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DC‑DC变换器及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406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充电机,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四路IGBT桥路、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所述负极电源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及控制板,第一IGBT桥路和第二IGBT桥路分别与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第一IGBT桥路与第一电抗器连接;第二IGBT桥路与第二电抗器连接;第一电抗器与第三IGBT桥路连接;第二电抗器与第四IGBT桥路连接;第三IGBT桥路和第四IGBT桥路分别还与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控制板分别与四路IGBT桥路的受控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DC‑DC变换器中成本较高,不利于运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DC-DC变换器及充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充电机。
技术介绍
双向DC/DC变换器,能将一种直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直流电能,主要对电压、电流实现变换。它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交通、航天航空、计算机和通讯、家用电器、国防军工、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向DC/DC即能够实现把大电压小电流的输入通过DC转换器变换成小电压大电流或将小电压大电流的输入通过变换器变换成大电压小电流。现有的双向DC/DC变换器中大多采用一个体积较大的电抗器来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后输出,以保证有较大功率输出至用电负载,相应地,也需要适配散热器以避免温升严重而导致直流电源发烫以及被烧毁的危险。电抗器以及适配的散热器体积厚重,且成本较高,不利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充电机,旨在解决双向DC-DC变换器中,电抗器以及适配的散热器体积厚重,且成本较高,不利于运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四路IGBT桥路、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所述负极电源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及控制板,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的第一IGBT桥路和第二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IGBT桥路与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二端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的第三IGBT桥路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三IGBT桥路和第四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板分别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其中,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上位机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四路所述IGBT桥路工作。优选地,所述第一IGBT桥路包括第一IGBT上桥臂及第一IGBT下桥臂,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及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门极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一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IGBT桥路包括第二IGBT上桥臂及第二IGBT下桥臂,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及第二IGBT下桥臂的门极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二IGBT下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IGBT桥路包括第三IGBT上桥臂及第三IGBT下桥臂,所述第三IGBT上桥臂及所述第三IGBT下桥臂的门极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三IGBT上桥臂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三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三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三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三IGBT下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四IGBT桥路包括第四IGBT上桥臂及第四IGBT下桥臂,所述第四IGBT上桥臂及第四IGBT下桥臂的门极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四IGBT上桥臂的集电极为所述第四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四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为所述第四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四IGBT下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多个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多个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设置。优选地,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还包括预充电电路,所述预充电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IGBT桥路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IGBT桥路之间。优选地,所述预充动电路包括断路器、接触器及第三电阻,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及所述断路器的第一输入端互连,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断路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断路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端串联设置在所述负极电源端上。优选地,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还包括共模磁环、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及第六电容,所述共模磁环环设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和所述负极电源端的线路上;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及第六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串联设置于所述负极电源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五电容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六电容串联设置于所述负极电源端与地之间。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充电机,所述充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四路IGBT桥路、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所述负极电源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及控制板,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的第一IGBT桥路和第二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IGBT桥路与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二端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的第三IGBT桥路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三IGBT桥路和第四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板分别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其中,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上位机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四路所述IGBT桥路工作。本技术通过设置四路结构相同的IGBT桥路以及与之对应设置的电抗器将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或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输入的电压进行升压/降价处理后输出,各四路IGB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720630918.html" title="双向DC‑DC变换器及充电机原文来自X技术">双向DC‑DC变换器及充电机</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四路IGBT桥路、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负极电源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及控制板,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第一IGBT桥路和第二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二端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第三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三IGBT桥路和第四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板分别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其中,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上位机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四路所述IGBT桥路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四路IGBT桥路、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负极电源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及控制板,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第一IGBT桥路和第二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二端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中第三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抗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三IGBT桥路和第四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板分别与四路所述IGBT桥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正极电源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负极电源端之间;其中,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上位机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四路所述IGBT桥路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GBT桥路包括第一IGBT上桥臂及第一IGBT下桥臂,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及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门极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一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一IGBT下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IGBT桥路包括第二IGBT上桥臂及第二IGBT下桥臂,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及第二IGBT下桥臂的门极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IGBT下桥臂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二IGBT桥路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二IGBT下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IGBT桥路包括第三IGBT上桥臂及第三IGBT下桥臂,所述第三IGBT上桥臂及所述第三IGBT下桥臂的门极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三IGBT上桥臂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三IGBT桥路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三IGBT上桥臂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IGBT下桥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赣生陈小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利和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