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96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6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选地和布局;(2)蛋鸡入舍前圈舍处理;(3)蛋鸡选择和入笼;(4)育成鸡饲养管理;(5)成年鸡饲养管理;(6)产蛋期管理;(7)疾病预防。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能提高产蛋鸡抵抗力,提高饲料转化率,满足产蛋鸡的营养需求,并能延长产蛋周期以及提高蛋壳质量,减少蛋壳破损率,养殖出来的蛋鸡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Management method of laying laying he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laying hens breeding management method,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farm selection and layout; (2) laying into the house before Quanshe treatment; (3) selection and laying into the cage; (4) chicken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5) adult chicken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6) the laying period (7) diseas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of laying hens laying hens breeding management method can improve the resistance, increase the feed conversion rate, to meet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laying hens, and prolonging production cycle and improve the eggshell quality, reduce the rate of egg breakage, out of the breeding hens with green food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禽类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蛋鸡,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产蛋周期、蛋重以及质量均是产蛋鸡是评价蛋鸡的重要指标。一般蛋鸡从20周开始产蛋,28周达到高峰,其中产蛋前期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是蛋鸡养殖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阶段。蛋鸡的产蛋最关键的因素主要是外界环境和蛋鸡内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比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的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是产蛋前和产蛋期鸡的日粮营养水平以及蛋鸡健康状况等,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蛋鸡的养殖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对大多数养殖户来说都采取圈养方式,由于圈养蛋鸡群由于通风不畅、温度和湿度等外界因素急剧变化,容易造成蛋鸡不适宜外部环境变化而产蛋减少。另一方面蛋鸡产蛋的多少、产蛋期的长短与质量饲料有密切关系,饲料的营养水平以及转化吸收水平对蛋鸡的营养补充非常关键,传统的鸡饲料并不能满足鸡产蛋所需要的营养,或者营养不能被鸡更好地吸收,从而导致产蛋期间营养不良进而造成产蛋下降、产蛋期缩短、蛋壳容易破损等缺陷。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市场上的饲料配方不合理,无法满足产蛋鸡的生长需要,饲养效果不理想,同时随着动物疾病日趋增多,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现有的饲料还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虽然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但是长期使用使动物体产生耐药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蛋鸡养殖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提供一种提高产蛋鸡抵抗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延长产蛋周期以及提高蛋壳质量的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选地和布局: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和无污染物排放区作为养殖场;养殖场周围用篱笆网做大围栏,在大围栏内布局鸡舍,在鸡舍内搭建通风系统和饮水系统,在鸡舍周围1~3米处种植象草作为防护带;(2)蛋鸡入舍前圈舍处理:在鸡入笼前7天,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结束后打开窗户换气,然后调适通风系统以及饮水系统;根据鸡的大小调节料槽的安装高度和深度,方便于蛋鸡采食;(3)蛋鸡选择和入笼:选择7周龄以上个体健壮、大小一致的育成鸡,按照每平方米9~12只/m2的密度进行饲养;合理调节育成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前期使温度、湿度和光照与育蛋鸡舍一致,减少育成鸡的应激;(4)育成鸡饲养管理:在鸡龄为7~14周这个阶段,控制鸡舍温度为13~29℃,相对湿度40~60%;合理控制圈舍通风换气,每天中午更换新鲜空气;严格控制光照以及鸡只营养水平,保证每天光照不少于12小时;育成鸡采用育成鸡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素和蛋氨酸,并适当补充青饲料;(5)成年鸡饲养管理:14周龄至产蛋前2周,控制环境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50~70%,注意通风透气,保证光照每天为10~13小时,以自然光照为主,不足以灯光补充;提供鸡只清洁的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中药剂,饲料中适当增加钙磷水平;使产蛋前2周饲料钙水平达到3.6%~4%、磷达到0.6%;(6)产蛋期管理:控制密度为8~10只/m2,温度为18~23℃,相对湿度60~70%,18周龄鸡只光照时间不低于13小时,18周以后每周增加15分钟,直至每天光照时间达16小时;注意通风换气,保证鸡群呼吸到新鲜的氧气,保证氨气浓度不超过10~15mg/m2,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00mg/m2,硫化氢浓度不超过10mg/m2;每天喂食饲料三次,保证每只鸡日粮为100~150克,以后根据产蛋情况增减饲料;饲料以全价产蛋鸡料为主,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维生素C和0.1%~1%的小苏打,并适当添加青饲料;(7)疾病预防:白天注意观察鸡的采食量、饮水量、排粪量、以及精神状况,晚上注意检查鸡群呼吸是否异常,及时淘汰病鸡、弱鸡;保持鸡舍干燥,定期对鸡舍周围环境消毒,并进行定期进行鸡舍消毒和饮水消毒;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优选地,所述消毒处理依次为药物喷洒消毒和熏蒸消毒;所述药物喷洒消毒采用400倍季铵盐溶液对圈舍以及器具消毒;所述熏蒸消毒为将提高鸡舍温度达到30℃以上,然后封闭鸡舍,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进行,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6~20克,福尔马林30~35毫升;通过喷洒消毒与熏蒸消毒联合消毒,能够杀灭鸡舍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确保鸡进入鸡舍后减少接触病原的机会,大大降低鸡发病的几率,给蛋鸡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活环境。