰减延缓,可提高氧枪的吹炼枪位,而不影响射流对钢液的冲击深度,延长了氧枪喷头的使用寿命。目前的集束氧枪存在如下缺点:1、提温慢;2、燃烧率低;3、氧枪喷头无法更换,氧枪喷头坏了需要整个枪体更换,增加了冶炼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集束氧枪,强化了电炉冶炼,缩短了冶炼时间,降低了冶炼成本,提高了钢水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电炉冶炼自动化水平。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束氧枪,包括喷头和枪体,枪体包括外管、中管、中插管和内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头的中心设有喷口内壁,喷口内壁内部形成第一氧气喷口和第二氧气喷口,第一氧气喷口和第二氧气喷口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第一氧气喷口的腰与内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6.5°,第二氧气喷口的腰与内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3.6°。所述喷口内壁与内管连接。所述喷口内壁的外周设有喷口外壁,喷口外壁包括喷口外壁前部、喷口外壁中部和喷口外壁后部,喷口外壁前部与中插管连接,喷口外壁前部与内管之间形成出气通道,喷口外壁中部与喷口内壁之间形成喷气通道。所述喷口外壁中部内部形成第一混合气体喷口,喷口外壁后部内部形成第二混合气体喷口,喷口外壁后部与内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0°。所述喷口外壁前部与中插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外管、中管、中插管和内管的直径比为133:108:83:48。所述外管、中管、中插管和内管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外管、中管、中插管和内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外管连接有出水接管,出水接管连通有出水管,中管连接有进水接管,进水接管连通有进水管,出水接管与进水接管之间设有第一联接圈,进水接管与中插管之间设有第二联接圈,中插管连接有第一法兰,内管连接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设有第三联接圈,第三联接圈与第一法兰之间设有垫圈,第三联接圈与内管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螺栓和螺母之间设有弹簧垫片,中插管连通有进气弯管,内管连接有进氧接管,进氧接管连通有进氧管,进氧接管连接有接管,接管连接有顶部螺母。本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预热快,强化了电炉冶炼,缩短了冶炼时间,冶炼时间缩短20%以上;降低了冶炼成本,冶炼成本降低30%以上;提高了钢水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有效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氧气、天燃气节省10%以上,提高了电炉冶炼自动化水平。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束氧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喷头,2-外管,3-中管,4-中插管,5-内管,6-出水管,7-进水管,8-出水接管,9-第一联接圈,10-进水接管,11-第二联接圈,12-第一法兰,13-垫圈,14-第三联接圈,15-第二法兰,16-进氧接管,17-接管,18-顶部螺母,19-进氧管,20-密封垫,21-螺栓,22-弹簧垫片,23-螺母,24-进气弯管,25-喷口外壁中部,26-喷口外壁前部,27-喷口外壁后部,28-密封圈,29-出气通道,30-喷气通道,31-喷口内壁,32-第一氧气喷口,33-第二氧气喷口,34-第一混合气体喷口,35-第二混合气体喷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集束氧枪,包括喷头1和枪体,枪体包括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的中心线重合,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的直径比为133:108:83:48;外管2连接有出水接管8,出水接管8连通有出水管6,中管3连接有进水接管10,进水接管10连通有进水管7,出水接管8与进水接管10之间设有第一联接圈9,进水接管10与中插管4之间设有第二联接圈11,中插管4连接有第一法兰12,内管5连接有第二法兰15,第一法兰12与第二法兰15之间设有第三联接圈14,第三联接圈14与第一法兰12之间设有垫圈13,第三联接圈14与内管5之间设有密封垫20,第一法兰12与第二法兰15之间通过螺栓21和螺母23固定连接,螺栓21和螺母23之间设有弹簧垫片22,中插管4连通有进气弯管24,内管5连接有进氧接管16,进氧接管16连通有进氧管19,进氧接管16连接有接管17,接管17连接有顶部螺母18,氧气从内管5通入,天燃气从中插管4通入;喷头1的中心设有喷口内壁31,喷口内壁31与内管5连接,喷口内壁31内部形成第一氧气喷口32和第二氧气喷口33,第一氧气喷口32和第二氧气喷口33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第一氧气喷口32的腰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6.5°,第二氧气喷口33的腰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3.6°;喷口内壁31的外周设有喷口外壁,喷口外壁包括喷口外壁前部26、喷口外壁中部25和喷口外壁后部27,喷口外壁前部26与中插管4连接,喷口外壁前部26与中插管4之间设有密封圈28,喷口外壁前部26与内管5之间形成出气通道29,喷口外壁中部25与喷口内壁31之间形成喷气通道30,喷口外壁中部25内部形成第一混合气体喷口34,喷口外壁后部27内部形成第二混合气体喷口35,喷口外壁后部27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0°。本技术预热快,强化了电炉冶炼,缩短了冶炼时间,冶炼时间缩短20%以上;降低了冶炼成本,冶炼成本降低30%以上;提高了钢水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有效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氧气、天燃气节省10%以上,提高了电炉冶炼自动化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束氧枪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束氧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1)和枪体,枪体包括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所述喷头(1)的中心设有喷口内壁(31),喷口内壁(31)内部形成第一氧气喷口(32)和第二氧气喷口(33),第一氧气喷口(32)和第二氧气喷口(33)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第一氧气喷口(32)的腰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6.5°,第二氧气喷口(33)的腰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3.6°;所述喷口内壁(31)与内管(5)连接;所述喷口内壁(31)的外周设有喷口外壁,喷口外壁包括喷口外壁前部(26)、喷口外壁中部(25)和喷口外壁后部(27),喷口外壁前部(26)与中插管(4)连接,喷口外壁前部(26)与内管(5)之间形成出气通道(29),喷口外壁中部(25)与喷口内壁(31)之间形成喷气通道(30);所述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由外向内依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束氧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1)和枪体,枪体包括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所述喷头(1)的中心设有喷口内壁(31),喷口内壁(31)内部形成第一氧气喷口(32)和第二氧气喷口(33),第一氧气喷口(32)和第二氧气喷口(33)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第一氧气喷口(32)的腰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6.5°,第二氧气喷口(33)的腰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3.6°;所述喷口内壁(31)与内管(5)连接;所述喷口内壁(31)的外周设有喷口外壁,喷口外壁包括喷口外壁前部(26)、喷口外壁中部(25)和喷口外壁后部(27),喷口外壁前部(26)与中插管(4)连接,喷口外壁前部(26)与内管(5)之间形成出气通道(29),喷口外壁中部(25)与喷口内壁(31)之间形成喷气通道(30);所述外管(2)、中管(3)、中插管(4)和内管(5)由外向内依次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束氧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外壁中部(25)内部形成第一混合气体喷口(34),喷口外壁后部(27)内部形成第二混合气体喷口(35),喷口外壁后部(27)与内管(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束氧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外壁前部(26)与中插管(4)之间设有密封圈(28)。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在彬杨龙李忠星徐振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崇盛冶金氧枪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