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J-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630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J‑1及其应用,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已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44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枯草芽孢杆菌为一株生防菌,对多种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BJ‑1可有效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附着胞的形成,浸泡处理水稻种子能促进水稻生长且诱导植株产生抗性,避免了化学防治对环境和稻米安全的潜在不良影响及抗病品种利用的感病化风险;此外,枯草芽孢杆菌繁殖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耐高温耐储存,无毒副作用,可将其作为活体菌剂和代谢产物的剂型加工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J-1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
,尤其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及其在水稻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近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要粮食。在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约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水稻病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重要的限制因子,其中稻瘟病是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稻瘟病可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和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我国稻瘟病年发生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稻瘟病刻不容缓。在农业生产上,稻瘟病防治主要依靠抗瘟水稻品种种植和化学农药施用。由于稻瘟病菌遗传背景复杂,易变异,加上抗瘟品种单一化,主栽品种的遗传同质性高,抗瘟品种很难保持持久抗病性,常常在大面积种植几年后丧失抗性而感病化。在这种情况下,化学农药成了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但化学农药一直存在着耐药性、污染环境、农药残留、生物多样性降低、人畜毒害等诸多无法克服的弊端,严重限制了在将来的农业生产上的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有益生防菌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对其研究日益增多,大部分报道集中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喷雾处理水稻地上部组织达到防治稻瘟病的目的,其次生代谢产物可通过溶菌、抑菌和产生抗生素等作用有效防止稻瘟病菌侵染。但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进行种子处理防治稻瘟病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新分离的生防菌即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BJ-1,该菌株已于2017年8月17日送交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443,分类命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的应用,该菌株可用于制备成水稻种子浸液从而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且诱导植株抗性预防水稻稻瘟病,或是制备成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喷剂,能有效抑制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并造成菌丝畸形以及抑制附着胞的形成,或是制备成真菌抑菌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的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是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作物病害检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自然污染的番茄燕麦平皿上分离得到,申请人将其命名为BJ-1,该菌株已于2017年8月17日送交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443,分类命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枯草芽孢杆菌BJ-1的菌学特征:枯草芽孢杆菌BJ-1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初期呈乳黄色,油渍状,后期显乳白色,湿润,表面光滑,菌体细胞呈杆状。菌株能使明胶液化,耐盐,能利用蔗糖、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D-纤维二糖、糊精、D-甘露醇、甘油,但不能利用D-乳糖,D-半乳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BJ-1菌株的保藏:将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保存在终浓度为25%的甘油中,-80℃冷冻保藏。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BJ-1菌液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38℃,150-220rpm培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的应用,包括利用该菌株的发酵液制备成水稻种子浸液或是制备成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喷剂,或是制备成真菌抑菌剂。优选的,所述的真菌包括但不限于稻曲病菌、稻瘟病菌、茎点霉、烟草赤星病菌、灰霉病菌、炭疽病菌或核桃黑斑病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BJ-1发酵液可有效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附着胞的形成,浸泡处理水稻种子能促进水稻生长且诱导植株产生抗性,避免了化学防治对环境和稻米安全的潜在不良影响及抗病品种利用的感病化风险;此外,枯草芽孢杆菌繁殖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耐高温耐储存,无毒副作用,可将其作为活体菌剂和代谢产物的剂型加工开发。附图说明图1为枯草芽孢杆菌BJ-1的抑菌谱。图1中:A,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virens);B,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C,黄连茎点霉(Phomaaguilegiicola);D,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E,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F,白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higginsianum);G,核桃黑斑病菌(Stagonosporopsiscucurbitacearum);H,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I,桃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J,党参紫纹羽菌(Helicobasidiummompa);K,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L,白术角担菌(Ceratobasidium)。图2为枯草芽孢杆菌BJ-1发酵滤液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致畸作用示意图。图2中:A,只接稻瘟病菌处理(未添加BJ-1发酵滤液);B,发酵滤液终浓度为0.5%;C,1%;D,5%;E,10%;F,20%;G,稻瘟菌的菌丝;H,发酵滤液终浓度为0.5%处理的稻瘟菌菌丝。图3为枯草芽孢杆菌BJ-1在水稻离体叶片上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测定示意图。图3中:A,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只点接稻瘟菌分生孢子液处理;B,发酵液浓度0.5%;C,发酵液浓度1%;D,发酵液浓度2.5%;E,发酵液浓度5%;F,发酵液浓度10%;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只点接稻瘟菌分生孢子液处理;H,发酵滤液浓度0.5%;I,发酵滤液浓度1%;J,发酵滤液浓度2.5%;K,发酵滤液浓度5%;L,发酵滤液浓度10%;M,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只点接稻瘟菌分生孢子液处理;N,菌体浓度为106CFU/ml;O,菌体浓度为107CFU/mL;菌体浓度为P,109CFU/mL。图4为枯草芽孢杆菌BJ-1在盆栽水稻上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测定示意图。图4中:A,只喷接稻瘟孢子液处理;B,同时喷接5%枯草芽胞杆菌发酵液;C,发酵液种子处理;D,三环唑药剂处理;E,发酵液种子处理水稻长势;F,清水种子处理水稻长势。图5为枯草芽孢杆菌BJ-1抗菌肽物质的PCR检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枯草芽孢杆菌BJ-1的分离筛选与发酵培养一、分离鉴定及抗菌谱的测定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是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作物病害检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自然污染的番茄燕麦平皿上分离得到一株较强拮抗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分离纯化参照植病研究法(方中达,1998),方法是从自然污染平皿上挑取枯草芽孢杆菌菌落,经5ml无菌水稀释后,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J-1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株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J-1,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443。2.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制备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种子浸液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制备防治水稻稻瘟病生物喷剂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制备同时促进水稻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露何有为黄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