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2538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主要包括容器主体、快开端盖部分及密封组件;所述容器主体的端部法兰处从容器主体由内而外依次加工有凸台、容器主体啮合齿,在凸台上设置有沟槽,容器主体啮合齿的啮合面为带一定螺纹升角的螺旋面;所述快开端盖部分主要包括端盖、端盖啮合齿、支座、导向轴及扭转轴,端盖啮合齿与容器主体啮合齿能形成类螺纹联接配合,通过逆时针旋转盖板,盖板会沿轴向运动,实现压紧密封件,并保证盖板与容器凸台零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在齿啮式快开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螺旋压紧机构,通过机构自适应,既实现了容器的密封,同时还保证了端盖的快开,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现快速开启和闭合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
技术介绍
抗爆容器在公共安全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有效限制或抑制爆炸物的破坏效应,确保人身及公共财产安全。由于使用场景的特殊性,因此爆炸容器除了需满足基本的防护要求外,还需要具备操作便捷、快速等特点。齿啮式快开机构能较好的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广泛地应用于抗爆容器的设计之中。但是齿啮式端盖的使用原理决定了其啮合齿间接触需存在间隙,因为如若不存在间隙或间隙量小将使操作困难,而固有间隙对于爆炸破坏效应的抑制将是非常不利的,在试验中我们发现会有冲击波及火光从端盖的间隙中冲出,这种情形在实际的科研生产中将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是危险。因此本着消除间隙的思路,设计出大间隙装配,然后通过机构自适应调整,过度到零间隙,同时不影响快开的装置以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密封的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主要包括容器主体、快开端盖部分及密封组件;所述容器主体的端部法兰处从容器主体由内而外依次加工有凸台、容器主体啮合齿,在凸台上设置有沟槽,容器主体啮合齿的啮合面为带一定螺纹升角的螺旋面;所述快开端盖部分主要包括端盖、端盖啮合齿、支座、导向轴及扭转轴,端盖啮合齿与容器主体啮合齿能形成类螺纹联接配合,通过逆时针旋转盖板,盖板会沿轴向运动,实现压紧密封件,并保证盖板与容器凸台零间隙;所述密封组件主要包括放置于沟槽内的O型圈,以及放置在O型圈上的密封滑环。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导向轴通过螺栓与垫圈安装在支座上,扭转轴插在另一个支座的孔内,扭转轴套在导向轴外,导向轴外侧与扭转轴内侧的末端均加工有螺纹,且两者的螺纹位于导向轴和扭转轴的同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端盖的外径与容器主体的端部开口内径相同。本技术的扭转轴可伸缩,在端盖需要旋紧时,可将其抽出,延长力臂,达到省力的作用。本技术的密封组件采用车氏组合密封,由密封滑环及O形橡胶圈组成,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较高压力环境下的密封。本技术的装置在齿啮式快开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螺旋压紧机构,通过机构自适应,既实现了容器的密封,同时还保证了端盖的快开,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关盖时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关盖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扭转轴伸出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开盖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的零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详细地描述:结合图1~5,整个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快开端盖及密封组件,其主要组成有:容器主体1,端盖2,螺栓3,垫圈4,支座5,扭转轴6,导向轴7,特殊密封滑环8,O形圈9。容器主体1主体呈球形,端部法兰处加工有啮合齿、沟槽及凸台,啮合齿的啮合面为带一定螺纹升角的螺旋面,螺纹升角应不大于摩擦角,可实现自锁,凸台上加工有沟槽,沟槽用于放置密封件。密封组件包括特殊密封滑环8,O形圈9,特殊密封滑环8置于O形圈9之上,其轴向和径向均有一定的柔性,在一定压力和主体结构变形的情形下均能保证可靠密封。快开端盖部分主要包括端盖2、啮合齿、支座5、导向轴7及扭转轴6,端盖2上的啮合齿与容器主体上的啮合齿能形成类螺纹联接配合,支座5通过螺栓3固定在端盖2上,导向轴7通过螺栓3与垫圈4安装在支座5上,扭转轴6插在另一支座5孔内,此时扭转轴6又正好套在导向轴7外,导向轴7及扭转轴6的末端均加工有螺纹,装配时有螺纹段保持在同侧,如图1中的右侧,导向轴7与扭转轴6的相对位置有两种状态,分别如图1和图3。处于图1中的状态时,扭转轴6通过螺纹拧入导向轴7,通过螺纹联接使两轴锁紧。处于图3中的状态时,扭转轴6与导向轴7之间没有联接,扭转轴6可沿着导向轴7自由滑动。容器需要关闭时,首先让快开端盖处于图4所示的开启状态,由于端盖2的外径与容器主体1的端部开口内径相同,只需拎着快开端盖的扭转轴6将快开端盖整体放入容器主体1,此时端盖2的下平面正好与容器主体1沟槽内的密封组件接触,此时密封组件处于未被压缩状态,密封组件的高度要高于容器主体1上凸台内的沟槽高度,此时解锁扭转轴6并将其抽出至图3所示位置,手握扭转轴6的末端,逆时针旋转端盖2,端盖2在啮合齿螺旋面的导引下作螺旋运动,在啮合齿数为八的情形下,端盖2转动22.5°啮合齿即可完全啮合,此时端盖2的下平面也正好与容器主体1的凸台平面接触,保证了各个部位完全接触,实现结构间的零间隙,同时密封组件则会逐渐被压并产生变形,实现密封件的压紧,从而实现了容器的快开及可靠密封。容器需要开启时,只需沿着上述时序逆序操作装置即可。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

【技术保护点】
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容器主体、快开端盖部分及密封组件;所述容器主体的端部法兰处从容器主体由内而外依次加工有凸台、容器主体啮合齿,在凸台上设置有沟槽,容器主体啮合齿的啮合面为带一定螺纹升角的螺旋面;所述快开端盖部分主要包括端盖、端盖啮合齿、支座、导向轴及扭转轴,端盖啮合齿与容器主体啮合齿能形成类螺纹联接配合,通过逆时针旋转盖板,盖板会沿轴向运动,实现压紧密封件,并保证盖板与容器凸台零间隙;所述密封组件主要包括放置于沟槽内的O型圈,以及放置在O型圈上的密封滑环。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压紧密封式快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容器主体、快开端盖部分及密封组件;所述容器主体的端部法兰处从容器主体由内而外依次加工有凸台、容器主体啮合齿,在凸台上设置有沟槽,容器主体啮合齿的啮合面为带一定螺纹升角的螺旋面;所述快开端盖部分主要包括端盖、端盖啮合齿、支座、导向轴及扭转轴,端盖啮合齿与容器主体啮合齿能形成类螺纹联接配合,通过逆时针旋转盖板,盖板会沿轴向运动,实现压紧密封件,并保证盖板与容器凸台零间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奇余伟张刘成杨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