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378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进料器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向上与循环管连通,下盖向下与止回阀一连通,止回阀一向下与缓流区锯齿形管连通;缓流区锯齿形管下端口与急流区锯齿形管连通,急流区锯齿形管下端口通过止回阀二与T型管接头进口连通,T型管接头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循环泵及收集器连通,在T型管接头与循环泵和收集器的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开关阀;循环泵出口与循环管连通,循环泵通过循环管与进料器的上盖连接;缓流区锯齿形管靠上位置连通有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急流区锯齿形管靠上位置连通有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均化效果显著。

A homogenizing device for material mix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mogenizing device for mixing materials, including feeder buckled together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upper cover connected to the circulation pipe and, under the cover down and check valve connected, check valve and flow down the zigzag pipe; serrated flow area tube port and jet zigzag pipe, jet zigzag tube port two and T type pipe joint inlet is connected through a check valve, a total of two T type pipe joints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circulating pump and the collector, the connection joint and the circulating pump and the collector in the T tub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a valve; the outlet of the circulating pump and circulating pipe, circulating pump through a circulating pipe and the upper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er; flow zigzag tube on the upper part is communicated with a flow of compressed air interface, jet zon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zigzag tub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jet pressure The air contraction interfac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the homogeniza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涂料、化工、药品等领域大部分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存在混合均化工艺。目前,对于物料的混合均化针对于不同的物质形态有各种各样的设备,例如气体混合器、低中高黏度液体混合机械、粉状物料混合机械等。这些机械一般只能满足一种或者两种物质形态的混合均化,有很强的针对性,且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对于少量的物料混合均化没有很好的作用,而实验室用超声波分散和机械、电磁搅拌等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少量物料的混合均化,但是混合均化的时间过长而且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解决了现有均化装置使用范围小,均化时间长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包括进料器、缓流区锯齿形管、收集器及急流区锯齿形管,进料器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上盖的轴心通孔向上与循环管连通,下盖的轴心通孔向下与止回阀一连通,止回阀一向下与缓流区锯齿形管连通;缓流区锯齿形管下端口通过管接头与急流区锯齿形管连通,急流区锯齿形管下端口通过止回阀二与T型管接头进口连通,T型管接头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循环泵及收集器连通,在T型管接头与循环泵和收集器的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开关阀;循环泵出口与循环管连通,循环泵通过循环管与进料器的上盖连接;缓流区锯齿形管靠上位置连通有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急流区锯齿形管靠上位置连通有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均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本技术的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缓流区锯齿形管锯齿尖角的范围为1°<α<90°;急流区锯齿形管锯齿尖角范围为90°<β<179°。所述的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吹入的压缩空气的方向与物料流动方向平行。所述的缓流区锯齿形管和急流区锯齿形管的截面根据需要选用方形、圆形、三角形或椭圆形。所述的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均安装有各自的开关阀。所述的下盖通过上支杆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缓流区锯齿形管通过下支杆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包括以下方面:1)装置简单,可操作性强,利用物料流过锯齿形管道的冲击、折返和剪切形成紊流、漩涡和剪切力来达到混合均化的目的,混合时间短,适用范围广。2)该装置具有很高的设计灵活性,通过改变锯齿形管的锯齿尖角能够增大或减小物料的混合均化速度,通过管接头的连接能够增加或减少锯齿形管的数量,达到理想的混合均化效果。3)缓流区锯齿形管的锯齿尖角范围为:1°<α<90°;急流区锯齿形管的锯齿尖角范围为:90°<β<179°,锯齿形管的宽度L1、L2分别随角α、β变化。4)其中的止回阀能够有效防止物料因为压缩空气装置开启时物料倒流的情况。泵循环系统能够多次对物料进行循环混合均化,使物料更加均匀化。5)锯齿形管的截面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例如方形、圆形、三角形或椭圆形等;所有接口处都是有管接头连接,方便拆卸。