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气炉
本技术提供一种炉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家用制气炉具。
技术介绍
现有以煤及植物为燃料的炉具种类繁多,大都采用直接燃烧燃料的方式使用,燃料使用量大,节能效果差。市场上也有一些将燃料气化后燃烧的炉具,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汽化炉灶”(CN2056487U),升温快,火力旺,节能效果较好,但总的来说,现有的制气炉具大都存在结构较为复杂,造价高,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的家用制气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有炉堂、炉盖、炉桥、进风管和导气管,进风管和导气管分别在炉体的下部和上部,其特征在于,炉堂的下半部为椎形结构,在炉体下部有一与进风管相通的环形风道,在环形风道与椎形炉堂的底部有进风眼。炉桥可自由取换,但安装后,炉堂底部不与炉底相通。为使炉堂内产生的气体集中经导气管排出,在炉堂顶部边沿有导气环道。为使炉盖容易取放,而且密封较好,在炉顶设置环形水槽,炉盖的凸起边沿可伸入水槽。-->本技术采用椎形炉堂和环形风道结构,可使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燃气,产气快且量大,干、湿燃料均不影响产气效果,家庭使用操作方便。而且,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造价较低。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技术纵向截面图。1、炉堂2、炉盖3、炉桥4、环形风道5、进风眼6、进风管7、导气环道8、炉盖凸起边沿9、出气管10、水槽11、炉体。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制气炉具有炉堂(1)、炉盖(2)、炉桥(3)、炉体(11),炉堂(1)的下半部分为上大下小的椎形结构,在炉体(11)的上部和下部安装有导气管(9)和进风管(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气炉,具有炉堂(1)、炉盖(2)、炉桥(3)、炉体(11),在炉体(11)的上下部有与炉堂相通的导气管(9)和进风管(6),其特征在于,炉堂(1)的下半部为椎形结构,在炉体(11)的内下部有一与进风管(6)相通的环形风道(4),在环形风道与椎形炉堂(1)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