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5020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电机控制搅拌轴的转动,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使发酵罐中羊奶和发酵剂充分混合,搅拌效果好,避免发酵罐罐底处的搅拌死角,使羊奶和发酵剂混合均匀,缩短混合均匀的时间、羊奶和发酵剂充分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酵装置结构设置合理,生产效率提高15%,缩短物料充分混合时间15%,物料混合成品率提高20%。

A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producing lactobacillus bever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rmentation device of acid milk beverage production, including fermentation tank, internal ferment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shaft, the stirr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irring motor drive structure, the stirring shaft rotation control motor stirring, stirring shaft from top to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ixer, second, third. The mixer, fermentation and fermentation agent goats'milk mix, good stirring effect, avoid fermentation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stirring dead, the goats' milk fermentation agent and mixed evenly, shorten the mixing time, goats'milk and fermentation agent fully reaction tim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reasonable setting of the fermentation device the structur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by 15%, shorten the mixing time 15%, mixing the yield is improved by 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酵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羊奶比牛奶好,羊奶不会上火。据营养学专家介绍,羊奶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为“奶中之王”,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羊奶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明显高于牛奶,美国、欧洲的部分国家均把羊奶视为营养佳品。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发酵装置进行羊奶的发酵,发酵装置一般包括发酵罐本体,发酵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用于对羊奶和发酵剂进行混合,便于羊奶的发酵;传统的发酵装置内部仅设置有一个搅拌器,一个搅拌器沿一个方向旋转运动,物料会形成一个旋转惯性,不利于羊奶和发酵剂的充分混合,也不利于发酵反应的进行,影响成品的产率,同时还浪费了原材料,同时贴近发酵罐本体内壁的物料不能得到充分的搅拌,发酵罐本体罐底存在搅拌死角,而使羊奶和发酵剂混合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该发酵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1、羊奶和发酵剂充分混合,搅拌效果好。2、避免发酵罐罐底处的搅拌死角,使羊奶和发酵剂混合均匀。3、缩短混合均匀的时间、羊奶和发酵剂充分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本体,发酵罐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搅拌器;所述第三搅拌器包括若干个搅拌片,搅拌片绕搅拌轴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所述搅拌片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搅拌片的底部设置有刮片,刮片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刮片的下底与搅拌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刮片的上底与发酵罐底面的距离为5mm~10mm。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搅拌轴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若干个搅拌叶,搅拌叶绕搅拌轴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所述搅拌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叶片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13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若干个左搅拌桨和若干个右搅拌桨,左搅拌桨和右搅拌桨沿搅拌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左搅拌桨和右搅拌桨向下倾斜且与搅拌轴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40°。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本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发酵罐本体的内壁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层挡板,每层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导流孔。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本体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螺旋盘绕在发酵罐本体内壁的外部,加热管的一端连接有加热管入口,加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管出口,加热管入口设置在发酵罐本体的下端,加热管出口设置在发酵罐本体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酵罐本体的上部,第二温度传感器置在发酵罐本体的中部,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酵罐本体的下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罐;所述发酵罐和收集罐之间设置通奶口,通奶口的开关由阀门控制,收集罐的下端设置有出奶口,出奶口的开关由阀门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片的数量为4个,相邻两个搅拌片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刮片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4个,相邻两个搅拌叶之间的夹角为90°。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本体的内壁沿其周向设有四层挡板,每层对称设置有四个挡板。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发酵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电机控制搅拌轴的转动,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使发酵罐中羊奶和发酵剂充分混合,搅拌效果好,避免发酵罐罐底处的搅拌死角,使羊奶和发酵剂混合均匀,缩短混合均匀的时间、羊奶和发酵剂充分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酵装置结构设置合理,生产效率提高15%,缩短物料充分混合时间15%,物料混合成品率提高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发酵装置内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发酵装置内第一搅拌器的俯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发酵装置内第三搅拌器的俯视图;图中,1-发酵罐,2-收集罐,3-发酵罐本体,4-加热管,5-加热管入口,6-加热管出口,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进奶口,11-搅拌轴,12-第一搅拌器,13-第二搅拌器,14-第三搅拌器,15-搅拌叶,16-第一叶片部,17-第二叶片部,18-左搅拌桨,19-右搅拌桨,20-搅拌片,21-刮片,22-挡板,23-导流孔,24-通奶口,25-出奶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和收集罐2,收集罐2设置在发酵罐1的下端;发酵罐1包括发酵罐本体3,发酵罐本体3具有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加热管4,加热管4螺旋盘绕在发酵罐本体3内壁的外部,加热管4的一端连接有加热管入口5,加热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管出口6,加热管入口5设置在发酵罐本体3的下端,加热管出口6设置在发酵罐本体3的上端;发酵罐1的上端设置有进奶口10,进奶口10的开关由阀门控制,进奶口10用于向发酵罐1内添加羊奶和发酵剂;发酵罐本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三温度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发酵罐本体3的上部,第二温度传感器8置在发酵罐本体3的中部,第三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发酵罐本体3的下部,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三温度传感器9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发酵罐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通过传动结构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电机控制搅拌轴11的转动,搅拌轴1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器12、第二搅拌器13、第三搅拌器14。第一搅拌器12包括若干个搅拌叶15,搅拌叶15绕搅拌轴11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搅拌叶15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叶片部16和第二叶片部17,第一叶片部16与搅拌轴11固定连接,第一叶片部16和第二叶片部17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130°。优选的搅拌叶15的数量为4个,相邻两个搅拌叶15之间的夹角为90°。第二搅拌器13包括若干个左搅拌桨18和若干个右搅拌桨19,左搅拌桨18和右搅拌桨19沿搅拌轴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左搅拌桨18和右搅拌桨19向下倾斜且与搅拌轴11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40°;第三搅拌器14包括若干个搅拌片20,搅拌片20绕搅拌轴11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搅拌片20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搅拌片20的底部设置有刮片21,刮片2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刮片21的下底与搅拌片20的底部固定连接,刮片21的上底与发酵罐1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发酵罐(1)包括发酵罐本体(3),发酵罐本体(3)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1)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搅拌器(14);所述第三搅拌器(14)包括若干个搅拌片(20),搅拌片(20)绕搅拌轴(11)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所述搅拌片(20)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搅拌片(20)的底部设置有刮片(21),刮片(2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刮片(21)的下底与搅拌片(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刮片(21)的上底与发酵罐(1)底面的距离为5mm~10 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发酵罐(1)包括发酵罐本体(3),发酵罐本体(3)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1)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搅拌器(14);所述第三搅拌器(14)包括若干个搅拌片(20),搅拌片(20)绕搅拌轴(11)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所述搅拌片(20)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搅拌片(20)的底部设置有刮片(21),刮片(2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刮片(21)的下底与搅拌片(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刮片(21)的上底与发酵罐(1)底面的距离为5mm~1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器(12);所述第一搅拌器(12)包括若干个搅拌叶(15),搅拌叶(15)绕搅拌轴(11)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所述搅拌叶(15)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叶片部(16)和第二叶片部(17);所述第一叶片部(16)与搅拌轴(11)固定连接,第一叶片部(16)和第二叶片部(17)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1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器(13);所述第二搅拌器(13)包括若干个左搅拌桨(18)和若干个右搅拌桨(19),左搅拌桨(18)和右搅拌桨(19)沿搅拌轴(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左搅拌桨(18)和右搅拌桨(19)向下倾斜且与搅拌轴(11)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4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本体(3)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发酵罐本体(3)的内壁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层挡板(22),每层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挡板(22),挡板(22)上设置有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阳春羊奶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