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96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方法,其具体方法为:首先梅花鹿圈舍的温度控制在8~25度,在鹿舍的地面铺放锯末作为垫料,同时冬季应当给梅花鹿供应温热的饮水,并在鹿舍内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保证梅花鹿正常的产茸时间;冬季每天增加光照时间为4~6小时,光照强度250~300勒克斯;然后适时配种、饲料管理、喂养管理、科学收茸。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根据梅花鹿的生活及生长习性总结出的一套养殖方法,特别是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和饲料的管理,可使鹿茸的生长时间提前,同时鹿茸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另外雌鹿产仔的数量也有所增加。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养殖方法可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artificial breeding for Sika Deer

Artificial bree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er, the specific method is: first of all,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n 8 deer pens to 25 degrees, the deer shed floor put sawdust as bedding, winter and warm water supply shall be given to the deer, and Artificial Supplementary illumination in the deer house, to ensure the normal the antler production time every day in winter sika deer; increasing illumination time is 4 ~ 6 hours, the light intensity of 250 lux to 300; then timely breeding, feed management, feeding management, scientific collection and. The invention is a set of breeding methods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life and growth habits of sika deer, especially by increasing the illumination time and the management of feedstuff, so that the growth time of antler can be advanced, an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ilose antler can be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female deer is also increasing.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is invention can bring better economic benefit for the farm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臀斑白色,故称“梅花鹿”。梅花鹿分布于中国、日本、俄罗斯联邦。由于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梅花鹿数量极少,在中国已是高度濒危动物,总数量不到1000只。由于雄梅花鹿的嫩角在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所以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养殖梅花鹿的方法。一种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方法,其具体方法为:(1)鹿舍管理梅花鹿圈舍的温度控制在8~25度,在鹿舍的地面铺放锯末作为垫料,同时冬季应当给梅花鹿供应温热的饮水,并在鹿舍内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保证梅花鹿正常的产茸时间;冬季每天增加光照时间为4~6小时,光照强度250~300勒克斯;(2)适时配种梅花鹿在每年9~11月进行配种,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在2.5~3岁配种;雌鹿9月~10月发情配种时,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5只母鹿、1只雄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保证准胎;(3)饲料管理将粗饲料加工成草粉并进行氨化处理;方法为:将3%~5%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地面,用塑料薄膜密封;在气温20℃以下,密封20~25天,当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后使用;在青粗饲料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50%、麸皮25%、饼类25%,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4)喂养管理①公鹿1~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初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为3~4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1~1.5kg,青粗饲料2~3kg,每日喂2次;配种期应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8kg,其中精料2~3kg,多汁饲料2~3kg,青粗饲料3~4kg,每日2~3次;②母鹿怀孕期日喂量3~4.5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1~1.5kg,青粗饲料1~1.2kg;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母鹿分娩后,哺乳期日喂料5.5~7.5kg,其中精料1.2~1.5kg,多汁饲料1.2~2kg,青粗饲料3~4kg,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4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0.5~1kg,青粗饲料1~2kg,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5)、科学收茸雄鹿的鹿茸在第3年收茸;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鹿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45~50天后收二茬茸,但应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于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后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应进行烘干处理。本专利技术是根据梅花鹿的生活及生长习性总结出的一套养殖方法,特别是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和饲料的管理,可使鹿茸的生长时间提前,同时鹿茸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另外雌鹿产仔的数量也有所增加。采用本专利技术养殖方法可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由于人类的捕杀和动物间的相互捕食,梅花鹿的数量非常稀少,而鹿茸却是珍贵的药材,所以从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和医用需要方面出发,人工养殖梅花鹿势在必行。本专利技术根据梅花鹿的生长和生活特性,摸索出一套人工养殖梅花鹿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鹿舍管理梅花鹿的适宜生长、生活温度是8~25度,梅花鹿虽然不怕冷,但过冷的环境会消耗鹿体内大量的热能,因此冬季在鹿舍的地面铺放锯末,作为垫料,既能保温,又可吸附粪尿,便于搞好舍内环境卫生。