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96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所述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林地、2)选择鸡只品种、3)轮牧式放养、4)日常管理、5)疾病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生态健康、绿色环保无污染,得到的林下生态鸡肉质鲜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无公害,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大大提高生态鸡的抗病能力,最终的存活率高达97%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早晚补喂饲料配合使用,且均使用原生态的青饲和粗粮等,不仅有效避免了现有的饲料单一的缺陷,而且通过科学的配方使得营养全面,鸡只发育良好,实现真正的林下生态鸡的绿色养殖。

A breeding method of ecological chicken under fores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ecological forest chicken breeding method, the breed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for forest, 2) choose chicken varieties, 3), 4) rotational grazing management, 5)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reeding method of ecological health,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no pollution, the forest ecological chicken tender, good taste, high nutritional value, pollution-free, and bree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hicken disease resistance, the final survival rate reached more than 97%. The present invention fed with feed through the morning, and the use of natural forage and whole grains, not only avoids the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single feed, but also through scientific formula makes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chicken growth is good, true forest green chicken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禽生态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林下养鸡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生态和空间,对适合林下生长的土鸡进行合理养殖,是一种良好的农林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形成互利的循环,鸡粪可以肥林,提高土壤肥力,调节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同时可以消除害虫,林地为鸡提供散养环境和食物,鸡和林木之间互相利用和依存关系,形成了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但是现在的林下养鸡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林下养鸡对于林下的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现有的林下养鸡大多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和生态阈值,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效益,高密度林下养鸡,导致鸡的过度活动对植被破坏极其严重,更有甚者,林间寸草不生,地面凹凸不平,而且在养鸡之后不进行任何的土地修整,进而严重影响土壤对养分的循环功能。而且鸡喜爱刨食,由于不断刨食土里的草根、种子和蚯蚓等,使得林下植物减少,土层裸露,土壤板结,长期的大雨天气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林地生态环境。同时现有的林下养鸡绝大多数对于林下的鸡粪没有进一步的处理,容易产生甲基硫醇、甲硫醚、二甲胺及低级脂肪酸等臭气,导致空气污染;容易招引蚊蝇,使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病原大量繁殖;有些还会随雨水流入水体,使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质腐败,水生物死亡;现有的林下养殖,除了鸡群的自主觅食外,大多补喂的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喂食购买的饲料,仍然属于饲料鸡的范畴,无法实现完全实现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同时还有部分出现林地饲草补种不及时,出现林地无草的情况,鸡无法通过采集饲草或杂草补充饲料及营养。现有的林下养鸡的鸡舍由于养殖在山林之中,大多都饱受蚊虫过多的困扰,特别是鸡舍内的粪便和积水等很容易滋生蚊虫。蚊虫会叮咬鸡群、传染疾病,导致鸡群进食、休息都受到滋扰,造成鸡群消瘦,生长不良,给家禽养殖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鸡舍内大多使用生石灰水或者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从而达到驱除蚊虫和消毒目的,更多的消毒方法是使用左旋氯菊酯等杀蚊虫剂喷施蚊虫常栖身的地方,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杀灭蚊虫的效果,但是大多对鸡群伤害较大,剂量过大还有可能造成鸡群生病,体内有害物质残留,违背了生态养鸡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生态健康、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柑橘林、葡萄树林、梨树林、桑树林、茶树林、花椒树林、毛竹林、红豆杉林、枇杷树林中的一种或多种;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武定鸡、大围山微型鸡、普洱瓢鸡、无量山乌骨鸡、茶花鸡、盐津乌骨鸡中的任一种;3)轮牧式放养:选择35~5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4~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60~10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4)日常管理: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40g/只;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65g/只;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13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5g/只;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4m的防护网。