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291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1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和电池,所述电池与一充电接头相连,在充电接头与电池之间还设有一导通控制回路,所述导通控制回路包括一MOS管和一三极管,所述MOS管的源极与充电接头相连,其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充电接头,其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相连,发射极与电池相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并联有一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1、R2,该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经二极管D1后与充电接头;所述充电器内还设有一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与充电插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进行充电器与电池的配套识别,从而避免因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includes a charger and battery, the battery and a charging connecto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harging connector and battery is provided with a switch control circuit, the control circuit comprises a conducting tube and a MOS transistor, the source electr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S tube the charging connector, leakage of anode and battery connected; a base of the transistor and the gate electrode and the charging connector, MOS tube connected to the emitter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between the anode and the cathode of the battery is also connected with a zener diode Z1 and resistors R1, R2, the Z1 zener diode cathode diode after D1 with the charging joint; the charger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chip, the control chi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lug.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 matching of the charger and the battery, thus avoiding the safety accidents caused by the charging,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用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的型号种类较多,如电动两轮自行车、电动三轮自行车,电动两轮摩托车,电动三轮摩托车等;因而电动车充电器的型号种类也较多;但由于充电接口基本是品字形插头,因而使得充电器的接头能够互通,无法实现仅用电动车配套的充电器进行充电;这就使得人们在电动车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采用非配套充电器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从而造成充电参数不能按照规定充电,致使电池寿命缩短等;更严重是用60V充电器对48V电池进行充电,不仅易导致电池充鼓包,还容易爆炸引起火灾等,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隐患。现有为防止混充做出的技术是通过异型插头、或是调整充电线的极性,然而,采取异型插头方式,因电动车生产商较多,不可能全部采用不同的插孔方式,造成实际生产中并不能有效普及;调整充电线的极性方式,有可能使得无极性反接的充电器短路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充电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充电器与电池的配套识别,从而安全、稳定地对电动车进行充电,避免因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动车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具有一充电插头,该充电器内集成有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与充电插头相连,该充电插头具有两充电输出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Ⅰ;所述电池与一充电接头相连,所述充电接头包括两充电输入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Ⅱ,该充电接头的负极充电输入端子与电磁的负极相连;在充电接头与电池之间还设有一导通控制回路,所述导通控制回路包括一MOS管和一三极管,所述MOS管的源极与充电接头的正极充电输入端子相连,其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充电接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Ⅱ相连,其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相连,发射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并联有一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1、R2,其中,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负极经电阻R1和R2后与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同时还经二极管D1后与充电接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Ⅱ相连;所述充电器内还设有一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与充电插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Ⅰ相连。进一步地,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之间还设有一电阻R3;以为三极管集电极限流。进一步地,在信号检测端子Ⅱ与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设有电阻R4;用于三极管基极(开通关断)控制分压,避免过压造成三极管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过程中无需其余供电系统供电,方便可靠;更不需整车不参与控制,提高电动车充电的便捷性、安全可靠性;能够实现充电器与电池的配套检查,从而有效的减少因误充、混充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导通控制回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电动车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和电池。所述充电器具有一充电插头,该充电器内集成有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与充电插头相连,该充电插头具有两充电输出端子(正极充电输出端子和负极充电输出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Ⅰ。所述电池与一充电接头相连,所述充电接头包括两充电输入端子(正极充电输入端子和负极充电输入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Ⅱ,该充电接头的负极充电输入端子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在充电接头与电池之间还设有一导通控制回路,所述导通控制回路包括一MOS管和一三极管Q。所述MOS管的源极与充电接头的正极充电输入端子相连,其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与充电接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Ⅱ相连,在信号检测端子Ⅱ与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设有电阻R4;用于三极管基极(开通关断)控制分压,避免过压造成三极管损坏。在三极管Q基极还并联有一电容C和一电阻R6,通过电容C去除外界信号的干扰;同时,通过电阻R6和R4共同控制三极管的开通电压范围。在MOS管的栅极还并联有一稳压二极管Z2和一电阻R5;通过Z2和R5一起作为MOS管栅极驱动开启,以及保护栅极不被高压击穿。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相连,在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之间还设有一电阻R3;其发射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并联有一稳压二极管Z1和(分压)电阻R1、R2,其中,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负极经电阻R1和R2后与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同时还经二极管D1后与充电接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Ⅱ相连。所述充电器内还设有一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采用普通单片机均能实现,如和泰的HT66F004(8位的单片机),主要功能就是通过AD转换功能去采集电压信号,然后再去输出一个控制信号,该控制芯片与充电插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Ⅰ相连;该控制芯片检测到低电平信号后,能够向导通控制回路发送一个高电平,从而使导通控制回路导通。充电过程中,当充电器的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头相连后,首先由稳压二级管Z1稳出一个固定的电压信号,通过D1传送到信号检测端子Ⅱ,此电压范围不足以开启三极管Q;充电器内的控制芯片通过信号检测端子Ⅰ检测到这个电压信号后,发出一个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经信号检测端子Ⅰ和信号检测端子Ⅱ后为三极管Q的基极提供开启电压,从而开通三极管Q;而此时这个高电平信号因被D1阻断了,因此不会影响到Z1电压;当三极管Q导通后,MOS管也导通,从而使得充电器能够为电池充电;这样,通过充电器与电池的自动识别、配对,能够给有效避免因混乱使用充电器而导致的电池损坏,从而能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安全性更高。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车用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具有一充电插头,该充电器内集成有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与充电插头相连,该充电插头具有两充电输出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Ⅰ;所述电池与一充电接头相连,所述充电接头包括两充电输入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Ⅱ,该充电接头的负极充电输入端子与电磁的负极相连;在充电接头与电池之间还设有一导通控制回路,所述导通控制回路包括一MOS管和一三极管,所述MOS管的源极与充电接头的正极充电输入端子相连,其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充电接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Ⅱ相连,其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相连,发射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并联有一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1、R2,其中,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负极经电阻R1和R2后与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同时还经二极管D1后与充电接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Ⅱ相连;所述充电器内还设有一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与充电插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Ⅰ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具有一充电插头,该充电器内集成有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与充电插头相连,该充电插头具有两充电输出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Ⅰ;所述电池与一充电接头相连,所述充电接头包括两充电输入端子和信号检测端子Ⅱ,该充电接头的负极充电输入端子与电磁的负极相连;在充电接头与电池之间还设有一导通控制回路,所述导通控制回路包括一MOS管和一三极管,所述MOS管的源极与充电接头的正极充电输入端子相连,其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充电接头的信号检测端子Ⅱ相连,其集电极与MOS管的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