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式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66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式烘干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干燥室,其中,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干燥室均置于闭环风道内,所述闭环风道内的空气能够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干燥室形成闭式循环;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与所述压缩机的外壁热传导式连接,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位于所述闭环风道内。该热泵式烘干装置能够将压缩机的余热传递至闭环风道,增加系统的热量输入,同时能够防止压缩机过热,确保压缩机排气温度和压力的稳定,维持系统工况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泵式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式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一种热泵式烘干装置的原理示意图。通常,热泵式烘干装置具有空气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其中,空气循环回路包括干燥室5′、风机、冷凝器2′和蒸发器3′,这四个部件置于密闭的风道内,通过风机带动空气循环流动以建立闭环系统的风场,图中的空心箭头示出了空气的流动路径;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和节流元件4′。工作时,先启动风机,建立闭环系统的风场,之后启动压缩机1′,热泵系统工作,干燥的热风进入到干燥室5′内,将负载(比如待烘干的衣物)的水分带走,空气出干燥室5′后,温度降低,湿度增加;湿空气流经蒸发器3′,降温除湿,再经冷凝器2′后升温,完成一个空气循环。如此反复,直至负载被烘干。随着烘干过程的进行,干燥室5′中负载的含水率逐渐降低,负载需求的热负荷也逐渐降低,为确保系统能效及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会设置辅助风扇6′来排除压缩机1′的多余负荷;目前,压缩机1′输入的电功率中约有40%左右以热能形式耗散出去,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浪费。有鉴于此,如何利用热泵式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泵式烘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热泵式烘干装置,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蒸发器(13)和干燥室(16),其中,所述冷凝器(12)、所述蒸发器(13)和所述干燥室(16)均置于闭环风道(16)内,所述闭环风道(16)内的空气能够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13)、所述冷凝器(12)和所述干燥室(15)形成闭式循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管(21),所述热管(21)的蒸发段与所述压缩机(11)的外壁热传导式连接,所述热管(21)的冷凝段位于所述闭环风道(1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泵式烘干装置,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蒸发器(13)和干燥室(16),其中,所述冷凝器(12)、所述蒸发器(13)和所述干燥室(16)均置于闭环风道(16)内,所述闭环风道(16)内的空气能够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13)、所述冷凝器(12)和所述干燥室(15)形成闭式循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管(21),所述热管(21)的蒸发段与所述压缩机(11)的外壁热传导式连接,所述热管(21)的冷凝段位于所述闭环风道(1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闭环风道(16)内的风门(23),所述风门(23)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并配置成:所述风门(23)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所述闭环风道(16)内的空气流经所述热管(21)的冷凝段,所述风门(23)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闭环风道(16)内的空气不流经所述热管(21)的冷凝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1)的冷凝段位于所述闭环风道(16)中冷凝器(12)的出口侧;或,所述热管(21)的冷凝段位于所述闭环风道(16)中蒸发器(13)的入口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烘干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鸣张森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