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80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控制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继电器主体结构,所述外壳扣合在底板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条,卡条和滑槽之间连接第一弹簧;所述卡条的下表面连接有拉杆,所述底板上开有供拉杆活动的通槽;所述外壳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块,凸块上开有与卡条卡合的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凹腔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外壳与底板接触的部位设有气囊,气囊和凹腔之间连接有气管。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继电器,能够快速的拆卸继电器的外壳与底板,便于对继电器进行检修。

A relays that is easy to disassemb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particularly discloses a detachable relay,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bottom plate and fix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elay main structure, the shell is buckl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ide wall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chute, chute there is a sliding connection card, the first spring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ard and the card slot; the lower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 pull rod,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ot for rod; the lower part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convex blocks, convex blocks are arranged on the cavity of a card and card; the sliding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er second spring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slider and the cavity;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parts in contact with an air bag and a trache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avity. The relay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dismantle the shell and floor of the relay, so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relay to be overhau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拆卸的继电器
本技术属于电子控制器件
,尤其涉及便于拆卸的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的继电器包含有外壳和底板,外壳和底板的连接方式一般有螺钉连接或者采用密封胶将外壳和底板固定连接,采用密封胶将外壳和底板连接,当继电器内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外壳和底板不能拆卸,导致不能维修;而采用外壳和底板采用螺钉连接,拆卸外壳和底板较为麻烦,而且外壳和底板之间没有完全密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气体或水的影响,影响继电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继电器,能够快速的拆卸继电器的外壳与底板,便于对继电器进行检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继电器主体结构,所述外壳扣合在底板的上部;所述底板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条,卡条和滑槽之间连接第一弹簧;所述卡条的下表面连接有拉杆,所述底板上开有供拉杆活动的通槽;所述外壳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块,凸块上开有与卡条卡合的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凹腔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外壳与底板接触的部位设有气囊,气囊和凹腔之间连接有气管。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本继电器的外壳与底板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将外壳与底板组装时,将底板放置在外壳的下方,拉动拉杆,卡条克服弹簧的弹力完全置于滑槽内,使卡条与凹腔相对,然后松开拉杆,卡条的一部分伸进凹腔内。在卡条伸入凹腔的过程中,卡条与滑块接触,卡条对滑块施加作用力,使得滑块沿着凹腔滑动,滑块压缩拉簧。当卡条对滑块施加的作用力与拉簧对滑块施加的作用力相等时,滑块停止运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滑块沿着凹腔滑动时,滑块压缩凹腔内的气体,凹腔内的气体通过气管转移到气囊中,气囊膨胀,膨胀的气囊将底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堵塞,防止外界的水分、气体进入继电器内。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继电器的外壳与底板通过卡合连接为一个整体,当需要对继电器进行维修时,对拉杆施加作用力,使卡条缩回滑槽内即可将外壳与底板分离,拆卸十分方便、快捷。