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货用的由线性马达操作的传输系统的无源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298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2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其包括传输轨道和至少一个传输元件,传输轨道具有至少一个无源轨道切换装置,该至少一个无源轨道切换装置具有传输轨道的主轨道以及第一叉开侧轨道和第二叉开侧轨道,传输元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的响应元件,其中在无源切换装置的区域中,传输轨道包括固定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地配置的线性马达线,其中传输元件的响应元件接合在位于第一线性马达线与第二线性马达线之间的间隙内。

A passive switchover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system operated by a linear mo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ing a transmission rail and at least one transmission element has at least one passive track switching device transmission track, the main track of the at least one passive track switching device has a transmission rail and a first side and second side rail apart apart track transmission element includes at least one permanent magnet and / or non switching electromagnet response elements, wherein the switching device in the passive region, the transmission rail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rail, the guide rail second and fix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rails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line of motor line, the response element transmission element engages in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linear motor in line with second linear motor i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件货用的由线性马达操作的传输系统的无源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切换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装置和方法,该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用于具有线性电机(engine)的传输系统,特别是用于在容器处理站中传输单个容器的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熟知具有线性电机驱动器的传输系统。最著名的示例为基于磁悬浮的高速客车。然而,具有线性电机驱动器的传输系统还使用在多个工业领域中,特别是用于生产线上的单项商品的单独传输。但是,所有具有线性电机驱动器的传输系统均具有如下共同特征: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线性电机的一个或多个长定子的磁相互作用,使为此而具体形成的传输元件沿着一根或多根导轨移动。由于长定子以及导轨两者均必须沿着整个传输轨道布置,所以在具有线性电机的传输系统中安装轨道切换装置形式的分叉通常相对复杂和繁琐。例如,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有源轨道切换装置,其中传输轨道的包括导轨和/或长定子的整个部分必须机械地移动以用于切换。为了减轻切换期间需要移动的质量和缩短轨道切换装置的切换时间,还已知一种如下的轨道切换装置:在该轨道切换装置中,以与使轨道切换轨在轨道切换装置中移动相同的方式,通过为此特别形成的切换元件的机械移动来实现使传输元件沿期望的方向进入轨道切换装置的系统性(systematic)输送。然而,特别是在外部具有双线性电机的传输系统中,该有源轨道切换装置因机械移动部件的待移动的质量而难以实施并另外具有长的切换时间。因此,在例如容器处理站的传输系统中,根据需要的传输元件的每单位时间的高吞吐量是不可能的。另外,有源轨道切换装置会因其机械切换元件而受到高的磨损和大的出错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动态地切换具有线性电机驱动器的传输系统(特别是用于在容器处理站中传输容器的传输系统)中的轨道切换装置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确保了传输元件的每单位时间的高吞吐率,并因此克服了上述缺点。简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降低用于具有多个能够被单独控制的传输元件的单项商品的单独传输的传输系统的轨道切换装置的安装成本和操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问题通过如下的传输系统(特别是用于在容器处理站中传输容器的传输系统)来解决,其具有:传输轨道,其具有至少一个无源轨道切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传输元件,其以灵活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传输轨道上,其中,无源轨道切换装置包括传输轨道的主轨道以及第一叉开侧轨道和第二叉开侧轨道,其中,传输轨道包括以下元件: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其在主轨道的区域中被定位成与第一导轨相对;第一线性马达线,其与第一导轨平行地配置;和第二线性马达线,其与第二导轨平行地配置,其中,传输元件具有响应元件,响应元件接合在第一线性马达线与第二线性马达线之间的间隙内,响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优选地,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配置在与传输轨道横切的位置,其中,借助于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与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或第二线性马达线的相互作用,传输元件能够沿着传输轨道移动,并且其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是固定的,特别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区域中是固定的。特别地,传输装置可以是用于在容器处理站中传输容器的传输系统。为此,传输系统可以具有用于传输一个或多个容器的多个传输元件,其中该多个传输元件以灵活的方式配置于传输系统的传输轨道。原理上,传输轨道上可以有任意数量的传输元件,其仅受传输轨道的长度的限制,只要存在至少有一个传输元件即可。为了在输入处插入至少一个容器并在输出处排出容器,传输元件可以配备有例如采用抓持元件形式的适当的保持系统。由此,抓持元件能够以可主动控制或可被动控制的方式形成。特别地,用于形状匹配地或力锁定地抓持容器的颈区域(例如用于塑料瓶的所谓颈把持)的抓持元件是可调整的,由此在形状匹配的抓持处理期间,被保持的容器以能够绕着其长度方向轴线转动的方式定位在抓持元件中。另外,抓持元件能够倾斜地和/或高度可调地形成。特别地,容器为饮料瓶,并且还可以为用于食品、药品、卫生用品、清洁剂等的其它容器,诸如罐、玻璃瓶和具有盖的其它玻璃容器、基于纸板或复合材料的包装、利乐包(tetrapack)或类似商品等。同样地,对于塑料容器,中间产品、特别是用于容器的吹塑成型的预制件也是可能的。此外,具有多个容器的组合捆(composedbundle)也应被理解为容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将至少一个传输元件形成为通过与传输轨道的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或第二线性马达线的相互作用而沿着传输轨道移动的转子、盘(puck)、滑块、往复件(shuttle)等。由此,各传输元件均能够根据要求在传输轨道上加速、减速、以恒定速度移动或者临时或确实地停止。因此,能够通过单独地控制传输元件来获得各单个识别单元的可变距离-时间曲线。另外,各传输元件均可以包括例如条形码、可读取的存储芯片或者印刷、粘贴和/或雕刻的字母数字编码等的清楚的识别单元,由此通过沿着传输轨道的、特别是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上游的一个或几个适当的识别记录装置,能够实现对通过对应的识别记录装置的传输元件的识别。特别地,通过适当地自动切换无源轨道切换装置,传输元件的识别单元能够用于传输元件例如沿传输轨道的第一叉开侧轨道或第二叉开侧轨道的方向的系统性输送。原理上,传输轨道可以具有任何形式。