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罐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698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纹罐口,包括:罐口本体,罐口本体的内径面设置有内螺纹,罐口本体的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大盘的上表面与罐口本体的内径边缘之间设置预设数量的加强筋;内螺纹在靠近内罐口部位的螺距逐渐减小,内螺纹在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罐口本体的外径面下部设置至少两个纵向防脱槽,以及至少两个环向防脱棱,且其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罐口本体的强度,减小了螺纹罐口的内螺纹出现缝隙的可能性,减小了旋拧的螺纹体回旋松动的可能性,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从而延长了罐装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纹罐口
本技术涉及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螺纹罐口。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罐装容器多用于储存高压气体或液体,对储存的密封性和强度要求较高。现有的罐体中,罐口结构作为容器与外界的交接口,其强度较低,易被损坏,并且罐口结构的内螺纹的密封效果差,罐口主体易脱离罐体、易被旋拧松动,罐口主体的强度较低。此外,螺纹型的罐口结构,在螺纹体旋拧在罐口的内螺纹上时,螺纹体在受到旋拧力时易回旋,导致螺纹体滑脱或松动,降低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纹罐口,通过在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以及在大盘的表面设置加强筋,提高了罐口本体的强度,减小了罐口本体被损坏的可能性。通过将靠近内罐口的内螺纹的螺距渐变减小,使螺纹体在旋拧到最后阶段时螺纹之间的接触更紧密,从而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同时由于紧密的接触降低了螺纹体在受到旋拧力时回旋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内螺纹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在螺纹体旋拧到最后阶段时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滑入定位槽内,进一步减小了螺纹体在受到旋拧力时回旋的可能性,提高了螺纹连接的牢固程度。通过在罐口本体的外径面下设置纵向防脱槽和环向防脱棱,避免了罐口本体脱离罐体以及被旋拧松动,提高了罐口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罐口本体的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提高了罐口本体与罐体的交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纹罐口,包括:罐口本体,罐口本体的内径面设置有内螺纹,罐口本体的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大盘的上表面与罐口本体的内径边缘之间设置预设数量的加强筋;内螺纹在靠近内罐口部位的螺距逐渐减小,最小螺距与正常螺距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内螺纹在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罐口本体的外径面下部设置至少两个纵向防脱槽,以及至少两个环向防脱棱;罐口本体的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以及在大盘的表面设置加强筋,提高了罐口本体的强度,减小了罐口本体被损坏的可能性。通过将靠近内罐口的内螺纹的螺距渐变减小,使螺纹体在旋拧到最后阶段时螺纹之间的接触更紧密,从而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同时由于紧密的接触降低了螺纹体在受到旋拧力时回旋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内螺纹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在螺纹体旋拧到最后阶段时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滑入定位槽内,进一步减小了螺纹体在受到旋拧力时回旋的可能性,提高了螺纹连接的牢固程度。通过在罐口本体的外径面下设置纵向防脱槽和环向防脱棱,避免了罐口本体脱离罐体以及被旋拧松动,提高了罐口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罐口本体的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提高了罐口本体与罐体的交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述罐体的内胆包覆层延伸至大盘的下表面。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罐体内胆的包覆层延伸至大盘的下表面,使螺纹罐口与罐体的连接更紧密,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螺纹罐口的强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述螺纹罐口还包括垫圈,垫圈与罐口本体的上表面配合设置,垫圈套设在加强筋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垫圈的覆盖范围为罐口本体的上表面,从内螺纹边沿处到大盘的外边沿处,在垫圈上对应加强筋的位置设置通孔,使垫圈与加强筋相平齐,在提高大盘强度的同时提高了螺纹罐口的外表面的平整性和美观性,从而提高了螺纹罐口的密封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述最小螺距与正常螺距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毫米。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在靠近内罐口部位的内螺纹的螺距渐变减小,减小到最小的螺距与正常的内螺纹的螺距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毫米,可以在螺纹体能够旋拧到最后阶段的同时,提高螺纹之间接触的紧密程度,从而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设置靠近外罐口的螺距大于正常螺距、牙槽深度大于正常牙槽深度形成定位槽,或者在靠近外罐口的正常内螺纹的牙槽上设置定位槽。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槽的设置方式中,可以在内螺纹的牙槽的基础上加宽螺距、加深牙槽深度从而形成定位槽,也可以在内螺纹的牙槽的某部位开出预设形状的定位槽,使旋拧到最后阶段的螺纹体上的相适配的定位凸起滑入定位槽中,从而限定螺纹体的位置,减小螺纹体与罐口本体之间发生不必要的旋转的可能性,提高了螺纹体的安装牢固程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槽包括圆柱形、弧面形、半球形、棱柱形,定位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毫米。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槽的形状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践情况设定,设置定位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毫米,提高了定位槽限定位置的可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以及在大盘的表面设置加强筋,提高了罐口本体的强度,减小了罐口本体被损坏的可能性。通过将靠近内罐口的内螺纹的螺距渐变减小,使螺纹体在旋拧到最后阶段时螺纹之间的接触更紧密,从而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同时由于紧密的接触降低了螺纹体在受到旋拧力时回旋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内螺纹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在螺纹体旋拧到最后阶段时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滑入定位槽内,进一步减小了螺纹体在受到旋拧力时回旋的可能性,提高了螺纹连接的牢固程度。通过在罐口本体的外径面下设置纵向防脱槽和环向防脱棱,避免了罐口本体脱离罐体以及被旋拧松动,提高了罐口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罐口本体的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提高了罐口本体与罐体的交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罐装容器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螺纹罐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螺纹罐口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螺纹罐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螺纹罐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螺纹罐口安装在罐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组件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1.罐口本体,12.大盘,13.加强筋,14.纵向防脱槽,15.环向防脱棱,16.内螺纹,17.定位槽,18.内胆层,19.内胆包覆层,20.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纹罐口,包括:罐口本体11,罐口本体11的内径面设置有内螺纹16,罐口本体11的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12,大盘12的上表面与罐口本体11的内径边缘之间设置预设数量的加强筋13;内螺纹16在靠近内罐口部位的螺距逐渐减小,最小螺距与正常螺距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内螺纹16在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17;罐口本体11的外径面下部设置至少两个纵向防脱槽14,以及至少两个环向防脱棱15;罐口本体11的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1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12,以及在大盘12的表面设置加强筋13,提高了罐口本体11的强度,减小了罐口本体11被损坏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螺纹罐口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纹罐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罐口本体,所述罐口本体的内径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罐口本体的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所述大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罐口本体的内径边缘之间设置预设数量的加强筋;所述内螺纹在靠近内罐口部位的螺距逐渐减小,所述内螺纹在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所述罐口本体的外径面下部设置至少两个纵向防脱槽,以及至少两个环向防脱棱;所述罐口本体的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纹罐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罐口本体,所述罐口本体的内径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罐口本体的外罐口边缘设置突出的大盘,所述大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罐口本体的内径边缘之间设置预设数量的加强筋;所述内螺纹在靠近内罐口部位的螺距逐渐减小,所述内螺纹在靠近外罐口部位设置定位槽;所述罐口本体的外径面下部设置至少两个纵向防脱槽,以及至少两个环向防脱棱;所述罐口本体的下表面包覆罐体的内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罐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胆包覆层延伸至所述大盘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罐口,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宝省
申请(专利权)人:诺伊环保设备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