优选的,所述的灌木为火棘、小叶黄杨、银粉蔷薇、石楠、海桐、木槿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车轴草、紫花苜宿、板蓝根、地锦草、墨旱莲、马齿苋、菊苣、苦荬菜、苦菊、菠菜、百脉根、鸭茅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8~1.2m,宽0.6~1m,深度0.3~0.7m,在池底及池子四周铺一层3~7cm的池塘淤泥,然后将稻草在淘米水中浸泡1~3天后铺入池中,接着在稻草上分别覆盖一层豆腐渣和一层牛粪,再在牛粪上覆盖厚度为5~10cm的湿稻草,浇入0.1~0.2m3的淘米水,最后使用薄膜将生虫池覆盖至鸡只放养至该轮牧区。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人工修整为首先对林下土地进行平整,放牧后的牧草收集用于制作饲料,然后翻地2~5cm,将水浇透,间隔1~2天后,投放蚯蚓,所述的蚯蚓的投放量为15~38kg/亩,最后撒上牧草籽,每隔2~3天浇一次水,直至出芽率达到80%以上,即可。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养殖鸡舍四周设置有蚊虫隔离带,所述的蚊虫隔离带由种植宽度为0.2~1m的驱蚊植物组成,所述的驱蚊植物包括香叶天竺葵、香茅、蚊净香草、艾蒿、薄荷、除虫菊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早上补喂的饲料为新鲜中草药饲料,所述的新鲜中草药饲料为鱼腥草、鸡骨草,荆芥、西瓜瓤、大葱、薄荷、槐花、一点红、刺角芽、山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晚上补喂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45~60份,麦麸8~15份,豌豆1~3份,黑豆1~3份,中草药颗粒4~8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紫皮大蒜12~20份、洋葱8~15份、青蒿6~10份、白茅根6~10份、党参2~4份、茶叶末8~12份,艾叶粉1~3份,松针粉1~3份、桔皮粉1~3份、三七粉0.1~0.2份;所述的中草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配方比例的原料,然后将紫皮大蒜、洋葱、青蒿、白茅根和党参蒸15~30min,然后取出,捣烂,加入茶叶末、艾叶粉、松针粉、桔皮粉和三七粉搅拌均匀,制粒,即可。优选的,步骤(4)所述的日常管理中每隔2~5天在晚上补喂饲料后给鸡只喂食中草药煎煮茶,所述的中草药煎煮茶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比例的中草药清洗干净,然后将中草药总重量20~30倍的纯净水加热至沸腾,放入准备好的中草药,熬煮3~15min,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冰糖,搅拌溶解,得到中草药煎煮茶和中草药渣;所述的中草药包括薄荷10~25重量份、金银花10~20重量份、荆芥8~15重量份,茅根6~8重量份、菊花6~8重量份,淡竹叶4~8重量份、荷叶4~8重量份、罗汉果2~4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柑橘林、葡萄树林、梨树林、桑树林、茶树林、花椒树林、毛竹林、红豆杉林、枇杷树林中的一种或多种;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武定鸡、大围山微型鸡、普洱瓢鸡、无量山乌骨鸡、茶花鸡、盐津乌骨鸡中的任一种;3)轮牧式放养:选择35~5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4~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60~10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4)日常管理: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40g/只;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65g/只;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13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5g/只;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林地: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林地,所述的林地的荫蔽度70%以上,所述的林地为枣树林、柑橘林、葡萄树林、梨树林、桑树林、茶树林、花椒树林、毛竹林、红豆杉林、枇杷树林中的一种或多种;2)选择鸡只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所述的地方鸡种为武定鸡、大围山微型鸡、普洱瓢鸡、无量山乌骨鸡、茶花鸡、盐津乌骨鸡中的任一种;3)轮牧式放养:选择35~50日龄的鸡只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将所述的林地分为放牧区和养殖鸡舍,所述的养殖鸡舍设置在放牧区的中央位置,所述的放牧区分为4~8个等面积的轮牧区,所述的放牧密度为每亩放牧60~100只;除去下雨或大风天气,每天早上将鸡只放出,在轮牧区进行放养,期间鸡只可以自由出入养殖鸡舍,傍晚将鸡只收回,放养期间早上和晚上各补喂一次饲料,每隔8~10天更换至下一轮牧区,同时对刚结束放牧的轮牧区进行人工修整,直至所有轮牧区结束放牧,再次按照相同放牧顺序继续开始放牧直至鸡只出栏;4)日常管理:A、适应期:开始进行轮牧式放养的前5~15天为适应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45~7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八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六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25~40g/只;B、生长期:适应期后至育肥期前为生长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0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7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7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30~65g/只;C、育肥期:出栏前10~25天为育肥期,早上补喂的饲料量为70~135g/只,鸡只早上放出时间为9点,鸡只傍晚赶回时间为5点,晚上补喂的饲料量为55~105g/只;5)疾病防治:按时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所述的疫苗接种在傍晚鸡只收回养殖鸡舍后进行;每隔6~10天对鸡舍进行一次粪便清理,清理完毕后对鸡舍内部进行艾草熏蒸消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林地周围建立有防护屏障,所述的防护屏障包括高度为1~2m的灌木屏障和设置在灌木屏障外侧的高度为2~4m的防护网,所述的灌木为火棘、小叶黄杨、银粉蔷薇、石楠、海桐、木槿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轮牧区内种植有牧草,所述的牧草为车轴草、紫花苜宿、板蓝根、地锦草、墨旱莲、马齿苋、菊苣、苦荬菜、苦菊、菠菜、百脉根、鸭茅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轮牧区内还设置有生虫池,所述的生虫池长0.8~1.2m,宽0.6~1m,深度0.3~0.7m,在池底及池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波李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凤庆县绿康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