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仰拱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340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仰拱,包括至少一段仰拱单体,仰拱单体包括沿其宽度方向顺次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连接处设置在隧道断面弯矩为隧道断面最大弯矩0‑0.05倍的位置。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效果是:a、更有利于结构受力,确保仰拱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b、可使隧道施工中隧道结构尽早封闭成环保证隧道结构与施工安全;c、有利于标准化施工,提高工程质量;d、可提升隧道施工效率,压缩施工工期,大幅降低工程造价;e、比现场灌注混凝土降低成本10‑1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上述装配式仰拱的制作方法,对仰拱进行分段预制后,再进行装配,能满足相关法规规定,且便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仰拱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隧道
,特别地,涉及一种装配式仰拱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仰拱施作对掘进干扰大一直是国内隧道矿山法施工中未能很好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隧道结构耐久性,改善结构受力状态,解决隧道渗漏水等病害,《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规定:“仰拱施作优先选择各段一次成形,避免分步灌注”。仰拱超前、一次性全幅施工已经成为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半幅仰拱施工方法逐渐被禁止,特别是对于底板为软岩大变形或者其它地质灾害地段,仰拱全幅施工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将会成为今后铁路隧道施工的一个趋势。而现有预制管片结构一般用于TBM盾构隧道,而矿山法隧道施工中采用预制管片结构的尚未见报到。参考盾构隧道管片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并结合公路隧道特点进行改进和优化,使装配式仰拱构件很好运用于公路隧道建设中。盾构隧道在管片划分的方案选择中,主要考虑了结构的受力、管片的制作及运输安装等因素。对于仰拱的预制方法及施工,许多学者已经做过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TBM盾构隧道中,但此些方法均不适用于矿山法施工的隧道。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简、便于制作、大大缩短施工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仰拱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仰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仰拱单体(1)或者至少两段可拆式连接的仰拱单体(1),所述仰拱单体包括沿其宽度方向顺次通过可拆卸连接件(2)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段(1.1)、第二段(1.2)以及第三段(1.3);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三段(1.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二段(1.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段(1.2)和所述第三段(1.3)的连接处设置在隧道断面弯矩为隧道断面最大弯矩0‑0.05倍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仰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仰拱单体(1)或者至少两段可拆式连接的仰拱单体(1),所述仰拱单体包括沿其宽度方向顺次通过可拆卸连接件(2)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段(1.1)、第二段(1.2)以及第三段(1.3);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三段(1.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二段(1.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段(1.2)和所述第三段(1.3)的连接处设置在隧道断面弯矩为隧道断面最大弯矩0-0.05倍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仰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第二段(1.2)以及第三段(1.3)的厚度均400-800mm;所述仰拱单体的纵向长度为3-12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仰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第二段(1.2)以及第三段(1.3)均设有钢筋笼(1.4),所述钢筋笼包括多层横向钢筋(1.41)、多层纵向钢筋(1.42)和多根竖向箍筋(1.43);同一层中相邻两根横向钢筋(1.41)之间的间距以及同一层中相邻两根纵向钢筋(1.42)之间的间距为200-250mm,上下两层横向钢筋(1.41)之间的竖直距离以及上下两层的纵向钢筋(1.42)之间的竖直距离均为300-450mm;所述横向钢筋和所述纵向钢筋的外侧均设有厚度不低于40mm的混凝土保护层;竖向箍筋(1.43)沿横向钢筋的法线方向设置,竖向箍筋(1.43)与横向钢筋(1.41)和纵向钢筋(1.42)的连接处进行连接;同一根竖向箍筋(1.43)至少与上下两层横向钢筋(1.4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仰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外伸焊接用钢筋(1.44),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三段(1.3)中与边墙连接一端均设有多根所述外伸焊接用钢筋(1.44)。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仰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二段(1.2)之间、所述第二段(1.2)和所述第三段(1.3)制件以及相邻两组仰拱单体(1)之间均设有所述可拆卸连接件(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仰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1.2)上设有十个连接头(1.5),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三段(1.3)均设有四个连接头(1.5);所述连接头(1.5)上设有连接孔(1.51);所述第二段(1.2)沿仰拱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均布三个连接头(1.5),沿仰拱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均布两个连接头(1.5);所述第一段(1.1)沿仰拱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均布一个连接头(1.5),沿仰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张学民皮启洋吴哨兵袁立杨旭翁学新袁胜勇肖叶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