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旭专利>正文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77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在炉体上部安装有加煤机、在炉体内安装有炉箅、在炉体下部安装有排灰机构,所述加煤机的下部设有煤料分布器,该煤料分布器伸入炉体内,煤料分布器经传动轴与加煤机上的动力机构相联,在其上设有中部分布料板和边部分料管,该中部分布料板通过传动轴内的传动杆与加煤机动力机构的气缸相联;所述炉箅为伞型体,在该伞型体中部设有风帽,在该伞型体面上设有通风口和叶片型的推灰体及除灰渣口,在伞型体下方及炉体边部设有环型板,该环型板与伞型体上下之间形成排灰口。保证整个炉体内的煤料分布均匀,确保整个炉内炭层均匀下降,气化层稳定可靠,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煤气。(*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的加煤机结构复杂、工作中可靠性差,不易维护。现有煤气发生炉,只能采用人工拨料方式实现布料均匀,人工操作随意性大,使加煤布料不均匀,且不能根据炉内煤气化情况的变化而灵活调节加煤机布料器对所需布料位置实现准确布料,既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又影响煤气质量。炉篦设计也不合理,易造成气化剂分布不均匀,除渣不均匀,且产生气化层偏移,煤种适应性差等现象。例如现有3M21型炉的加煤机采用撒煤锥布煤料方式,造成大块煤分布在炉体内边部,小块煤分布在炉体内中部,并且撒煤锥的位子不易调整,调整不当造成气化偏移;炉篦的中部气流过强,四周通风较弱,容易结大块渣;炉篦形体高、容易塌碳、造成灰渣含炭量过高、浪费煤炭,煤种适应差、增加了生产成本。TG-3MI型炉的加煤装置是固定的四根下料管加料、在炉内形成四堆煤料,布料不均匀产生气化偏移影响煤气质量。炉篦结构是由几个扁平、不同直径的环形钢板彼此重叠组成装置,炉篦在炉内偏心转动,迫使灰通过炉篦与板壁之间的间隙,然后落入灰斗,此炉篦装置是偏心转动,除灰渣时,中部除灰渣较多,炉体边部除灰渣较少,造成气化层层次紊乱。中部由于除灰渣较多,造成炉篦中部很容易烧穿,被迫停炉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布料不均匀,布料器实施布料时准确性差、调节和调整性差,炉篦布风不均匀、除渣不均匀、煤种适应性差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它的加煤机具有一个加煤料入炉分布均匀,而且还可以根据煤种的变化,炉内气化状况的变化,灵活调节加煤机布料器,对所需布料位置实施准确均匀布料,炉篦是一种新型伞型结构炉篦,它具有通风量大、气化剂分布均匀,炭层均匀下降,气化层稳-->定可靠,不易结渣,破渣容易、排渣容易。而且还可以根据炉内气化状况调节炉内边部灰渣,中部灰渣的除渣灰强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在炉体上部安装有加煤机、在炉体内安装有炉篦、在炉体下部安装有排灰机构,所述加煤机的下部设有煤料分布器,该煤料分布器伸入炉体内,煤料分布器经传动轴与加煤机上的动力机构相联,在其上设有中部分布料板和边部分料管,该中部分布料板通过传动轴内的传动杆与加煤机动力机构的气缸相联;所述炉篦为伞型体,在该伞型体中部设有风帽,在该伞型体面上设有通风口和叶片型的推灰体及除灰渣口,在伞型体下方及炉体边部设有环型板,该环型板与伞型体上下之间形成排灰口。所述加煤机上的动力机构、滚动控制阀、上煤锁体、下煤锁体和煤料分布器都固定在加煤机座上。所述加煤机上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气缸、传动轴、上下传动杆。所述炉篦为伞型体支架,该伞型体支架是通过减速机、传动轴、经传动齿轮与电机动力相联。所述排灰机构包括灰斗、直螺旋搅龙和电机减速器,直螺旋搅龙与电机减速器动力相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煤料分布器经传动轴带动在炉体内旋转可以形成360°角度均匀加煤,也可根据炉内气化状况,对所需位置实施定点,定段加煤布料。中部分布料板由控制器元件气缸控制,经传动轴内的传动杆做上下移动可调节炉体内的中部及边部的加煤强度。