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85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连接的高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通过给水调节阀连接给水泵;给水泵连接除氧器;给水泵连接水泵汽轮机;水泵汽轮机连接汽轮机调节阀;预测控制系统通过信号控制给水调节阀及水泵;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的阀杆上端铰接有杠杆;杠杆另一端铰接在螺套上;螺套设置在升降螺杆上,升降螺杆连接主电机;主电机安装在支撑梁上;支撑梁设置在阀体上;支撑梁中间滑动设置有支点架;杠杆中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支点架上端铰接在调节槽内;支点架连接副电机;主电机和副电机均连接预测控制系统。它能提高超临界锅炉给水量的调节灵活性,保证电力负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锅炉给水系统
,具体为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给水系统是火力发电机组的大动脉,关系到整个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现在的火力发电用锅炉主要采用超临界锅炉,超临界锅炉的给水系统主要由除氧器、给水泵、给水调节阀、高压加热器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其作用是把凝结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后,再经给水泵升压后通过给水调节阀调节流量后,通过高压加热器加热给水,向锅炉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的给水,当火电厂发电机负荷发生变化时,为保持整个发电系统的稳定,锅炉的补水量也相应的会跟随发电负荷而变化,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给水调节阀的开闭大小来调节给水量的,给水调节阀的控制电机接收预测控制系统的信号实现开闭大小调节;但当火电厂主发电机负荷快速变化时,由于现有的给水调节阀开闭调节较为缓慢,因此会造成锅炉给水量跟不上负荷变化的要求,造成控制延缓,影响整个电网的调配,并间接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能提高超临界锅炉给水量的调节灵活性,保证电力负载的稳定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5连接的高压加热器4;所述高压加热器4通过给水调节阀3连接给水泵2;所述给水泵2连接除氧器1;所述给水泵2连接水泵汽轮机6;所述水泵汽轮机6连接汽轮机调节阀7;所述给水调节阀3与预测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给水调节阀3包括阀体9;所述阀体9内的阀杆12上端铰接有杠杆16;所述杠杆16另一端铰接在螺套20上;所述螺套20设置在升降螺杆19上,所述升降螺杆19连接主电机18;所述主电机18安装在支撑梁22上;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阀体9上;所述支撑梁22中间滑动设置有支点架27;所述杠杆16中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17;所述支点架27上端铰接在调节槽17内;所述支点架27连接副电机23;所述主电机18和副电机23均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调节阀7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进一步的,所述杠杆16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阀杆12上的铰接轴28铰接的铰接槽29;所述铰接槽29为长条形;所述杠杆16端头设置有压紧螺杆34;所述压紧螺杆34通过螺纹穿过杠杆16端头与铰接槽29内的调节座33连接;所述铰接轴28侧边通过压紧块30压紧;所述压紧块30与调节座33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32。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弹簧32套接在套接轴31上;所述套接轴31一端与压紧块30连接,另一端套接在压紧螺杆34的中心孔35内。进一步的,所述支点架27底部设置有滑轨275;所述支点架27底部连接下固定架272;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下固定架272与支点架27之间;所述下固定架272通过丝杠机构24连接副电机2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22两侧设置有凸轨26;所述下固定架272内侧设置有与凸轨26配合的凹槽273。进一步的,所述阀体9上端设置有稳定架14;所述稳定架14上设置有调节螺钉15;所述调节螺钉15与阀杆12之间设置有稳定弹簧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给水调节阀采用了主电机与副电机共同控制,通过副电机可调节阀门开闭速度,通过主电机可调节阀门开闭量,可适应火力发电负载的快速变化,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反应灵活性。本技术中当正常工况下,保持支点架位于调节槽中间端,通过主电机控制给水调节阀的开闭来实现给水量控制;当负载变化较大时,给水量供应不足时,同时启动副电机控制支点架朝主电机端移动,提高阀杆升降变化速度,使得给水调节阀实现快速开合,保证给水量,当负载变化较小而需要精确控制时,副电机控制支点架朝阀杆端移动,降低阀杆升降变化速度,提高阀门开闭精确度。