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CuO/CeO*催化剂的制备及在CO氧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39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CuO/CeO↓[2]催化剂的新型制备方法及以其为催化剂在一微反-色谱装置上完成用CO和空气为原料气的低温CO氧化生成CO↓[2]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CeO↓[2]粉体和CuO/CeO↓[2]催化剂,反应条件和CuO负载量易控,催化活性高,寿命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uO/CeO2催化剂的制备及在CO氧化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CuO/CeO2催化剂的制备以及以其为催化剂催化低温CO氧化生成CO2的方法。CO氧化在CO2激光器中气体纯化、CO气体探测器、呼吸用气体净化装置、消除封闭体系内微量CO以及空气污染控制尤其是汽车尾气控制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在石油化工中多数烃类加工催化剂表面积焦致使催化剂性能变差以致失活、催化剂氧化再生过程也涉及到CO的催化氧化。相对非负载的金属催化剂而言,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使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有更高的分散度和更合适的粒度、载体与金属还可能存在着协同效应特性,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降低了制备成本,因而CO氧化反应中多采用负载型催化剂。由于Au、Pd、Pt等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以及易发生硫中毒等原因,贵金属类催化剂在汽车尾气控制等应用领域中受到了限制,而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非贵金属催化体系的研究成了众多研究者的热衷课题。二氧化铈可用做“三效催化剂”的组分之一,我国拥有包括铈在内的丰富的稀土资源,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研究开发非贵金属-铈催化体系愈发的变得重要。目前主要有以下非贵金属催化体系的文献报道:USP 39226778和USP 4325814公开的CO氧化催化剂体系是亚铬酸铜、亚铬酸钴或二者的混合物。USP 4179409公开的CO氧化催化剂体系是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CN 1087111A公开的CO氧化催化剂体系是将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直接负载在堇青石、镁铝尖晶石、α-三氧化二铝等为主要物相的载体上。CN 1091460A公开的CO氧化催化剂体系是分别以Co3O4、Mn2O3、Cr2O3、NiO与CuO等组成的混合物为活性组分,以α-氧化铝、堇青石、镁铝尖晶石及FCC的废催化剂上,经1000℃焙烧2~10小时制得的。CN 1072109A公开的CO氧化催化剂体系是以Cu-M1-M2-O为活性组分,载体是预先经过700~900℃焙烧或预先用碱土氧化物或稀土氧化物改性的氧化铝,其中M1为Co或Mn,M2为稀土金属,最好情况是铈。CN 1301803A公开的CO氧化催化剂体系是以其总重量为基准、活性组分是2~12%氧化铜、0~10%氧化铈和以氧化铜计的0~9%铜铝尖晶石,载体是氧化铝或α-三水铝石或拟薄水铝石。CN 1450148公开的CO氧化催化剂体系活性组分是具有A1-xA’xB1-yB’yO3-δ·zB”O结构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A为稀土元素,A’为碱土金属元素,B、B’及B”为过渡金属元素,x为0~0.4,y为0~1,0<z≤1.0,δ为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uO/CeO2低温CO氧化催化剂的制备以及以其为催化剂催化低温CO氧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多孔无规则形貌的纳米CeO2粉体,适于做高活性催化剂载体。②采用浸渍法制备CuO/CeO2催化剂,反应条件和CuO负载量易控。③制备的CuO/CeO2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寿命长。本专利技术CuO/CeO2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步骤:-->本专利技术中的CuO/CeO2催化剂大致分为两步合成: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O2载体,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备CuO/CeO2催化剂。(一)CeO2载体的制备:室温下,将8~13g Ce(NO3)3·6H2O(AR,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提供)加入盛有20~30mL H2O的烧杯中,持续搅拌下加入0.5~2.5mL HNO3(AR,天津市耀华化工厂提供)。65℃下1小时内缓慢加入83~140g柠檬酸(AR,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提供),随后恒温65℃反应直至得到浅黄色凝胶,65℃干燥后320℃下焙烧2.5小时得到CeO2纳米粉体。(二)CuO/CeO2催化剂的制备:将10g(一)中制备的CeO2载体连续搅拌下缓慢加入到不同Cu(NO3)2·3H2O(AR,天津市天大化工实验厂提供)含量的水溶液中,加热浓缩溶剂,随后80℃下干燥,最后在空气氛围里分别在300~700℃下焙烧2~8小时,所制得的催化剂标记为X wt.%CuO/CeO2(X为按重量计催化剂中CuO负载量)。XRD测定是在D/MAX-IIIA型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使用CuKα辐射源和石墨单色器,X射线管工作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0kV和100mA,采用Scherrer公式计算微晶粒度。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CeO2粉体为立方晶相结构,粒度为9.5~13.5nm。SEM分析在X-650型扫描电镜分析仪上进行,工作电压是25kV,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eO2为多孔无规则型貌。部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测定在CHEMBET-3000(QUAVTCHROME)型自动吸附比表面积仪上,通过在-196℃下N2吸附-脱附曲线用BET方法计算完成,测定前样品于200℃下脱气处理1小时,XRD和BET分析结果见表1。                表1.部分CuO/CeO2催化剂物理性质                            CeO2粒径   CuO粒径   比表面积        催化剂                                (XRD)   (XRD)     (m2/g)1.26wt.%CuO/CeO2  500℃ 2ha  12.1     —              51.01.26wt.%CuO/CeO2  500℃ 5h    12.4     —              62.21.26wt.%CuO/CeO2  500℃ 8h    12.7     —              41.21.26wt.%CuO/CeO2  700℃ 2h    27.4     —              14.21.26wt.%CuO/CeO2  700℃ 5h    44.5     —              12.11.26wt.%CuO/CeO2  700℃ 8h    61.6     —              10.46.30wt.%CuO/CeO2  500℃ 3.5h  12.6     —10.04wt.%CuO/CeO2 500℃ 3.5h  13.4     46.512.60wt.%CuO/CeO2 500℃ 3.5h  13.9     46.315.12wt.%CuO/CeO2 500℃ 3.5h  13.4     46.8注:①a表示1.26wt.%CuO/CeO2催化剂在空气氛围里500℃下焙烧2小时。    ②“—”表示没有检测到。    ③“  ”表示没有测试。CO氧化实验的一般描述:所有的CO氧化实验均在一常压微型反应器-气相色谱装置(天津市鹏翔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上完成。分别用D07-7B/ZM型气体质量流量计(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流量计分公司制造)控制原料气CO和空气流量。进入反应器前,CO和空气流经混合器得以均匀混合。反应器是采用升温智能仪表控制的一段玻璃管。CuO/CeO2粉体(30~100mg)与-->石英砂均匀混合(CuO/CeO2∶石英砂=1∶35~65)。反应产物通过六通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uO/CeO2催化剂的新型制备方法及以其为催化剂在一微反—色谱装置上完成用CO和空气为原料气的低温CO氧化生成CO2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CeO2粉体和CuO/CeO2催化剂,反应条件和CuO负载量易控,催化活性高,寿命长。2.根据权利1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e(NO3)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eO2粉体呈多孔无规则形貌,以Cu(NO3)2·3H2O和制得的CeO2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CuO/CeO2催化剂。3.根据权利1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华郑修成王淑荣王淑萍黄唯平张守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