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87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包括摩擦拉杆头,所述摩擦拉杆头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底部设有与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的套筒,套筒为腔体结构,套筒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套筒内,第二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顶部设有凸头,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与凸头相适配的放置槽,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通过凸头和放置槽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内部设有贯穿于第二连接杆底端和顶端的第一气流通道,且第一气流通道分别与放置槽和套筒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解决了以往摩擦拉杆在使用过程中气压差不能有效流出的问题,有利于推广使用。

A friction pull rod for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friction rod, including friction rod head, a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by the friction welding rod hea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sliding sleeve, sleev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structure,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onnecting rods,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the top rod extends to the sleeve, the connecting rod secon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the top thir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head, a connecting rod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placing groove and the convex head is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by a convex head and placing groove, insid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with second runs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air channel and the top en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le, and the first flow channel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groove and the internal sleev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of the friction pull rod can not be efflux effectively during the use of the previous friction pull rod,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
技术介绍
在注塑模具应用中,采用多个摩擦拉杆来帮助控制在模具操作过程中顺序移动各种板。摩擦拉杆碰到的一个问题在于,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空气压差。因为传统拉杆设计成摩擦配合到接收它们的模框中,拉杆接触形成针对模框的空气密封。在模具闭合过程中,模具必须将所述模框中的空气压缩,以闭合模具。被压缩的空气想要将拉杆推出模框。或者,如果空气在模具闭合过程中从模框中逃逸,但是一旦模具完全闭合,则套筒形成空气密封,当拉杆试图从所述模框中拉出时,在模框中形成真空。在模具打开和模具闭合操作过程中,摩擦拉杆两者都不提供空气流入和流出于模框。相应地,被压缩的空气或真空条件可随机发生,这在摩擦拉杆施加的力上形成了所不希望有的变动。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注塑模具摩擦拉杆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包括摩擦拉杆头,所述摩擦拉杆头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底部设有与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包括摩擦拉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拉杆头(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2)的外侧底部设有与第一连接杆(2)滑动连接的套筒(3),套筒(3)为腔体结构,套筒(3)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5),且第二连接杆(5)的顶端延伸至套筒(3)内,第二连接杆(5)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6)的顶部设有凸头(11),第二连接杆(5)的底部开设有与凸头(11)相适配的放置槽(10),第二连接杆(5)与第三连接杆(6)通过凸头(11)和放置槽(10)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5)的内部设有贯穿于第二连接杆(5)底端和顶端的第一气流通道(9),且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摩擦拉杆,包括摩擦拉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拉杆头(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2)的外侧底部设有与第一连接杆(2)滑动连接的套筒(3),套筒(3)为腔体结构,套筒(3)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5),且第二连接杆(5)的顶端延伸至套筒(3)内,第二连接杆(5)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6)的顶部设有凸头(11),第二连接杆(5)的底部开设有与凸头(11)相适配的放置槽(10),第二连接杆(5)与第三连接杆(6)通过凸头(11)和放置槽(10)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5)的内部设有贯穿于第二连接杆(5)底端和顶端的第一气流通道(9),且第一气流通道(9)分别与放置槽(10)和套筒(3)内部连通,套筒(3)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位于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5)之间,固定块(8)为圆盘结构,固定块(8)的正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连接杆(2)的内部中心位置沿第一连接杆(2)设置的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气流通道(13),第一连接杆(2)的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三气流通道(12),第三气流通道(12)与第二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