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3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包括上齿轮壳和下齿轮壳,所述上齿轮壳和下齿轮壳通过螺丝连接组成一整体齿轮箱,上齿轮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柱、左半圆座、非穿透型轴孔、穿透型轴孔与沉孔座,插柱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上方两端,左半圆座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前端,非穿透型轴孔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内部上前方,穿透型轴孔开设于上齿轮壳内部,沉孔座开设于上齿轮壳内部后下方,下齿轮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孔、连接螺孔与右半圆座,插孔开设于下齿轮壳上方两端,连接螺孔开设于下齿轮壳内部下方,右半圆座一体成型连接于下齿轮壳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电机的带动下,使齿轮与转轴的转速变慢,扭力增加。

A power conversion box for four stage deceleration ge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ur reduction gear box power conversion, including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gear wheel, the gear housing and a lower gear shell to form a whole gear box connected by screws, the gear is arranged on the housing for connecting the insert column, a left semicircular seat, non penetrating hole, shaft type through the shaft hole and the hole seat insert column is integrally formed connected to the gear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at both ends, the left semicircle seat integrally connected to the gear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non penetrating type shaft hole integrally connected to the internal gear on the front shell, transmission shaft hole arranged on the gear casing, countersunk hole seat opened in the gear shell below the gea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ocket, connecting screw hole and a right semicircular seat, jack arranged on the gear casing above the ends of the connecting screw hole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inner gear shell, a right semicircle The body forming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of the lower gea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driven by the motor, so that the speed of the gear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slow and the torque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属于动力转换

技术介绍
齿轮动力转换箱是机械传动中广泛应用的重要部件,目前所使用的齿轮动力转换箱结构复杂,不仅电机无法轻松快捷地连接到转换箱上,而且内部齿轮如发生断裂时,更换极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包括上齿轮壳和下齿轮壳,所述上齿轮壳和下齿轮壳通过螺丝连接组成一整体齿轮壳,所述上齿轮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柱、左半圆座、非穿透型轴孔、穿透型轴孔与沉孔座,所述插柱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上方两端,所述左半圆座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前端,所述非穿透型轴孔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内部上前方,所述穿透型轴孔开设于上齿轮壳内部,所述沉孔座开设于上齿轮壳内部后下方,所述下齿轮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孔、连接螺孔与右半圆座,所述插孔开设于下齿轮壳上方两端,所述连接螺孔开设于下齿轮壳内部下方,所述右半圆座一体成型连接于下齿轮壳前端,且右半圆座外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电机卡槽。优选的,所述左半圆座与右半圆座通过螺栓组合成电机座,且左半圆座与右半圆座内部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蜗杆。优选的,所述下齿轮壳内部对称设置有非穿透型轴孔与穿透型轴孔,且非穿透型轴孔与穿透型轴孔内部通过转轴穿设有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相互啮合组成齿轮组,且非穿透型轴孔内的双联齿轮与蜗杆相啮合。优选的,沉孔座与连接螺孔的尺寸位置相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插柱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上方两端,可轻松将上齿轮壳连接于下齿轮壳上;非穿透型轴孔与穿透型轴孔内部通过转轴穿设有双联齿轮,可轻松组合成传动齿轮组;左半圆座与右半圆座通过螺栓组合成电机座,可轻松连接安装电机;非穿透型轴孔内的双联齿轮与蜗杆相啮合,可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齿轮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齿轮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齿轮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蜗杆与齿轮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齿轮壳;2-下齿轮壳;3-插柱;4-左半圆座;5-非穿透型轴孔;6-穿透型轴孔;7-沉孔座;8-插孔;9-连接螺孔;10-右半圆座;11-电机卡槽;12-通孔;13-蜗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包括上齿轮壳1和下齿轮壳2,上齿轮壳1和下齿轮壳2通过螺丝连接组成一整体齿轮壳,上齿轮壳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柱3、左半圆座4、非穿透型轴孔5、穿透型轴孔6与沉孔座7,插柱3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上方两端,左半圆座4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前端,非穿透型轴孔5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内部上前方,穿透型轴孔6开设于上齿轮壳1内部,沉孔座7开设于上齿轮壳1内部后下方,下齿轮壳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孔8、连接螺孔9与右半圆座10,插孔8开设于下齿轮壳2上方两端,连接螺孔9开设于下齿轮壳2内部下方,右半圆座10一体成型连接于下齿轮壳2前端,且右半圆座10外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电机卡槽11。具体使用方式:进行安装使用时,将电机插设于左半圆座4与右半圆座10内,并通过电机卡槽11对电机进行固定,同时将蜗杆13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将双联齿轮逐个啮合插设于非穿透型轴孔5与穿透型轴孔6内;将蜗杆13插设于通孔12内,并与非穿透型轴孔5上的齿轮相啮合,随后将上齿轮壳1上的插柱3插设于下齿轮壳2上的插孔8内,将沉孔座7与连接螺孔9螺栓连接在一起,将左半圆座4与右半圆座10螺栓连接在一起,完成对上齿轮壳1与下齿轮壳2的组合安装。使用时,启动电机带动蜗杆13旋转,蜗杆13旋转带动齿轮组进行运行,齿轮组运行将力矩通过转轴传递出去。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包括上齿轮壳(1)和下齿轮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轮壳(1)和下齿轮壳(2)通过螺丝连接组成一整体齿轮箱,所述上齿轮壳(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柱(3)、左半圆座(4)、非穿透型轴孔(5)、穿透型轴孔(6)与沉孔座(7),所述插柱(3)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上方两端,所述左半圆座(4)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前端,所述非穿透型轴孔(5)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内部上前方,所述穿透型轴孔(6)开设于上齿轮壳(1)内部,所述沉孔座(7)开设于上齿轮壳(1)内部后下方,所述下齿轮壳(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孔(8)、连接螺孔(9)与右半圆座(10),所述插孔(8)开设于下齿轮壳(2)上方两端,所述连接螺孔(9)开设于下齿轮壳(2)内部下方,所述右半圆座(10)一体成型连接于下齿轮壳(2)前端,且右半圆座(10)外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电机卡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级减速齿轮动力转换箱,包括上齿轮壳(1)和下齿轮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轮壳(1)和下齿轮壳(2)通过螺丝连接组成一整体齿轮箱,所述上齿轮壳(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柱(3)、左半圆座(4)、非穿透型轴孔(5)、穿透型轴孔(6)与沉孔座(7),所述插柱(3)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上方两端,所述左半圆座(4)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前端,所述非穿透型轴孔(5)一体成型连接于上齿轮壳(1)内部上前方,所述穿透型轴孔(6)开设于上齿轮壳(1)内部,所述沉孔座(7)开设于上齿轮壳(1)内部后下方,所述下齿轮壳(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插孔(8)、连接螺孔(9)与右半圆座(10),所述插孔(8)开设于下齿轮壳(2)上方两端,所述连接螺孔(9)开设于下齿轮壳(2)内部下方,所述右半圆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球明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