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入富氧气化剂的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812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加入富氧气化剂的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它由造气炉、气体流向控制机构组成。特征是,气体流向控制机构设有富氧气化剂进入管阀;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富氧气化剂(氧含量大于空气氧含量)制气,可缩短吹风时间,延长制气时间,当富氧气化剂氧含量提高到一定值时,可取消吹风阶段,降低显热及潜热损失,降低吹风带出物;可提高单炉发气量4%-30%;减少放空或逐步取消放空,这对减少大气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加入富氧气化剂的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                              
本技术涉及煤气发生炉,特别涉及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由造气炉(煤气发生炉主体设备)及由阀门管道构成的气体流向控制机构组成,利用上述煤气发生炉生产煤气主要采用以及两化学方程式;这种炉型均采用空气和蒸汽作气化剂,操作过程采用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吹净等制气阶段,由于吹风阶段主要用送入天然空气(以下简称空气)的方式提高炉温,而这一阶段因含氮量较高,气质较差,在煤气制作过程中采用部分空气煤气放空的方法来提高气质,这种操作不仅浪费了显热和潜热,同时也降低了单炉发气量,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可加入富氧空气(以下简称富氧)气化剂的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为:气体流向控制机构设有富氧气化剂进入管阀。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加入富氧气化剂的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它由造气炉(1)及由下行气体出口管道(2)、空气进入管阀(3)、吹风管阀(5)、上加氮管阀(6)、上行蒸汽管阀(7)、下行煤气管阀(8)、煤气总管阀(9)、放空管阀(10)、吹风气回收管阀(11)、下行蒸汽管阀(12)、蒸汽总管阀(13)、上行煤气管阀(14)、下加氮管阀(15)、上行气体出口管道(16)构成的气体流向控制机构组成,上行煤气管阀(14)与下行煤气管阀(8)串接后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行气体出口管道(16)、下行气体出口管道(2)与造气炉(1)相联通,下行蒸汽管阀(12)与上行蒸汽管阀(7)串接后的两端分别与上行气体出口管道(16)、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加入富氧气化剂的采用上下行制气方式的煤气发生炉,它由造气炉(1)及由下行气体出口管道(2)、空气进入管阀(3)、吹风管阀(5)、上加氮管阀(6)、上行蒸汽管阀(7)、下行煤气管阀(8)、煤气总管阀(9)、放空管阀(10)、吹风气回收管阀(11)、下行蒸汽管阀(12)、蒸汽总管阀(13)、上行煤气管阀(14)、下加氮管阀(15)、上行气体出口管道(16)构成的气体流向控制机构组成,上行煤气管阀(14)与下行煤气管阀(8)串接后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行气体出口管道(16)、下行气体出口管道(2)与造气炉(1)相联通,下行蒸汽管阀(12)与上行蒸汽管阀(7)串接后的两端分别与上行气体出口管道(16)、下行气体出口管道(2)相联通,蒸汽总管阀(13)与下行蒸汽管阀(12)及上行蒸汽管阀(7)相联通,下加氮管阀(15)与上加氮管阀(6)串接后的两端分别与上行气体出口管道(16)、下行气体出口管道(2)相联通,吹风管阀(5)的一端与下行气体出口管道(2)相联通,另一端与空气进入管阀(3)的出口端相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葵巫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元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武汉楚雄建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