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01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3:00
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包括弹簧支撑片、外滚轮、内滚轮;其中,所述弹簧支撑片为C型结构,弹簧支撑片设置在悬浮座椅的C型滑槽内,弹簧支撑片的顶面与C型滑槽的顶面贴合,侧面与C型滑槽的侧面贴合,底面与C型滑槽的底面之间预留有1‑1.5mm的间隙,弹簧支撑片的底面设有一预变形的倾斜面,倾斜面连接有一水平的内滚轮接触面;所述外滚轮、内滚轮均安装在悬浮座椅的横轴的两端,外滚轮设置在弹簧支撑片内,外滚轮的顶部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接触,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底面留有1.5‑2mm的间隙;所述内滚轮设置在外滚轮的外侧,且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内滚轮接触面接触。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消除横向间隙,避免横向晃动。

A suspension clearance elimination device using double roller structure

A device for eliminating the gap double roller structure, including spring support plate and an outer roller, the roller in the spring; the support plate for C type structure, C type sliding spring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eat suspensi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C spring support plate type sliding joint. Fit the side side and the C type chute, a gap of 1 1.5mm is reserved between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 type chute, spring suppor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inclined plane of a pre deformation, the inclined pla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in contact a horizontal surface; both ends of the outer roller, roller are mounted in the suspension seat axis, the outer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spring support plate, the outer roller contac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spring support plate, and the spring support plate bottom gap of 1.5 2mm; the inner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roller and the bottom. Contact with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inner roller of the spring support plate. The device ha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transverse gap and avoid lateral slo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所有有悬浮减振需求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破千万辆的国家,进入千万辆汽车大国行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驾驶和乘坐时座椅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支承乘坐者的重量,缓和由车身传递来的振动和冲击,为司乘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乘坐环境。目前卡车悬浮座椅在滑动部分多数应用的为单滑轮或单滑块,此种结构的安装形式在使用过程中极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即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单滑轮或单滑块在工作过程中为滑动摩擦,滑动阻力大,零件磨损严重,导致零件之间产生横向间隙,座椅横向晃动量大,由于乘员对横向振动量的敏感程度远大于纵向振动,故横向晃动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此问题在感官上直接影响到乘员的驾乘体验。此外,上述滑动部分为单滑轮或单滑块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困难,无法消除由于零件制造误差引起的装配困难的问题;而且,若保证单滑轮或单滑块能够安装在C型滑槽内,避免不了单滑轮或单滑块与C型滑槽之间存在横向间隙,仍然会影响终端客户使用。同时,若C型滑槽发生变形,无法避免的会使悬浮座椅产生横向晃动。因此,在悬浮座椅上避免此种晃动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滑轮或单滑块式结构中存在的装配困难、滑动阻力大、零件易磨损产生横向间隙及横向晃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消除横向间隙,避免横向晃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包括:弹簧支撑片、外滚轮、内滚轮;其中,所述弹簧支撑片为C型结构,弹簧支撑片设置在悬浮座椅的C型滑槽内,弹簧支撑片的顶面与C型滑槽的顶面贴合,侧面与C型滑槽的侧面贴合,底面与C型滑槽的底面之间预留有1-1.5mm的间隙,弹簧支撑片的底面设有一预变形的倾斜面,倾斜面连接有一水平的内滚轮接触面;所述外滚轮、内滚轮均安装在悬浮座椅的横轴的两端,外滚轮设置在弹簧支撑片内,外滚轮的顶部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接触,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底面留有1.5-2mm的间隙;所述内滚轮设置在外滚轮的外侧,且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内滚轮接触面接触。