2、需要将外壳与底板组装时,使卡条与凹腔卡合即可,在组装继电器的过程中,凹腔内的气体被压缩,气体通过气管转移到气囊中,气囊膨胀,膨胀的气囊将底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堵塞,增强了继电器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外界的水分、气体进入继电器,影响继电器的性能。进一步,所述气囊和凹腔之间连接有两根气管,一根气管上设有当凹腔内气压增大时能够自动打开的单向排气阀,另一根气管上设有当凹腔内气压减少时能够自动打开的单向进气阀。滑块压缩凹腔内的气体时,凹腔内的气压增大,单向排气阀打开,凹腔内的气体通过气管转移到气囊内;滑块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恢复原位时,凹腔的体积增大,凹腔内的气压减少,单向进气阀打开,气囊内的气体通过气管回到凹腔内。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气囊配合的凹槽。凹槽与气囊配合,凹槽的设置一方面对气囊有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气囊与凹槽能充分接触,有助于增强继电器的密封性。进一步,所述凸块与底板接触的部位设有弹性垫。弹性垫的设置有助于增强底板的密封性。进一步,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拉杆的长度,所述拉杆铰接在卡条上。当不需要使用拉杆时,可将拉杆收纳在通槽中,避免拉杆妨碍继电器的正常使用。进一步,所述滑块与凹腔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垫。密封垫的设置增强了凹腔的密封性,避免凹腔内的气体转移到外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实施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实施例底板和继电器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0、气囊11、气管20、单向排气阀21、单向进气阀22、凸块30、滑块31、第二弹簧32、凹腔33、继电器主体结构40、底板50、滑槽60、卡条61、第一弹簧62、通槽63、拉杆64。如图3所示,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包括外壳10、底板50和继电器主体结构40,继电器主体结构40固定在底板50的上表面,而外壳10扣合在底板50的上部。如图2所示,底板50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60,滑槽60内滑动连接有卡条61,卡条61和滑槽60之间连接第一弹簧62。当第一弹簧62不受外力时,在第一弹簧62的作用下,卡条61的一侧伸出滑槽60;对第一弹簧62施加压力时,卡条61能够完全置于滑槽60内。卡条61的下表面铰接有拉杆64,底板50上开有通槽63,通槽63的长度大于拉杆64的长度,拉杆64可收纳到通槽63中;拉动拉杆64,可使拉杆64沿通槽63活动。如图1所示,外壳10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30,在凸块30上开有凹腔33,卡条61能与该凹腔33卡合;凸块30与底板50接触的部位粘贴有弹性垫。凹腔3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1,滑块31与凹腔33接触的部位粘贴有密封垫,滑块31与凹腔3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不受外力时,在第二弹簧32的作用下,滑块31被推至凹腔33的开口处。外壳10与底板50接触的部位设有气囊11,气囊11和凹腔33之间连接有两根气管20,一根气管20上设有单向排气阀21,另一根气管20上设有单向进气阀22。当滑块31压缩凹腔33内的气体时,凹腔33内的气压增大,单向排气阀21打开,凹腔33内的气体通过气管20转移到气囊11内;当滑块31在第二弹簧32的推动下恢复原位时,凹腔33的体积增大,凹腔33内的气压减少,单向进气阀22打开,气囊1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气管20回到凹腔33内。底板50上还设有凹槽,气囊11能与该凹槽卡合。当需要将外壳10与底板50组装时,将底板50放置在外壳10的下方,拉动拉杆64,卡条61克服弹簧的弹力完全置于滑槽60内,使卡条61与凹腔33相对,然后松开拉杆64,卡条61的一部分伸进凹腔33内。在卡条61伸入凹腔33的过程中,卡条61与滑块31接触,卡条61对滑块31施加作用力,使得滑块31沿着凹腔33滑动,滑块31压缩拉簧。此时凹腔33内的气压增大,单向排气阀21打开,凹腔33内的气体通过气管20转移到气囊11内,气囊11膨胀,膨胀的气囊11将底板50与外壳10之间的缝隙堵塞,防止外界的水分、气体进入继电器内。当卡条61对滑块31施加的作用力与拉簧对滑块31施加的作用力相等时,滑块31停止运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当需要将外壳10与底板50拆卸时,拉动拉杆64,使卡条61完全置于滑槽60内,然后将外壳10与底板50分离即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拆卸的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继电器主体结构,所述外壳扣合在底板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条,卡条和滑槽之间连接第一弹簧;所述卡条的下表面连接有拉杆,所述底板上开有供拉杆活动的通槽;所述外壳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块,凸块上开有与卡条卡合的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凹腔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外壳与底板接触的部位设有气囊,气囊和凹腔之间连接有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继电器主体结构,所述外壳扣合在底板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条,卡条和滑槽之间连接第一弹簧;所述卡条的下表面连接有拉杆,所述底板上开有供拉杆活动的通槽;所述外壳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块,凸块上开有与卡条卡合的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凹腔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外壳与底板接触的部位设有气囊,气囊和凹腔之间连接有气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和凹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鑫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