本技术中预测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汽轮机调节阀的开闭,以此调节水泵汽轮机的旋转速度,来控制给水泵的整体给水量,提高控制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给水调节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压紧螺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氧器;2、给水泵;3、给水调节阀;4、高压加热器;5、超临界锅炉;6、水泵汽轮机;7、汽轮机调节阀;8、预测控制系统;9、阀体;12、阀杆;13、稳定弹簧;14、稳定架;15、调节螺钉;16、杠杆;17、调节槽;18、主电机;19、升降螺杆;20、螺套;22、支撑梁;23、副电机;24、丝杠机构;25、下螺杆;26、凸轨;27、支点架;28、铰接轴;29、铰接槽;30、压紧块;31、套接轴;32、压紧弹簧;33、调节座;34、压紧螺杆;35、中心孔;272、下固定架;273、凹槽;275、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5连接的高压加热器4;所述高压加热器4通过给水调节阀3连接给水泵2;所述给水泵2连接除氧器1;所述给水泵2连接水泵汽轮机6;所述水泵汽轮机6连接汽轮机调节阀7;所述给水调节阀3与预测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给水调节阀3包括阀体9;所述阀体9内的阀杆12上端铰接有杠杆16;所述杠杆16另一端铰接在螺套20上;所述螺套20设置在升降螺杆19上,所述升降螺杆19连接主电机18;所述主电机18安装在支撑梁22上;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阀体9上;所述支撑梁22中间滑动设置有支点架27;所述杠杆16中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17;所述支点架27上端铰接在调节槽17内;所述支点架27连接副电机23;所述主电机18和副电机23均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优选的,所述汽轮机调节阀7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优选的,所述杠杆16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阀杆12上的铰接轴28铰接的铰接槽29;所述铰接槽29为长条形;所述杠杆16端头设置有压紧螺杆34;所述压紧螺杆34通过螺纹穿过杠杆16端头与铰接槽29内的调节座33连接;所述铰接轴28侧边通过压紧块30压紧;所述压紧块30与调节座33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32。优选的,所述压紧弹簧32套接在套接轴31上;所述套接轴31一端与压紧块30连接,另一端套接在压紧螺杆34的中心孔35内。优选的,所述支点架27底部设置有滑轨275;所述支点架27底部连接下固定架272;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下固定架272与支点架27之间;所述下固定架272通过丝杠机构24连接副电机23。优选的,所述支撑梁22两侧设置有凸轨26;所述下固定架272内侧设置有与凸轨26配合的凹槽273。优选的,所述阀体9上端设置有稳定架14;所述稳定架14上设置有调节螺钉15;所述调节螺钉15与阀杆12之间设置有稳定弹簧13。本技术具体使用原理:预测控制系统8属于现有技术,当火力发电站的电力负载发生变化时,负载变化产生反馈信号会通过预测控制系统传送给超临界锅炉的给水系统,以此来调节超零界锅炉的运行功率来保持供电稳定性。当电力负载处于正常工况变化时,预测控制系统8反馈信号给副电机23,副电机23通过丝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5)连接的高压加热器(4);所述高压加热器(4)通过给水调节阀(3)连接给水泵(2);所述给水泵(2)连接除氧器(1);所述给水泵(2)连接水泵汽轮机(6);所述水泵汽轮机(6)连接汽轮机调节阀(7);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调节阀(3)与预测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给水调节阀(3)包括阀体(9);所述阀体(9)内的阀杆(12)上端铰接有杠杆(16);所述杠杆(16)另一端铰接在螺套(20)上;所述螺套(20)设置在升降螺杆(19)上,所述升降螺杆(19)连接主电机(18);所述主电机(18)安装在支撑梁(22)上;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阀体(9)上;所述支撑梁(22)中间滑动设置有支点架(27);所述杠杆(16)中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17);所述支点架(27)上端铰接在调节槽(17)内;所述支点架(27)连接副电机(23);所述主电机(18)和副电机(23)均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5)连接的高压加热器(4);所述高压加热器(4)通过给水调节阀(3)连接给水泵(2);所述给水泵(2)连接除氧器(1);所述给水泵(2)连接水泵汽轮机(6);所述水泵汽轮机(6)连接汽轮机调节阀(7);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调节阀(3)与预测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给水调节阀(3)包括阀体(9);所述阀体(9)内的阀杆(12)上端铰接有杠杆(16);所述杠杆(16)另一端铰接在螺套(20)上;所述螺套(20)设置在升降螺杆(19)上,所述升降螺杆(19)连接主电机(18);所述主电机(18)安装在支撑梁(22)上;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阀体(9)上;所述支撑梁(22)中间滑动设置有支点架(27);所述杠杆(16)中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17);所述支点架(27)上端铰接在调节槽(17)内;所述支点架(27)连接副电机(23);所述主电机(18)和副电机(23)均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调节阀(7)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6)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阀杆(12)上的铰接轴(28)铰接的铰接槽(29);所述铰接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鑫星吴志昂汤希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洛普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