同时冬季应当给梅花鹿供应温热的饮水,防止鹿饮冰水和冻裂水槽。同时鹿舍内应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保证梅花鹿正常的产茸时间;冬季每天增加光照时间4~6小时,光照强度250~300勒克斯;(2)适时配种梅花鹿在每年9~11月进行配种,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在2.5~3岁配种;雌鹿9月~10月发情,发情配种时,要防止雄鹿角斗,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5只母鹿、1只雄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保证准胎。(3)饲料管理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为:将3%~5%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地面,用塑料薄膜密封;在气温20℃以下,密封20~25天,当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即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在青粗饲料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50%、麸皮25%、饼类25%,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4)喂养管理①公鹿1~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初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为3~4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1~1.5kg,青粗饲料2~3kg,每日喂2次;配种期应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如胡萝卜或甜菜等优质饲料,用以满足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代谢的营养物质需要。长茸期日喂量7~8kg,其中精料2~3kg,多汁饲料2~3kg,青粗饲料3~4kg,每日2~3次。②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3~4.5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1~1.5kg,青粗饲料1~1.2kg。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5.5~7.5kg,其中精料1.2~1.5kg,多汁饲料1.2~2kg,青粗饲料3~4kg,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4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0.5~1kg,青粗饲料1~2kg,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5)、科学收茸雄鹿的鹿茸长到第3年才能收获,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首先用麻醉枪将其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45~50天后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为:(1)鹿舍管理梅花鹿圈舍的温度控制在8~25度,在鹿舍的地面铺放锯末作为垫料,同时冬季应当给梅花鹿供应温热的饮水,并在鹿舍内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保证梅花鹿正常的产茸时间;冬季每天增加光照时间为4~6小时,光照强度250~300勒克斯;(2)适时配种梅花鹿在每年9~11月进行配种,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在2.5~3岁配种;雌鹿9月~10月发情配种时,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5只母鹿、1只雄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保证准胎;(3)饲料管理将粗饲料加工成草粉并进行氨化处理;方法为:将3%~5%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地面,用塑料薄膜密封;在气温20℃以下,密封20~25天,当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后使用;在青粗饲料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50%、麸皮25%、饼类25%,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4)喂养管理①公鹿1~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初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为3~4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1~1.5kg,青粗饲料2~3kg,每日喂2次;配种期应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8kg,其中精料2~3kg,多汁饲料2~3kg,青粗饲料3~4kg,每日2~3次;②母鹿怀孕期日喂量3~4.5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1~1.5kg,青粗饲料1~1.2kg; 鹿舍要保持清洁、安静,避免怀孕母鹿受惊吓;母鹿分娩后,哺乳期日喂料5.5~7.5kg,其中精料1.2~1.5kg,多汁饲料1.2~2kg,青粗饲料3~4kg,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4kg,其中精料1~1.5kg,多汁饲料0.5~1kg,青粗饲料1~2kg,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5)、科学收茸雄鹿的鹿茸在第3年收茸;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鹿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45~50天后收二茬茸,但应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于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后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应进行烘干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梅花鹿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为:(1)鹿舍管理梅花鹿圈舍的温度控制在8~25度,在鹿舍的地面铺放锯末作为垫料,同时冬季应当给梅花鹿供应温热的饮水,并在鹿舍内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保证梅花鹿正常的产茸时间;冬季每天增加光照时间为4~6小时,光照强度250~300勒克斯;(2)适时配种梅花鹿在每年9~11月进行配种,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在2.5~3岁配种;雌鹿9月~10月发情配种时,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5只母鹿、1只雄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保证准胎;(3)饲料管理将粗饲料加工成草粉并进行氨化处理;方法为:将3%~5%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地面,用塑料薄膜密封;在气温20℃以下,密封20~25天,当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后使用;在青粗饲料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50%、麸皮25%、饼类25%,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4)喂养管理①公鹿1~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初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荣
申请(专利权)人:桐梓县贵荣梅花鹿养殖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