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益生菌素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其中每克益生菌中含有乳酸菌3~5份、双歧杆菌6~8份、地衣芽孢杆菌6~8份、光合细菌3~5份和枯草芽孢杆菌5~6份;制备方式为:按照比例取乳酸菌、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粉混匀后粉碎过筛处理得到混合菌粉,取混合菌粉:麦饭石粉:低聚异麦芽糖=6:3: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匀成糊状,在25~28℃温度下保持24~48h,最后用真空低温快速冷冻干燥浓缩得到益生菌素。益生菌素的原料各种益生菌都是无毒无害的物质,产品配方中不含生物激素和化学制剂,属于绿色纯生物制品,蛋鸡食用安全。其中,乳酸菌能在蛋鸡肠道内定植,抵抗阴性致病菌,增强抗感染能力,增加肠系膜免疫调节活性,合成B族维生素、Vk、Vd和氨基酸等物质,可提高矿物质元素的生物学活性、改善矿物质的吸收功能,进而为宿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促进蛋鸡生长;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细菌则能抑制蛋鸡有害细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合成蛋鸡需要的维生素,促进蛋鸡对矿物质的吸收,产生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以及抑制肠道腐败作用、净化肠道环境、分解致癌物质、刺激蛋鸡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地衣芽孢杆菌在肠道中主要是通过生物夺氧维持肠道生态平衡,它在肠道短时间定植后,可以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肠道厌氧环境增强肠道对厌氧菌的定植力。该菌在肠道中将淀粉转化为单糖,再由肠道中其他的菌将这些单糖转化为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起到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它可通过产生抗体和提高巨噬细胞活性等刺激免疫,使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增强;酵母菌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中和肠道毒素;光合细菌光合细菌能产生大量的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分解酶、果胶酶和植酸酶等,能和蛋鸡的胃肠道里固有的酶一起共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其利用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加入益生菌素具有以下功效和优点:a、极大地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可降低生蛋鸡的死亡率;b、降低料蛋比,提高蛋鸡日增重,减少鸡蛋破壳率,通过长时间饲养发现添加本专利技术益生菌素后大大降低蛋鸡破壳率;本益生菌通过加入麦饭石粉作为载体,低聚麦芽糖对双歧杆菌有强大的增殖作用,能净化肠道,促进肠蠕动,防止和解除便秘及腹泻,抑制体内有害菌的繁殖和有毒腐败物质的产生,经过真空低温快速冷冻干燥浓缩得到的益生菌素使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菌含量高,长时间存放效果稳定,蛋鸡采食后,休眠活菌能很快复苏和崩解,提高活性性能。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选地和布局: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和无污染物排放区作为养殖场;养殖场周围用篱笆网做大围栏,在大围栏内布局鸡舍,在鸡舍内搭建通风系统和饮水系统,在鸡舍周围1~3米处种植象草作为防护带;(2)蛋鸡入舍前圈舍处理:在鸡入笼前7天,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结束后打开窗户换气,然后调适通风系统以及饮水系统;根据鸡的大小调节料槽的安装高度和深度,方便于蛋鸡采食;(3)蛋鸡选择和入笼:选择7周龄以上个体健壮、大小一致的育成鸡,按照每平方米9~12只/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蛋鸡饲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选地和布局: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工厂区和无污染物排放区作为养殖场;养殖场周围用篱笆网做大围栏,在大围栏内布局鸡舍,在鸡舍内搭建通风系统和饮水系统,在鸡舍周围1~3米处种植象草作为防护带;(2)蛋鸡入舍前圈舍处理:在鸡入笼前7天,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结束后打开窗户换气,然后调适通风系统以及饮水系统;根据鸡的大小调节料槽的安装高度和深度,方便于蛋鸡采食;(3)蛋鸡选择和入笼:选择7周龄以上个体健壮、大小一致的育成鸡,按照每平方米9~12只/m2的密度进行饲养;合理调节育成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前期使温度、湿度和光照与育蛋鸡舍一致,减少育成鸡的应激;(4)育成鸡饲养管理:在鸡龄为7~14周这个阶段,控制鸡舍温度为13~29℃,相对湿度40~60%;合理控制圈舍通风换气,每天中午更换新鲜空气;严格控制光照以及鸡只营养水平,保证每天光照不少于12小时;育成鸡采用育成鸡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素和蛋氨酸,并适当补充青饲料;(5)成年鸡饲养管理:14周龄至产蛋前2周,控制环境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50~70%,注意通风透气,保证光照每天为10~13小时,以自然光照为主,不足以灯光补充;提供鸡只清洁的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中药剂,饲料中适当增加钙磷水平;使产蛋前2周饲料钙水平达到3.6%~4%、磷达到0.6%;(6)产蛋期管理:控制密度为8~10只/m2,温度为18~23℃,相对湿度60~70%,18周龄鸡只光照时间不低于13小时,18周以后每周增加15分钟,直至每天光照时间达16小时;注意通风换气,保证鸡群呼吸到新鲜的氧气,保证氨气浓度不超过10~15mg/m2,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00mg/m2,硫化氢浓度不超过10mg/m2;每天喂食饲料三次,保证每只鸡日粮为100~150克,以后根据产蛋情况增减饲料;饲料以全价产蛋鸡料为主,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维生素C和0.1%~1%的小苏打,并适当添加青饲料;(7)疾病预防:白天注意观察鸡的采食量、饮水量、排粪量、以及精神状况,晚上注意检查鸡群呼吸是否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松祥
申请(专利权)人:祥云县博益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