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电控板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78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电控板用装置,包括工作台、计算机、支撑架、支架和探针座,工作台内设有第一液压腔,探针座下端与第一液压腔滑动连接,探针座上设有多个探针,探针与计算机电连,计算机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内设有第二液压腔,上支架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腔内;第二液压腔内设有支杆,支杆和上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上支架上设有横板,横板下方设有多根抵杆;下支架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呈“��”形,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对电控板进行检测时过程中,操作简单、便捷,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电控板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控板检测装置
,具体公开了一种检测电控板用装置。
技术介绍
电控板是一种电路板,其运用的范围虽不如电路板来的宽泛,但却比普通的电路板来的智能、自动化。简单的说,电控板是能起到控制作用的电路板。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越来越多,电控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厂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小到孩童用的玩具遥控汽车,内部都用到了电控板。电控板作为电器产品的核心部件,其质量合格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器产品的合格率。故而在整机组装前需要对其主控板进行测试。而现有的电控板检测时多采用人工方式来检测主控制板各部分电路是否能符合设计参数要求,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度低,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导致了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给企业大规模集成化的生产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检测电控板用装置,以解决电控板检测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检测电控板用装置,包括工作台、计算机、支撑架、支架和探针座,所述工作台内设有第一液压腔,所述探针座下端与第一液压腔滑动连接,所述探针座上设有多个探针,所述探针与计算机电连,所述计算机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内设有第二液压腔,上支架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腔内,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密封连通,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内充满液压油;所述第二液压腔内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和上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探针穿过的通孔,支撑板位于探针架的上方;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与上支架垂直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下方设有多根抵杆,所述抵杆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下支架上远离横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形,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压板,所述上支架的上端位于压板中部。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电控板需要检测时,给计算机通电,在计算机内下载电路模拟仿真软件,并按照实际电连方式完成电子元器件的电连。然后将电控板置于支撑板上,电控板电连接头与通孔对齐,然后下压压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由于支撑杆呈“”形,压板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端,所述上支架的上端位于压板中部;下压压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压板将会以支撑杆上端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将上支杆下压。上支杆下压过程中,一方面横板将会随着上支杆下移,由于横板下方设有多根抵杆,抵杆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横板下移抵杆随之下移,从而将支撑板上的电控板抵住,实现将电控板固定夹持在支撑板上;另一方面将第二液压腔的液压油压入第一液压腔,从而使探针座上移,使探针上移穿过通孔与电控板的电连接头接触。探针与电控板的电连接头接触后,可通过计算机查看模拟电子元器件的运行情况,若出现不正常显示,则判定电控板不合格,若显示正常电控板合格。电控板检测完之后,可放开对压板施加的压力;由于第二液压腔内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和上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上支架将会上移。上支架上移将会使横板上移,从而使抵杆不在对电控板抵紧;同时第一液压腔的液压油将会进入第二液压腔,使得探针座下移,探针不再与电控板电连,结束对电控板的检测。电控板检测结束后,放开对压板施加的压力,无需其他操作,即可使本装置恢复至电控板检测之前的状态,以便于对下一块电控板的检测;此过程可提高批量检测电控板的速度,可给企业大规模集成化成产带来极大的便捷。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仅需将电控板放置在支撑板上,并下压压板,即可查看电控板是否合格,其检测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从而使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给企业大规模集成化成产带来极大的便捷。本装置通过在计算机内置入模拟的电子元器件并按照实际情况连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将电控板模拟连接到实际装置中,从而精确的对电控板进行了检验,严格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对电控板进行检测时过程中,操作简单、便捷,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精准。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压板下端设有滑槽,上支杆的上端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压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外套置有橡胶套。滑槽和滑块的设置可方便压板连接,同时不会影响压板对上支架施加压力。手柄可方便对压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下压,橡胶套可使通过手柄下压压板时,手感舒适。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探针为三根,所述探针座上设有均匀分布有多个横槽,探针下端设有支块,支块滑动连接于横槽内;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与横槽位置对应的多个通孔。电连接头为两个或者三个,设置三根探针可对所有的电控板进行检测;横槽的设置便于移动探针的位置,便于对电连接头位置不一样的电控板进行检测,通孔可便于探针处于不同位置是均能穿过通孔。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横板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竖槽,所述抵杆为四根,抵杆上端滑动连接在竖槽内。竖槽的设置可便于调整抵杆的位置,使得本装置可根据所检测的电控板,调整抵杆的位置,从而便于抵杆将电控板更好的抵紧固定。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结构简单,易于获取,方便安装;弹簧弹性能力较好,较为符合本装置中对弹性件弹力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检测电控板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0、第一液压腔11、探针座20、横槽21、探针22、支块23、计算机30、上支架41、滑块42、下支架43、第二液压腔431、支杆432、弹簧433、横板50、竖槽51、抵杆52、支撑杆60、压板61、滑槽62、手柄63、橡胶套64、支撑架70、支撑板71、通孔72。如图1所示,检测电控板用装置,包括工作台10、计算机30、支撑架70、支架和探针座20,工作台10内设有第一液压腔11,探针座20位于工作台10上,探针座20的下端与第一液压腔11上下滑动连接。探针座20上均匀分布有五个横槽21,探针座20上设有三个探针22,探针22的下端固定有支块23,支块23滑动连接在横槽21内,探针22通过支块23与探针座20滑动连接;探针22与计算机30电连,计算机30固定在工作台10上,计算机30位于探针座20的一侧。支架包括上支架41和下支架43,下支架43内设有第二液压腔431,上支架41的下端上下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腔431内,第一液压腔11和第二液压腔431密封连通,第一液压腔11和第二液压腔431内充满液压油;第二液压腔431内设有支杆432,支杆432和上支架41之间设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取用弹簧433。支撑架70固定在工作台10上,支撑架70上固定有支撑板71,支撑板71上均匀密集分布有多个用于探针22穿过的通孔72,支撑板71位于探针22架的上方。上支架41上设有与上支架41垂直设置的横板50,横板50下方设有四根抵杆52,抵杆52位于支撑板71的上方;横板50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竖槽51,抵杆52上端滑动连接在竖槽51内。下支架43上远离横板50的一侧设有支撑杆60,支撑杆60呈“”形,支撑杆60的上端铰接有压板61,上支架41的上端位于压板61中部。压板61下端设有滑槽62,上支杆432的上端设有滑块42,滑块42滑动连接在滑槽62内;压板61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检测电控板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检测电控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计算机、支撑架、支架和探针座,所述工作台内设有第一液压腔,所述探针座下端与第一液压腔滑动连接,所述探针座上设有多个探针,所述探针与计算机电连,所述计算机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内设有第二液压腔,上支架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腔内,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密封连通,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内充满液压油;所述第二液压腔内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和上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探针穿过的通孔,支撑板位于探针架的上方;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与上支架垂直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下方设有多根抵杆,所述抵杆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下支架上远离横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电控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计算机、支撑架、支架和探针座,所述工作台内设有第一液压腔,所述探针座下端与第一液压腔滑动连接,所述探针座上设有多个探针,所述探针与计算机电连,所述计算机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内设有第二液压腔,上支架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腔内,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密封连通,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内充满液压油;所述第二液压腔内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和上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探针穿过的通孔,支撑板位于探针架的上方;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与上支架垂直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下方设有多根抵杆,所述抵杆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下支架上远离横板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鑫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