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73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MIMO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时均衡器壳体的前后两内壁上粘贴有防尘棉,外护壳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前后两外壁上,外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前后两外壁上。时均衡器壳体的左右两内壁上设置有多道散热条,时均衡器壳体的左右两外壁上粘贴有外护垫。内衬垫设置在时均衡器壳体内侧的底部,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内部。散热箱固定连接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底端,水箱固定连接在散热箱的底端,底座设置在水箱的底部。通过多重方式进行散热,散热速度快,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工作性能。

A time domain equalizer based on MIMO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MO, in particular to a time domain equalizer based on MIMO, and when the equalizer shell is pas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wo dust cotton, outer shell is installed on the casing two and equalizer on the outer wall, outside the internal protectiv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fan, a cooling fan installed in the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outer shell equalizer. A multichannel heat dissipating strip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two inner walls of the time equalizer housing,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two outer wall of the equalizer shell is attached with an outer cushion. The inner liner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of the time equalizer housing, and the MIMO time domain equalizer body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time equalizer housing. The radiator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time equalizer housing. The water tank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radiator and the base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ime domain equalizer based on MIM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
本技术涉及MIMO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
技术介绍
MIMO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是MIMO技术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然而现有的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是将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设置在一个箱体盒中,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工作将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散失,使得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的工作性能大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该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能够快速的将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通过多重方式进行散热,散热速度快,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工作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MIMO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包括时均衡器壳体、防尘棉、外护壳、散热条、外护垫、内衬垫、散热箱、水箱、底座和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时均衡器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孔,时均衡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孔。时均衡器壳体的前后两内壁上粘贴有防尘棉,外护壳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前后两外壁上,并且外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前后两外壁上。时均衡器壳体的左右两内壁上设置有多道散热条,时均衡器壳体的左右两外壁上粘贴有外护垫。内衬垫设置在时均衡器壳体内侧的底部,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内部。散热箱固定连接在时均衡器壳体的底端,水箱固定连接在散热箱的底端,底座设置在水箱的底部。散热箱包括散热箱体、导热条、循环散热水管、水冷头、水泵、侧部风扇和出风口,导热条有多条,多条导热条横向设置在散热箱体的内部,循环散热水管穿在导热条的内部,并且循环散热水管的两末端穿过散热箱体伸入到水箱的内部,循环散热水管的一个末端连接有水冷头,循环散热水管的另一个末端安装有水泵。侧部风扇安装在散热箱体的左侧壁上,出风口设置在散热箱体的右侧壁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所述的外护壳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风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所述的水冷头和水泵均设置在水箱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所述的水冷头上设置有透水孔。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该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能够快速的将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通过多重方式进行散热,散热速度快,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时均衡器壳体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散热箱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散热箱7的俯视图。