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457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包括码子主体,固定安装于码子主体上的滚轮支架,以及安装于滚轮支架上的滚轮轴和滚轮;所述滚轮相对于码子主体纵向滚动,并在滚轮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琴弦滚动连接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码子主体上设置滚轮支架和滚轮,将滚轮与琴弦接触,代替传统的码子主体顶部直接与琴弦接触的方式,进而克服了传统方式在演奏过程中产生的位移以及琴弦张力不够使码子难以复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演奏过程中,即使演奏者在采用压、颤技巧时,码子主体也不会产生位移,适用于所有码子的乐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寿命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属于弹弦乐器领域。
技术介绍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在古代宫廷以及民间均广泛流传,从古代的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发展至现代的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在传入时的结构和外貌上均做出突出改进,使箜篌的外观焕然一新,音响效果和演奏手法上也有了长足发展。箜篌有数组弦,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在传统技术中箜篌乐器中使用的码子由于其紧贴共鸣箱音板,起到在弹奏时撑起琴弦的作用,在弹奏过程中,特别是弹奏者使用压、颤技巧时,码子会渐渐产生位移且由于琴弦张力不够使码子不容易复位,最终造成音高不准、跑调,影响整个演奏过程,其他用到码子的乐器,比如古筝也会存在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主要解决现有弹弦乐器使用的码子会在弹奏的过程中产生位移、不易复位,造成音高不准、跑调,影响整个演奏过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包括码子主体,固定安装于码子主体上的滚轮支架,以及安装于滚轮支架上的滚轮轴和滚轮;所述滚轮相对于码子主体纵向滚动,并在滚轮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琴弦滚动连接的环形槽。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

【技术保护点】
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子主体(1),固定安装于码子主体(1)上的滚轮支架(2),以及安装于滚轮支架上的滚轮轴(3)和滚轮(4);所述滚轮(4)相对于码子主体(1)纵向滚动,并在滚轮(4)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琴弦滚动连接的环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子主体(1),固定安装于码子主体(1)上的滚轮支架(2),以及安装于滚轮支架上的滚轮轴(3)和滚轮(4);所述滚轮(4)相对于码子主体(1)纵向滚动,并在滚轮(4)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琴弦滚动连接的环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箜篌滚轮单码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架(2)的上端设有U型槽,并在U型槽的两端槽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滚轮轴(3)的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岳峰陈漫丹杨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海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