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85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连接的高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通过给水调节阀连接给水泵;给水泵连接除氧器;给水泵连接水泵汽轮机;水泵汽轮机连接汽轮机调节阀;预测控制系统通过信号控制给水调节阀及水泵;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的阀杆上端铰接有杠杆;杠杆另一端铰接在螺套上;螺套设置在升降螺杆上,升降螺杆连接主电机;主电机安装在支撑梁上;支撑梁设置在阀体上;支撑梁中间滑动设置有支点架;杠杆中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支点架上端铰接在调节槽内;支点架连接副电机;主电机和副电机均连接预测控制系统。它能提高超临界锅炉给水量的调节灵活性,保证电力负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锅炉给水系统
,具体为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给水系统是火力发电机组的大动脉,关系到整个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现在的火力发电用锅炉主要采用超临界锅炉,超临界锅炉的给水系统主要由除氧器、给水泵、给水调节阀、高压加热器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其作用是把凝结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后,再经给水泵升压后通过给水调节阀调节流量后,通过高压加热器加热给水,向锅炉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的给水,当火电厂发电机负荷发生变化时,为保持整个发电系统的稳定,锅炉的补水量也相应的会跟随发电负荷而变化,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给水调节阀的开闭大小来调节给水量的,给水调节阀的控制电机接收预测控制系统的信号实现开闭大小调节;但当火电厂主发电机负荷快速变化时,由于现有的给水调节阀开闭调节较为缓慢,因此会造成锅炉给水量跟不上负荷变化的要求,造成控制延缓,影响整个电网的调配,并间接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能提高超临界锅炉给水量的调节灵活性,保证电力负载的稳定性。为实现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5)连接的高压加热器(4);所述高压加热器(4)通过给水调节阀(3)连接给水泵(2);所述给水泵(2)连接除氧器(1);所述给水泵(2)连接水泵汽轮机(6);所述水泵汽轮机(6)连接汽轮机调节阀(7);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调节阀(3)与预测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给水调节阀(3)包括阀体(9);所述阀体(9)内的阀杆(12)上端铰接有杠杆(16);所述杠杆(16)另一端铰接在螺套(20)上;所述螺套(20)设置在升降螺杆(19)上,所述升降螺杆(19)连接主电机(18);所述主电机(18)安装在支撑梁(22)上;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它包括与超临界锅炉(5)连接的高压加热器(4);所述高压加热器(4)通过给水调节阀(3)连接给水泵(2);所述给水泵(2)连接除氧器(1);所述给水泵(2)连接水泵汽轮机(6);所述水泵汽轮机(6)连接汽轮机调节阀(7);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调节阀(3)与预测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给水调节阀(3)包括阀体(9);所述阀体(9)内的阀杆(12)上端铰接有杠杆(16);所述杠杆(16)另一端铰接在螺套(20)上;所述螺套(20)设置在升降螺杆(19)上,所述升降螺杆(19)连接主电机(18);所述主电机(18)安装在支撑梁(22)上;所述支撑梁(22)设置在阀体(9)上;所述支撑梁(22)中间滑动设置有支点架(27);所述杠杆(16)中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17);所述支点架(27)上端铰接在调节槽(17)内;所述支点架(27)连接副电机(23);所述主电机(18)和副电机(23)均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调节阀(7)连接预测控制系统(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锅炉给水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6)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阀杆(12)上的铰接轴(28)铰接的铰接槽(29);所述铰接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鑫星吴志昂汤希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洛普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