本技术所述的弹簧支撑片为一体式的金属构件,装配过程中有预变形,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吸收因为装置中其他零件变形而导致的间隙。本技术所述悬浮间隙消除装置工作原理:本技术在横轴末端分别设置两个滚轮,将外滚轮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接触,内滚轮与弹簧支撑片的内滚轮接触面接触,这样可以使外滚轮在横轴上进行滚动,带动横轴前后移动,减少滑动阻力。同时,弹簧支撑片有预变形,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吸收由于塑性变形及磨损而产生的间隙。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弹簧支撑片安装在悬浮座椅的C型滑槽内,使弹簧支撑片的顶面与C型滑槽的顶面贴合,底面与C型滑槽的底面之间预留有1-1.5mm的间隙;(2)将悬浮座椅的横轴两端从内向外依次安装上内滚轮、外滚轮,将外滚轮的顶部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接触,内滚轮的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内滚轮接触面接触;(3)按照步骤(1)、步骤(2)的安装方式分别对悬浮座椅的两个横轴进行装配即可。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间隙消除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占空间较小,应用灵活度大,在现有C型滑槽内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即可实现对晃动量的吸收作用,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悬浮功能的卡车座椅。2、本技术所述的间隙消除装置由于应用的有预变形的弹簧支撑片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装配初期间隙,又可有效避免因使用过程产生塑形变形及磨损而导致的间隙量,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座椅横向晃动量大的难题。3、本技术所述的间隙消除装置由于采用双滚轮,外滚轮、内滚轮分别与弹簧支撑片及C型滑槽配合,内滚轮起到支撑作用,外滚轮用于滚动,确保悬浮座椅在运动过程中滚轮与C型滑槽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力,减少滑动阻力,减少零件磨损。4、本技术所述的间隙消除装置中的弹簧支撑片安装在C型滑槽时,与C型滑槽底面要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避开了座椅力流传递路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C型滑槽产生的不必要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间隙消除装置安装在座椅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间隙消除装置安装在座椅上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明白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所述的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包括:弹簧支撑片1、外滚轮2、内滚轮3;其中,所述弹簧支撑片为C型结构,弹簧支撑片1设置在悬浮座椅的C型滑槽4内,弹簧支撑片1的顶面11与C型滑槽的顶面41贴合,侧面12与C型滑槽的侧面42贴合,底面13与C型滑槽的底面43之间预留有1-1.5mm的间隙,弹簧支撑片的底面13外侧有一预变形的倾斜面14,倾斜面14连接有一水平的内滚轮接触面15;所述外滚轮2、内滚轮3均安装在悬浮座椅的横轴5的两端,外滚轮2设置在弹簧支撑片1内,外滚轮2的顶部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11接触,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底面13留有1.5-2mm的间隙;所述内滚轮3设置在内滚轮2的外侧,且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内滚轮接触面14接触。上述弹簧支撑片为一体式的金属构件,有预变形,弹簧支撑片安装在C型滑槽时与C型滑槽底面要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避开了座椅力流传递路径,使其避免在使用过程中C型滑槽产生的不必要变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弹簧支撑片1安装在悬浮座椅的C型滑槽4内,使弹簧支撑片1的顶面与C型滑槽的顶面贴合,底面与C型滑槽的底面之间预留有1-1.5mm的间隙;(2)将悬浮座椅的横轴两端从里向外依次安装上外滚轮3、内滚轮2,将内滚轮2的顶部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接触,外滚轮3的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外滚轮接触面接触;(3)按照步骤(1)、步骤(2)的安装方式分别对悬浮座椅的两个横轴进行装配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支撑片、外滚轮、内滚轮;其中,所述弹簧支撑片为C型结构,弹簧支撑片设置在悬浮座椅的C型滑槽内,弹簧支撑片的顶面与C型滑槽的顶面贴合,侧面与C型滑槽的侧面贴合,底面与C型滑槽的底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弹簧支撑片的底面设有一预变形的倾斜面,倾斜面连接有一水平的内滚轮接触面;所述外滚轮、内滚轮均安装在悬浮座椅的横轴的两端,外滚轮设置在弹簧支撑片内,外滚轮的顶部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接触,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底面留有间隙;所述内滚轮设置在外滚轮的外侧,且底部与弹簧支撑片的内滚轮接触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双滚轮结构的悬浮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支撑片、外滚轮、内滚轮;其中,所述弹簧支撑片为C型结构,弹簧支撑片设置在悬浮座椅的C型滑槽内,弹簧支撑片的顶面与C型滑槽的顶面贴合,侧面与C型滑槽的侧面贴合,底面与C型滑槽的底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弹簧支撑片的底面设有一预变形的倾斜面,倾斜面连接有一水平的内滚轮接触面;所述外滚轮、内滚轮均安装在悬浮座椅的横轴的两端,外滚轮设置在弹簧支撑片内,外滚轮的顶部与弹簧支撑片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祥周俊宋凤麟师庆华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