图中:时均衡器壳体1、散热孔1-1、导热孔1-2、防尘棉2、外护壳3、散热风扇3-1、散热条4、外护垫5、内衬垫6、散热箱7、散热箱体7-1、导热条7-2、循环散热水管7-3、水冷头7-4、水泵7-5、侧部风扇7-6、出风口7-7、水箱8、底座9、底部风扇9-1、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MIMO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包括:时均衡器壳体1、防尘棉2、外护壳3、散热条4、外护垫5、内衬垫6、散热箱7、水箱8、底座9和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时均衡器壳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孔1-1,时均衡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孔1-2。时均衡器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在说明书附图1中,为了使得内部的结构清楚,时均衡器壳体1的上盖去掉。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内壁上粘贴有防尘棉2,防尘棉2能够有效的阻止灰尘进入到时均衡器壳体1的内部,以免影响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的工作性能,从而将提高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的工作性能。外护壳3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外壁上,并且外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3-1,散热风扇3-1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外壁上,外护壳3将保护内部的散热风扇3-1不受外界的伤害。时均衡器壳体1的左右两内壁上设置有多道散热条4,时均衡器壳体1的左右两外壁上粘贴有外护垫5,外护垫5阻止灰尘进入到其时均衡器壳体1的内部。内衬垫6设置在时均衡器壳体1内侧的底部,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内部。散热箱7固定连接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底端,水箱8固定连接在散热箱7的底端,底座9设置在水箱8的底部。散热箱7包括散热箱体7-1、导热条7-2、循环散热水管7-3、水冷头7-4、水泵7-5、侧部风扇7-6和出风口7-7,导热条7-2有多条,多条导热条7-2横向设置在散热箱体7-1的内部,循环散热水管7-3穿在导热条7-2的内部,并且循环散热水管7-3的两末端穿过散热箱体7-1伸入到水箱8的内部,循环散热水管7-3的一个末端连接有水冷头7-4,循环散热水管7-3的另一个末端安装有水泵7-5。侧部风扇7-6安装在散热箱体7-1的左侧壁上,出风口7-7设置在散热箱体7-1的右侧壁上。时均衡器壳体1的底部与导热条7-2相接触,时均衡器壳体1与散热箱体7-1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的外护壳3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的底座9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风扇9-1。所述的水冷头7-4和水泵7-5均设置在水箱8的内部。所述的水冷头7-4上设置有透水孔。本技术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工作原理:散热风扇3-1、水泵7-5、侧部风扇7-6、底部风扇9-1和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均为外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工作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被散热条4吸收通过散热孔1-1散出,一部分热量通过散热风扇3-1的工作吹出时均衡器壳体1;还有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孔1-2传输到底部被导热条7-2吸收,侧部风扇7-6工作产生风力吹动将热量从出风口7-7吹出,同时水箱8的内部装有循环的散热水,在水泵7-5的作用下散热水在水箱8——循环散热水管7-3——水冷头7-4——水箱8之间循环流动,循环流动的散热水将热量带走,并且底部风扇9-1工作将热量从底部散失,通过多重方式对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进行散热,散热速度快,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的工作性能。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包括时均衡器壳体(1)、防尘棉(2)、外护壳(3)、散热条(4)、外护垫(5)、内衬垫(6)、散热箱(7)、水箱(8)、底座(9)和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其特征在于:时均衡器壳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孔(1‑1),时均衡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孔(1‑2);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内壁上粘贴有防尘棉(2),外护壳(3)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外壁上,并且外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3‑1),散热风扇(3‑1)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外壁上;时均衡器壳体(1)的左右两内壁上设置有多道散热条(4),时均衡器壳体(1)的左右两外壁上粘贴有外护垫(5);内衬垫(6)设置在时均衡器壳体(1)内侧的底部,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内部;散热箱(7)固定连接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底端,水箱(8)固定连接在散热箱(7)的底端,底座(9)设置在水箱(8)的底部;散热箱(7)包括散热箱体(7‑1)、导热条(7‑2)、循环散热水管(7‑3)、水冷头(7‑4)、水泵(7‑5)、侧部风扇(7‑6)和出风口(7‑7),导热条(7‑2)有多条,多条导热条(7‑2)横向设置在散热箱体(7‑1)的内部,循环散热水管(7‑3)穿在导热条(7‑2)的内部,并且循环散热水管(7‑3)的两末端穿过散热箱体(7‑1)伸入到水箱(8)的内部,循环散热水管(7‑3)的一个末端连接有水冷头(7‑4),循环散热水管(7‑3)的另一个末端安装有水泵(7‑5);侧部风扇(7‑6)安装在散热箱体(7‑1)的左侧壁上,出风口(7‑7)设置在散热箱体(7‑1)的右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IMO的时域均衡器,包括时均衡器壳体(1)、防尘棉(2)、外护壳(3)、散热条(4)、外护垫(5)、内衬垫(6)、散热箱(7)、水箱(8)、底座(9)和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其特征在于:时均衡器壳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孔(1-1),时均衡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孔(1-2);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内壁上粘贴有防尘棉(2),外护壳(3)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外壁上,并且外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3-1),散热风扇(3-1)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前后两外壁上;时均衡器壳体(1)的左右两内壁上设置有多道散热条(4),时均衡器壳体(1)的左右两外壁上粘贴有外护垫(5);内衬垫(6)设置在时均衡器壳体(1)内侧的底部,MIMO时域均衡器主体(10)安装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内部;散热箱(7)固定连接在时均衡器壳体(1)的底端,水箱(8)固定连接在散热箱(7)的底端,底座(9)设置在水箱(8)的底部;散热箱(7)包括散热箱体(7-1)、导热条(7-2)、循环散热水管(7-3)、水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