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12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有注塑孔;所述中模上设有两个中模模腔,两个中模模腔之间设有料道,料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中模模腔,料道的左端头和右端头与上模之间均设有浇口;所述中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中模模腔相连接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上排气槽、横向排气槽和下排气槽;所述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上设有测温孔。该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设计合理,将原窄条状样块改为圆片状样块,使样品的尺寸符合测试标准;减小模具尺寸,易于测量;去掉销钉,方便开模,减少注塑结束到测试的时间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
技术介绍
高温热硬度是衡量环氧模塑料在一定的固化时间后的高温下的强度的一个指标。环氧模塑料在封装电子元器件时,在封装过程中,若高温热硬度过低,环氧模封料的高温强度会偏低,在开模取出封装产品时,会造成料筋断裂、粘模等现象,造成无法连续成型,因此环氧模塑料的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高温热硬度的指标,以满足客户的连续成型要求。现有模具使用环氧模塑料飞边模具,将飞边模具中心块流槽为测试样,料道宽度为7mm。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一、现有飞边测试流道宽度仅为7mm,GB/T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中的要求压针到样品边缘至少为9mm。因为样品比较窄容易造成硬度计不能垂直作用于样品表面,造成数据不准确。二、现有飞边模外形尺寸较大(153x127mm)无法放入硬度计的测试架上进行测试,只能手持测量。手持测量有两个因素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个是每人作用于硬度计的压力不同,一个是手持测量很难保证硬度计的压座与样品表面水平贴合。三、现有飞边模设有两个销钉,会延长开模时间,此时样品的温度下降,无法准确获得规定温度下的高温热硬度,数据参考性不足。热硬度测试不同于普通硬度的测试,注塑结束到测试的时间间隔直接影响热硬度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有注塑孔,注塑孔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中模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所述中模上设有两个中模模腔,两个中模模腔之间设有料道,料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中模模腔,料道的左端头和右端头与上模之间均设有浇口;所述料道中部与上模的距离大于浇口深度,料道位于注塑孔下方;所述中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中模模腔相连接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上排气槽、横向排气槽和下排气槽;中模模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后侧均设有上排气槽,中模模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前侧设有下排气槽,一个中模模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另一个中模模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所述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上设有测温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槽深度为0.4-0.6mm;所述浇口的深度为0.4-0.8mm;所述中模模腔的直径为18-22mm;所述中模厚度为4-6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槽深度为0.5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浇口的深度为0.6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模模腔的直径为20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模厚度为5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温孔设于下模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均设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将原窄条状样块改为圆片状样块,使样品的尺寸符合相关的测试标准;减小模具尺寸易于将模具直接放入硬度测试支架直接测量;去掉销钉,方便开模,减少注塑结束到测试的时间间隔,可提高测试的速度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中中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注塑孔;2-测温孔;3-上模;4-中模;5-下模;6-上排气槽;7-横向排气槽;8-料道;9-下排气槽;10-中模模腔;11-浇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包括上模3、中模4和下模5;所述上模3上设有注塑孔1,注塑孔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中模4位于上模3与下模5之间;所述中模4厚度为4-6mm,优选为5mm;所述中模4上设有两个中模模腔10,所述中模模腔10的直径为18-22mm,优选为20mm;两个中模模腔10之间设有料道8,料道8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中模模腔10,料道8的左端头和右端头与上模3之间均设有浇口11;浇口11的深度为0.4-0.8mm,优选为0.6mm;所述料道8中部与上模3的距离大于浇口11深度,料道8位于注塑孔1正下方;所述中模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中模模腔10相连接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上排气槽6、横向排气槽7和下排气槽9;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后侧均设有上排气槽6,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前侧设有下排气槽9,一个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7,另一个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7;所述排气槽深度为0.4-0.6mm,优选为0.5mm;所述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上设有测温孔2,优选的,所述测温孔2设于下模5上;优选的,所述上模3和下模5上均设有把手,把手可方便拿放。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样品外观尺寸,重新设计注塑模具,启模时,直接将中心块取出来,将硬度计压在圆片样块上,快速测量,同时在模具设计上,开两个圆片,一次注塑可以进行两次测量,验证数据有效性。将原窄条状样块改为圆片状样块,使样品的尺寸符合相关的测试标准;减小模具尺寸易于将模具直接放入硬度测试支架直接测量;去掉销钉,方便开模,减少注塑结束到测试的时间间隔。该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将原窄条状样块改为圆片状样块,使样品的尺寸符合相关的测试标准;减小模具尺寸易于将模具直接放入硬度测试支架直接测量;去掉销钉,方便开模,减少注塑结束到测试的时间间隔,可提高测试的速度和效率。在本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3)、中模(4)和下模(5);所述上模(3)上设有注塑孔(1),注塑孔(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中模(4)位于上模(3)与下模(5)之间;所述中模(4)上设有两个中模模腔(10),两个中模模腔(10)之间设有料道(8),料道(8)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中模模腔(10),料道(8)的左端头和右端头与上模(3)之间均设有浇口(11);所述料道(8)中部与上模(3)的距离大于浇口(11)深度,料道(8)位于注塑孔(1)下方;所述中模(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中模模腔(10)相连接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上排气槽(6)、横向排气槽(7)和下排气槽(9);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后侧均设有上排气槽(6),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前侧设有下排气槽(9),一个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7),另一个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7);所述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上设有测温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3)、中模(4)和下模(5);所述上模(3)上设有注塑孔(1),注塑孔(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中模(4)位于上模(3)与下模(5)之间;所述中模(4)上设有两个中模模腔(10),两个中模模腔(10)之间设有料道(8),料道(8)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中模模腔(10),料道(8)的左端头和右端头与上模(3)之间均设有浇口(11);所述料道(8)中部与上模(3)的距离大于浇口(11)深度,料道(8)位于注塑孔(1)下方;所述中模(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中模模腔(10)相连接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上排气槽(6)、横向排气槽(7)和下排气槽(9);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后侧均设有上排气槽(6),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前侧设有下排气槽(9),一个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7),另一个中模模腔(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侧均设有横向排气槽(7);所述环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娟崔亮谭伟颜延丹张慧李云芝李兰侠范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