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4677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步骤如下:播种时,将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与育苗基质按质量比1:10-100混合后播种;定植时,在定植沟或穴中均匀撒施PTS-394可湿性粉剂;定植后10-15天,再用PTS-394可湿性粉剂稀释后灌根,用以防治作物土传病害;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破现有生物药剂田间使用混乱的现状,针对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构建田间高效使用技术,达到既稳定高效防治作物土传病害,又能防止药害,降低用药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防菌剂田间使用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 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
技术介绍
设施蔬菜在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 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江苏省近几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 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20%。然而高产、连作的设施蔬菜种植布局同时也为各种病害提供了 充裕的营养和繁殖条件,近年来由设施蔬菜土传病害(茄果类蔬菜青枯病、枯萎病、辣椒立 枯病、草莓根腐病等)频繁暴发,严重威胁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施蔬菜连续耕作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被 破坏,土著有益菌大幅度减少,土壤中病原菌菌量逐年增加,进而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和数量 严重失调(杨秀荣等,2008)。目前,生产上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 防治效果一直不理想,土传病害发生依然严重,同时化学防治易造成设施生态环境污染,增 加蔬菜农产品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使用生物防治技 术控制土传病害,达到生态修复的策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初见成效。 Janvier等(2007年)研究表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群落分布和抑制病原菌能力呈正相 关;随着土壤中有益菌密度的增加,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的繁 殖受到抑制,病害发生率明显下降;Pankhurst等(2008年)发现根际土壤中若存在大量有 益细菌和真菌,对小麦纹枯菌(Rhizoctoniasolani)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吴凤芝(2009年) 等研究发现,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可降低黄瓜角斑病、白粉病、霜霉病和枯萎病的 病情指数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提高黄瓜产量。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06年以来开展设施环境中重要土传病害病 原菌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和发病规律的研究,以几种重要土传病害(茄果类蔬菜青枯病、枯 萎病、辣椒立枯病、草莓根腐病等)为靶标,建立生防菌资源库,获得一株高效生防菌-枯草 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PTS-394(中国专利201110339098.X),并制备相应的生防 菌剂,同时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优化其发酵工艺(中 国专利201310081080. 3);目前该菌株已于2013年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 8085。该菌株在实验室,对枯萎病和青枯 病等多种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作用,但是近年来在田间推广应用时,农户往往各自 凭经验使用PTS-394可湿性粉剂,用药时期、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混乱,没有统一标准,多 数情况下只在定植时灌根或拌土或喷雾处理,播种时和定植后一般不用药,亩用药量10-40 公斤均有,造成各地田间土传病害防治效果不稳定(40-85%),甚至还发生苗期药害。目 前,如何田间高效使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已成为制约该菌剂推广应用的重 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枯草芽孢杆菌PTS-394缺乏实际可行的田间高效使用技术(用药时期、 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造成其田间防治土传病害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枯草芽 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A)播种前,将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与育苗基质按质量比1:10-100混 合后,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播种; B)定植前,在定植沟或穴中均匀撒施PTS-394可湿性粉剂,4-6克/棵; C)定植后10-15天,PTS-394可湿性粉剂用水按1:100-1000的质量比稀释后灌 根,500ml/ 棵; 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湿性粉剂为200亿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TS-394可湿性粉剂田间使用技术可用于防治茄果类蔬菜青枯病、 枯萎病、辣椒立枯病、草莓根腐病等多种作物土传病害。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作物播种至收获期间,构建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 粉剂防治多种作物土传病害田间高效使用技术,达到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稳定高效 防治作物土传病害;减少化学药剂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化学药 剂在农产品中残留量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活菌量检测 制备方法采用中国专利201110339098.X说明书实施例4所公开的方法,即按照下 列重量百分比备料:枯草芽孢杆菌PTS-394活菌原粉:40% ;ΝΝ0 (亚甲基二萘磺酸钠):7%; 聚乙二醇: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 ;轻质碳酸钙:45% ; 制备过程:将枯草芽孢杆菌PTS-394活菌原粉等按上述比例置于混合器中,混合 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325目过筛,包装,即成200亿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 粉剂。 将成品置于常温下、阴凉处保藏,分别于当天、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后 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可湿性粉剂中活菌含量。每次取样5份,每稀释处理重复3皿;检测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产品活菌量检测 由表1可见,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1年贮藏期内菌落数变化不大,但 超过1年,菌落数开始缓慢减少;两年后菌落数下降为1.SXlOlfu/g;这一表明:枯草芽 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保质期可长达两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检定所对生物农 药"1C存稳定性及温度、1C存条件对产品生物活性的影响"(http://www.chinapesticide. gov.cn/nydjzlgd/view.html,农业部第10号令第四章:特殊新农药登记(微生物农药))。 实施例2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治设施番茄青枯病试验 试验时间:2010_2012,两次重复。 试验地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镇设施番茄大棚内进行。 试验品种:当地主栽品种,京番一号。 试验药剂:实施例1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对照药剂为50%多菌灵,购自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育苗基质:蔬菜育苗基质(连云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方法:选取番茄青枯病自然发病较重的4个温室大棚为试验大棚,试验用苗 按常规操作,经穴盘育苗和定植两个阶段。播种时将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和 育苗基质分别按1:5、1:10、1:50、1:100和1:200的五个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同时设清水 对照,常规穴盘落种;穴盘规格10x5孔,0. 8厚度,底径3. 2x1. 7 ;落种后40天调查出苗率、 苗长和苗鲜重。 定植时在定植沟中分别按照2克/棵苗、4克/棵苗、6克/棵苗、8克/棵苗和 10克/棵苗五个不同用量撒施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然后再移栽番茄苗;定 植后10-15天,分别按照质量比1:50、1 :100、1:1000、1:2000四个比例用水稀释枯草芽孢 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每棵苗灌根500毫升;每个处理小区约400棵苗,重复 2次,处理小区随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播种时,将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与育苗基质按质量比1:10‑100混合后播种;B)定植时,在定植沟或穴中均匀撒施PTS‑394可湿性粉剂,4‑6 克/棵;C)定植后10‑15天,PTS‑394可湿性粉剂用水按1:100‑1000的质量比稀释后灌根,500ml/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邮洲刘永锋乔俊卿梁雪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