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连恩专利>正文

双层气化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81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双层气化煤气发生炉,其特征是包括上炉口、上炉顶、反火气化炉腔、炉体水夹套、水夹套内衬、炉内抽气圈、炉内抽气管口、正火气化炉腔、炉排、转动轴、聚渣室、进空气管口、转动轴齿轮、支撑架、炉体支撑、排渣管口、炉下空气扩散腔、刮渣刀、点火炉门、抽气圈托撑。优点:确保炉内气化反应层次稳定,且操作方便,安全卫生。能有效地克服单一反火气化煤气工艺中存在煤渣含碳量高的缺陷,经用双层气化煤气发生炉生产的可燃气体中的焦油含量较低,有利于净化处理,经净化处理后的煤气中焦油含量可控制在20mg/m↑[3]以内为清洁气体能源,可供燃气内燃机作为动力气源发电,并能替代各种燃油工业所需烧用的油料。(*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煤灰熔点在T21350℃以上,含硫在2%以下的各种弱粘结烟煤、褐煤、无烟煤在炉内生产煤气的方法,该炉对煤种适应性强,经炉内气化生产的煤气中焦油含量低,气化效率高,灰渣含碳量少,操作安全卫生,因敞开炉口气化运行可直接观察到炉内气化反应时出现料层穿孔、偏流等不良现象且能及时处理,确保炉内气化反应层次稳定运行的双层气化煤气发生炉。属于煤气发生炉

技术介绍
:一、现有技术中:除加压气化炉和液态排渣炉之外,各种固定床正火型煤气发生炉对用做炉内气化燃料煤的要求较高,大都选用优质无烟块煤和大同煤块、碎焦块等,由于各种固定床正火型煤气发生炉的炉内气化工艺流程是从炉底部鼓入空气(气化剂)自下而上的从炉内底部进入氧化层与煤料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生成高温二氧化碳CO2(放热反应)而后进入氧化层上部的还原层被还原成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吸热反应)并再继续上升到还原层上部的干馏层,使干馏层中的煤料被低温干馏裂解释放出挥发份中高发热量烃类物质和焦油,与还原层生成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层气化煤气发生炉,其特征是在上炉顶的上部中间设有上炉口,在上炉顶的下部设有炉体水夹套,在炉体水夹套的内部设有耐火内衬,在炉内耐火内衬的中部设有炉内抽气圈,在炉内抽气圈的外侧设有炉内抽气管口,在炉内抽气圈的下部设有正火气化炉腔,正火气化炉腔的下部设有圈板炉排和炉下点火炉门,在圈板炉排的中心下部设有聚渣室,在聚渣室的底部设有排渣管口,在聚渣室的外围设有炉下空气扩散腔,在炉下空气扩散腔的中部设有进空气管口,在聚渣室的中间设有转动轴,在转动轴的上部设有刮渣刀,在转动轴的下部设有转动齿轮,在转动齿轮的下部设有炉下支撑架,炉体水夹套的下部设有炉体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气化煤气发生炉,其特征是在上炉顶的上部中间设有上炉口,
在上炉顶的下部设有炉体水夹套,在炉体水夹套的内部设有耐火内衬,在炉
内耐火内衬的中部设有炉内抽气圈,在炉内抽气圈的外侧设有炉内抽气管
口,在炉内抽气圈的下部设有正火气化炉腔,正火气化炉腔的下部设有圈板
炉排和炉下点火炉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连恩
申请(专利权)人:韩连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