6)本技术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物质(粉末、浆料、涂料、流体等)混合均化,可以通过改变装置的管径大小以用于不同场合,不同批量的物料混合均化。7)该装置在进行物料混合时噪声小,没有噪声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缓流区锯齿形管剖面(圆形截面);图3是本技术装置急流区锯齿形管剖面(圆形截面)。图中,1.进料器,1-1.上盖,1-2.下盖,2.锁紧螺母,3.上支杆,4.止回阀一,5.缓流区锯齿形管,6.下支杆,7.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8.固定架,9.止回阀二,10.空气压缩机,11.收集器,12.开关阀,13.循环泵,14.T形管接头,15.急流区锯齿形管,16.管接头,17.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8.循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装置的结构是,包括进料器1、缓流区锯齿形管4、收集器9及急流区锯齿形管13,进料器1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盖1-1和下盖1-2,下盖1-2通过锁紧螺母2、上支杆3与固定架8固定连接,上盖1-1的轴心通孔向上与循环管18连通,下盖1-2的轴心通孔向下与止回阀一4连通,止回阀一4向下与缓流区锯齿形管5连通,缓流区锯齿形管5通过下支杆6与固定架8固定连接;缓流区锯齿形管5下端口通过管接头16与急流区锯齿形管15连通,急流区锯齿形管15下端口通过止回阀二9与T型管接头14进口连通,T型管接头14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循环泵13及收集器11连通,在T型管接头14与循环泵13和收集器11的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开关阀12;循环泵13出口与循环管18连通,循环泵13通过循环管18与进料器1的上盖1-1连接,进行物料的循环;缓流区锯齿形管5靠上位置连通有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急流区锯齿形管15靠上位置连通有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均与空气压缩机10连通;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均安装有各自的开关阀;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吹入的压缩空气的方向与物料流动方向平行,即每个接口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参照图2,缓流区锯齿形管5所在的区段称为缓流区(I),其锯齿尖角的范围为1°<α<90°;参照图3,急流区锯齿形管15所在的区段称为急流区(II),其锯齿尖角范围为90°<β<179°,两种锯齿形管的宽度L1、L2分别随角α、β变化。收集器11则是由收集槽或者软袋与收集管相连,用于收集最终的均匀混合物成品。上支杆3和下支杆6分别水平固定安装在固定架8的立板上,空气压缩机10、收集器11和循环泵13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架8的底板上,该装置便于整体移动和运输。缓流区(I)和急流区(II)的锯齿形管由管接头16连接,这样大大提高了装置的设计灵活性,通过改变锯齿形管的类型得到不同的流速和剪切力,以适应不同的物料混合均化,提高了均化装置的使用范围。缓流区锯齿形管5和急流区锯齿形管15的截面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形状,例如方形、圆形、三角形或椭圆形等。通过管接头16按照需要设计缓流区和急流区的搭配,增减缓流区和急流区以达到理想的均化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先打开上盖1-1,向进料器1中放入需要混合的物料,再将上盖1-1与下盖1-2扣接牢靠,由其自身的自重向下运动(也可以开启空气压缩机10,打开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各自的开关阀,利用压缩空气加速物料向下流动),物料通过止回阀一4进入缓流区锯齿形管5中,通过缓流区锯齿形管5内部锯齿形的尖角时形成紊流、漩涡和剪切力来进行物料的混合均化;初步混合的物料通过缓流区(I)后进入急流区锯齿形管17中,因为急流区锯齿形管17内部的锯齿尖角角度增大,物料在该急流区(II)内部的流动速度会加快,剪切力和冲击增大,加快混合均化速度;混合均化后的物料流出急流区(II)后通过两个开关阀12的选择控制,或进入循环泵13进行再次循环,或达到混合均化要求而进入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1)、缓流区锯齿形管(5)、收集器(11)及急流区锯齿形管(15),进料器(1)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的轴心通孔向上与循环管(18)连通,下盖(1‑2)的轴心通孔向下与止回阀一(4)连通,止回阀一(4)向下与缓流区锯齿形管(5)连通;缓流区锯齿形管(5)下端口通过管接头(16)与急流区锯齿形管(15)连通,急流区锯齿形管(15)下端口通过止回阀二(9)与T型管接头(14)进口连通,T型管接头(14)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循环泵(13)及收集器(11)连通,在T型管接头(14)与循环泵(13)和收集器(11)的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开关阀(12);循环泵(13)出口与循环管(18)连通,循环泵(13)通过循环管(18)与进料器(1)的上盖(1‑1)连接;缓流区锯齿形管(5)靠上位置连通有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急流区锯齿形管(15)靠上位置连通有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和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均与空气压缩机(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1)、缓流区锯齿形管(5)、收集器(11)及急流区锯齿形管(15),进料器(1)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的轴心通孔向上与循环管(18)连通,下盖(1-2)的轴心通孔向下与止回阀一(4)连通,止回阀一(4)向下与缓流区锯齿形管(5)连通;缓流区锯齿形管(5)下端口通过管接头(16)与急流区锯齿形管(15)连通,急流区锯齿形管(15)下端口通过止回阀二(9)与T型管接头(14)进口连通,T型管接头(14)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循环泵(13)及收集器(11)连通,在T型管接头(14)与循环泵(13)和收集器(11)的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开关阀(12);循环泵(13)出口与循环管(18)连通,循环泵(13)通过循环管(18)与进料器(1)的上盖(1-1)连接;缓流区锯齿形管(5)靠上位置连通有缓流区压缩空气接口(17),急流区锯齿形管(15)靠上位置连通有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急流区压缩空气接口(7)和缓流区压缩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银虎祁志旭成小乐时晶晶王蕾周思君刘晓妮祁攀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