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816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6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包括后盖装配装置和循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后盖装配装置,包括第三振动单元;第二推送单元,包括第二推送件,所述第二推送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延伸导杆的侧面;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件,包括传动件和置物件,所述置物件上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物料匣传送组件,包括拨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供了后盖装配装置,通过第二推送件实现自动化的推进,下料件上的第二挡板使物料在下料时更加稳定,通过齿轮传送将装送物料的装置中的工位往前移动,同时将物料送至被移出来的空的空位中,再通过卸料件的推送,一个接一个的推入待装配的位置中。

A kind of automatic assembly rear cover circul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assembly cover circulation conveying system comprises a rear cover assembly device and circulation conveying device, wherein the rear cover assembly device, including third vibration unit; second push unit, including second push, push the second side feed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third extension of the guide rod; circulating conve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ransmission, including transmission parts and the object, the object set includes second gear and first gear box; the material transfer module, including a toggle, meshed with the first gear. The back cover assembly provides th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the second push to realize the automation of the send a push, second of the materials under the baffle material is more stable when feeding device will send the material in the position to move forward through the gear trans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will be moved out of the material sent to the empty space, then push through unloading materials, one after another into the assembly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组装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自动化装配机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生产设备。它的特点是能够由编写程序来完成各种预先设计好的作业,自动化装配机完成作业的准确性、快速性和简陋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其中自动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气/液传动方式的发展。自动化历程里气动的占有比例也越来越高。而今,气动技术已然成为自动化传动和控制的枢纽技术之一。机械制造业中早期的自动化系统通常只能对理想情况下进行简单的操作来调度任务,使任务可以顺利完成。而智能系统则是基于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人类的思想行为然后得出最优命令并执行。随着科学的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已经可以相互结合,智能化系统发出的指令通过机械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各种人类工作,智能自动化系统正朝着更复杂、更精确的方向发展。衡量一个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指标是精度和效率。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机床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高频CPU、多核CPU、RISC芯片迅速的更新换代以及机床数字控制系统地不断优化改善,使得数控机床的效率和精确度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复合加工是通过多轴控制来减少工序和辅助时间的一种科学制造业技术。工艺多元化指当制造某一产品的时候可供选择的方案不仅仅只有一种,可以择优而取。工艺多元化和复合化的结合是未来制造业改革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装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包括后盖装配装置和循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后盖装配装置,包括,第三振动单元,包括第三振动件和第三延伸导杆,所述第三振动件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相连接,物料经过所述第三振动件并沿着所述第三延伸导杆向外输送;第二推送单元,包括第二推送件,所述第二推送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延伸导杆的侧面;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件,包括传动件和置物件,所述置物件上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所有齿条均朝向一个面,且所有齿条的延长线的交点为一个点,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件上,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随着所述第一齿轮一起转动;以及,物料匣传送组件,包括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为齿轮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延伸导杆,包括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使得所述第二推送件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相连通,使物料沿着所述第二推送件的方向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推送单元,还包括下料件,所述下料件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相连接,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设置在所述下料件的中央,使所述下料件中空并使物料通过所述第二孔下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延伸导杆还包括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使得所述下料件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相连通,物料沿着所述第二推送件的方向运动至所述下料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料件还包括第二槽和第三槽,所述第二槽和第三槽设置在所述下料件的侧面,且两者在同一平面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推送单元还包括,第三挡板,其通过所述第二槽和第三槽与所述下料件相交,并堵住所述第二孔,物料推送至所述下料件后,搁置在所述第三挡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分为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为齿轮,且相互啮合;其中,所述第一从动轮设置在于所述第二齿轮所在位置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齿轮旋转带动其固定的一侧的第一从动轮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物料匣传送组件还包括物料匣输送带和所述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物料匣输送带上;所述夹紧件为U型,其凹陷处,夹紧所述第一传送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物料匣传送组件还包括凸出支撑件,所述凸出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物料匣输送带的固定架上,包括第一动力件,所述一动力件与所述拨动件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动力件固定在所述凸出支撑件上,所述拨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人工物料放置组件还包括卸料件,所述卸料件每相邻的两个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传送件每相邻的两个之间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推送件,包括第一推料板,所述第一推料板包括第一齿条,且所述第一齿条为斜齿;第一传送件,包括置物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垂直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置物件的主动轮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推料板运动时,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运动,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运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主动轮,实现第一传送件的传送。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传送带,且传送带上设有挡板,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邻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放置物料;其中,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齿条为正斜齿,且第一齿条在第一推料板做功的距离等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挡板或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并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运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传送带,使得物料下移;第一齿条在第一推料板完成做功后,所述第一推料板在所述置物件的外侧,推动所述第一推料板将物料推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置物件的第一层不放置物料为空层。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齿条为反斜齿,所述第一推料板向所述置物件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齿条不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运动,推动所述第一推料板将物料推出;所述第一推料板向所述置物件反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运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传送带,使得物料下移。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推送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推料板还包括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后盖装配装置,通过第二推送件实现自动化的推进,下料件上的第二挡板使物料在下料时更加稳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且通过自动化的完成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装配装置和循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后盖装配装置,包括,第三振动单元(900),包括第三振动件(901)和第三延伸导杆(902),所述第三振动件(901)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相连接,物料经过所述第三振动件(901)并沿着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向外输送;以及,第二推送单元(1000),包括第二推送件(1010),所述第二推送件(1010)设置在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的侧面;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件(620),所述第一传送件(620)包括传动件(622)和置物件(621),所述置物件(621)上包括第二齿轮(622b)和第一齿轮(622a),所述第二齿轮(622b)的所有齿条均朝向一个面,且所有齿条的延长线的交点为一个点,所述第一齿轮(622a)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件(620)上,且所述第一齿轮(622a)与所述第二齿轮(622b)相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622b)随着所述第一齿轮(622a)一起转动;以及,物料匣传送组件(1600),包括拨动件(1601),所述拨动件(1601)为齿轮状,与所述第一齿轮(622a)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装配装置和循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后盖装配装置,包括,第三振动单元(900),包括第三振动件(901)和第三延伸导杆(902),所述第三振动件(901)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相连接,物料经过所述第三振动件(901)并沿着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向外输送;以及,第二推送单元(1000),包括第二推送件(1010),所述第二推送件(1010)设置在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的侧面;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件(620),所述第一传送件(620)包括传动件(622)和置物件(621),所述置物件(621)上包括第二齿轮(622b)和第一齿轮(622a),所述第二齿轮(622b)的所有齿条均朝向一个面,且所有齿条的延长线的交点为一个点,所述第一齿轮(622a)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件(620)上,且所述第一齿轮(622a)与所述第二齿轮(622b)相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622b)随着所述第一齿轮(622a)一起转动;以及,物料匣传送组件(1600),包括拨动件(1601),所述拨动件(1601)为齿轮状,与所述第一齿轮(622a)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包括第一缺口(m),所述第一缺口(m)使得所述第二推送件(1010)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相连通,使物料沿着所述第二推送件(1010)的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送单元(1000)还包括下料件(1020),所述下料件(1020)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相连接,所述下料件(1020)包括第二孔(1021),所述第二孔(1021)设置在所述下料件(1020)的中央,使所述下料件(1020)中空并使物料通过所述第二孔(1021)下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组装后盖循环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还包括第二缺口(n),所述第二缺口(n)使得所述下料件(1020)与所述第三延伸导杆(902)相连通,物料沿着所述第二推送件(1010)的方向运动至所述下料件(10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沛卢开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杰克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