通过计算机控制电机可以使整个炉体内的煤料分布均匀;炉篦经传动齿轮带动转动,炉篦的伞型面均匀分布通风口,叶片随炉篦的顺时转动把中部的灰渣推向边部排灰口排出;如果出现中部排灰较弱或灰较多时,炉篦可做反时针运转,通过叶片除渣口加强中部灰渣排出,边部只有少量的灰渣被排出,确保整个炉内炭层均匀下降,气化层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炉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以及安装在炉体上的加煤机、安装在炉体内的炉篦和安装在炉体下部的排灰机构,加煤机主要包括滚动称16、上煤锁体1,下煤锁体7,加煤机座13和煤料分布器30,滚动称16通过连杆17与气缸相连,上煤锁体1设有煤锁开关20和煤锁杆2,下煤锁体7设有煤锁开关26,设在加煤机上的上、下煤锁体其结构相同,分别由重锤3、9,连结杆6、11,连杆5、10,气缸23、28,以及钟罩12等组成;煤料分布器30包括中部分布料板32和边部分料管31,该煤料分布器30伸入炉体内并通过传动轴14内的传动杆15与加煤机上的动力机构相联,动力机构包括煤料分布器执行器电机24、减速机25和气缸22。所述炉篦为伞型体支架40,其中部装有风帽39,伞型体支架40面上装有叶片型推灰体37、其下部设有一个环形板42,伞型体支架40面上的叶片型推灰体37形成一定的角度,在炉篦转动时推灰体37起到把中部灰渣推向边部排灰口41排出的作用。推灰体37下通风口38作用是在炉篦反方向转时,使推灰体37的叶片通风口变成了中部除渣灰口,并在炉体内壁设有灰刀36,强化了中部除渣灰、边部少除灰渣的作用。炉篦通过传动齿轮35和减速器34与电动机33动力相联,排灰机构主要包括灰斗44和螺旋搅龙46,螺旋搅龙46与电机变速机45动力相联。排灰机构的灰斗44中安装了直螺旋搅龙46,当灰斗44中有一定量的渣时,实施排灰渣。实际使用时,由于炉体内的煤被气化,料层下降,温度上升,当温度升到某一给定值时,从炉体煤气出口或炉体顶部温感应器发给计算机一个加煤信号,计算机通过执行元件气缸19、经连接杆18带动滚动称16加煤,同时计算机累计加煤量,煤进入上煤锁体1后,计算机根据给定的时间把上滚动称16关闭;关闭滚动称16后,计算机通过执行元件汽缸23,经连接杆6,带动连杆5,把上煤锁体重锤杆套轮4上的凸点带动上钟罩轴、把上煤锁体1的钟罩阀打开、煤料进入下煤锁体7,同时,利用轴开关锁杆2锁定上钟罩重锤杆上的套轮4槽口,计算机根据给定时间确认煤料进入了下煤锁体7后,通过上煤锁体1上的汽缸23开始反方向运动,经连接杆6,带动连杆5分离套轮上的凸点,活塞杆回收到接近最后时,联接头带动锁杆21向同方向运动,锁杆21与套轮4分离,重锤3自由落下带动钟罩阀关闭上煤锁体1,上煤仓关闭后,计算机根据给定时间通过气缸28,经连接杆11,带动连杆10顶动套轮8上的凸点,打开下煤锁体7钟罩阀12,煤从下煤仓进入煤料分布器30,在计算机开下煤锁的同一时间,-->计算机也给煤料分布器30的传动机构电动机24开始运转信号,此时,计算机根据程序设定先关闭中部布料板32,对边部先实施布料,计算机根据设定的时间确定煤料进入炉体内后,通过气缸28开始反方向运动,经连接杆11,带动连杆10分离套轮8上的凸点,活塞杆回收到接近最后时,联接头带动锁杆27向同方向运动,锁杆27与套轮8口分离,重锤9自由落下带动钟罩阀关闭下煤锁体7,下煤仓关闭后,一次加煤动做完成。加煤四次即下料管在炉内完成一圈运转,计算机根据炉内气化状况和程序设定对边部加煤的圈数。对边部实施均匀布料完后,计算根据程序开始打开中部布料板32对中部实施均匀布料,计算机根据炉内气化状况和程序设定对中部加煤的圈数。对边部和中部均匀布料完成后,总称为一次循环加料。循环加料是一个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在炉体上部安装有加煤机、在炉体内安装有炉篦、在炉体下部安装有排灰机构,所述加煤机的下部设有煤料分布器,其特征是:该煤料分布器伸入炉体内,煤料分布器经传动轴与加煤机上的动力机构相联,在其上设有中部分布料板和边部分料管,该中部分布料板通过传动轴内的传动杆与加煤机动力机构的气缸相联;所述炉篦为伞型体,在该伞型体中部设有风帽,在该伞型体面上设有通风口和叶片型的推灰体及除灰渣口,在伞型体下方及炉体边部设有环型板,该环型板与伞型体上下之间形成排灰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在炉体上部安装有加煤机、在炉体内安装有炉篦、在炉体下部安装有排灰机构,所述加煤机的下部设有煤料分布器,其特征是:该煤料分布器伸入炉体内,煤料分布器经传动轴与加煤机上的动力机构相联,在其上设有中部分布料板和边部分料管,该中部分布料板通过传动轴内的传动杆与加煤机动力机构的气缸相联;所述炉篦为伞型体,在该伞型体中部设有风帽,在该伞型体面上设有通风口和叶片型的推灰体及除灰渣口,在伞型体下方及炉体边部设有环型板,该环型板与伞型体上下之间形成排灰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旭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