特别地,传输轨道可以是基本上闭合的,其中基本上闭合将意味着传输轨道能够为用于传输元件的至少一条闭合路径。除此以外,通过集成一个或几个无源轨道切换装置,传输轨道还可以具有多个分叉,由此根据对应的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定向以及传输元件在轨道切换装置的区域中的移动方向,能够获得传输轨道的主轨道至第一叉开侧轨道和第二叉开侧轨道的分叉和/或第一叉开侧轨道、第二叉开侧轨道至传输轨道的主轨道的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传输轨道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其中第二导轨在主轨道的区域中与第一轨道相对。因此,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主轨道的区域中的配置与在诸如铁轨轨道等的双轨系统中所熟知的导轨的平行引导系统对应。然而,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区域中叉开,以便在它们的延长部形成第一叉开侧轨道和/或第二叉开侧轨道的位于右方的导轨和/或位于左方的导轨。由此,第一叉开侧轨道和第二叉开侧轨道的需要用来实现第一叉开侧轨道和/或第二叉开侧轨道的双轨结构的互补导轨位于轨道切换装置顶端。因此,第一侧轨道和第二侧轨道也均具有由主轨道的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分别提供一根导轨而形成的一对被平行引导的导轨。通过类推,传输轨道包括与第一导轨平行配置的第一线性马达线以及与第二导轨平行配置的第二线性马达线,其中两个额外的互补线性马达线定位在轨道切换装置顶端,用于完成第一侧轨道和/或第二侧轨道的双股线性驱动。由此,导轨的形式和截面是任意的,并且仅由传输元件以及传输元件的能够使该传输元件可移动地定位在导轨上的支承元件的设计确定。例如,各导轨均可以具有引导传输元件的导销的引导通道和/或供传输元件的一个或几个被适当布置的导辊滚动的轮凸缘。这里,例如借助于滑动支承件的多个可选实施方式是可能的。通过在传输轨道上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能够确保传输元件以低的摩擦沿着传输轨道滑动。另外,传输轨道可以具有供对应的支撑元件(例如,支撑辊)滚动和/或滑动的踏面区域(treadarea)。引导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件货用的由线性马达操作的传输系统的无源切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系统,其包括:传输轨道,其具有至少一个无源轨道切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传输元件,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传输轨道上,其中,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包括所述传输轨道的主轨道以及第一叉开侧轨道和第二叉开侧轨道,其中,所述传输轨道包括以下元件: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其在所述主轨道的区域中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第一线性马达线,其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地配置;和第二线性马达线,其与所述第二导轨平行地配置,其中,所述传输元件具有响应元件,所述响应元件接合在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与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响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其中,借助于所述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与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或第二线性马达线的相互作用,所述传输元件能够沿着所述传输轨道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是固定的,并且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包括开关,通过所述开关能够使在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分支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中至少一个的磁极性反转,以切换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13 DE 102013218389.51.一种传输系统,其包括:传输轨道,其具有至少一个无源轨道切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传输元件,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传输轨道上,其中,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包括所述传输轨道的主轨道以及第一叉开侧轨道和第二叉开侧轨道,其中,所述传输轨道包括以下元件: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其在所述主轨道的区域中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第一线性马达线,其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地配置;和第二线性马达线,其与所述第二导轨平行地配置,其中,所述传输元件具有响应元件,所述响应元件接合在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与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响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其中,借助于所述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与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或第二线性马达线的相互作用,所述传输元件能够沿着所述传输轨道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是固定的,并且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包括开关,通过所述开关能够使在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分支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中至少一个的磁极性反转,以切换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和/或所述非切换电磁体配置在与所述传输轨道横切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区域中是固定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在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分支区域中具有铁磁体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体部件采用铁芯的形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被以如下方式设计:所述永磁体和/或非切换电磁体与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或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之间的磁吸引力适于在由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形成的平面中、在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分支区域中保持所述传输元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元件加载有预定的有效载荷。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整合在所述传输系统的控制单元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整合在所述传输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中。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源轨道切换装置的分支区域中,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被以如下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线性马达线和所述第二线性马达线的彼此相对定位的磁极根据所述传输元件的所述永磁体的定向和/或所述非切换电磁体的极性而以始终同相或始终反相的方式极性化。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克·约瑟夫威茨M·普林茨史蒂芬·埃尔斯伯格M·基辛格康纳德·西恩
申请(专利权)人:克朗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