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454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送风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热风管道与磨煤机入相连;磨煤机与煤灰管道相连,煤灰管道与锅炉相连;热风管道通过调节阀门与调节管道相连;热风管道通过氧气阀门与锅炉相连;调节管道与间隔设置的混风管道相连;混风管道与混风管口相通;煤粉管道设置的积粉收集口与煤灰仓相连;积粉收集口内设置有震动板;震动板通过弹簧与设置在煤灰仓中的支撑块相连;震动板上转动设置有页扇;页扇上设置有按压块;煤灰仓内设置有煤灰出口。本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管道将热风与煤灰进行二次混合并且加热通过设置在煤灰管道拐角处的煤灰仓对堆积的煤灰进行收集,避免煤灰堵塞煤灰管道。灰管道。灰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次风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锅炉燃煤系统中,通常使用煤粉燃烧,使用煤粉燃烧时需要用到磨煤机对固体煤进行研磨,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部分煤碳含水量比较高,在研磨时后部分含水量较多的煤粉在与热风混合后,往往温度较低,在运输往锅炉燃烧时会影响锅炉效益;并且含水量多的煤粉相对其他煤灰比较重,在风管道中运输时速度较慢,在管道中运输时,很容易堵塞在管道连接的弯头处,在此处聚集,造成通流面积减小,风管内部阻力增加,从而造成该粉管其它位置开始出现堵塞;造成堵塞后十分难以清理,严重影响锅炉效益。
[0003]针对以上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更好的将煤灰送入锅炉,保证煤灰在锅炉中充分燃烧,减少煤灰在管道中的堵塞。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与磨煤机入风口相连;磨煤机出煤口通过煤灰管道与锅炉相连,所述煤灰管道包括水平段、竖直段以及弯头过度段;所述热风管道通过调节阀门与调节管道相连;所述调节管道通过氧气阀门与锅炉相连;所述调节管道与间隔设置的混风管道相连;所述混风管道与设置在煤灰管道中的混风管口相通;所述煤灰管道水平段与弯头过渡段交界处的底部通过积粉收集口与煤灰仓相连;所述积粉收集口内设置有与煤灰管道铰接的震动板;所述震动板通过弹簧与设置在煤灰仓中的支撑块相连;所述震动板上转动设置有页扇;所述页扇上设置有用于按压震动板的按压块;所述煤灰仓内设置有煤灰出口。
[0006]本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管道将热风与煤灰进行二次混合并且加热,提升煤灰的温度并且使得煤灰与热空气充分混合;通过设置在煤灰管道拐角处的煤灰仓对堆积的煤灰进行收集,避免煤灰堵塞煤灰管道。
[0007]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让煤灰与空气混合的更加充分。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混风管口沿煤灰运输方成螺旋形设置在煤灰管道上;所述混风管口伸入煤灰管道内并朝向煤灰运输方向倾斜设置。
[0009]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倾斜设置的混合管口将混合风与混有煤灰的热风进行二次混合,对煤灰进行再次加热,并且充分混合,使得煤灰分布更加均匀,提升煤灰在锅炉中的燃烧效果。
[0010]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使得煤灰能够分布的更加均匀。
[00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混风管口靠近磨煤
机端倾斜设置有混风板。
[0012]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混风板来引导带有煤灰的热风,使得热风在煤灰管道内形成旋流,结合混风管口出来的热风,对煤灰进行再次混合。
[0013]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更好的收集堆积在管道内的煤灰。
[001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震动板上端面与煤灰管道下端面内壁平齐。
[0015]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震动板上端面与煤灰管道下端面内壁平齐能减少收集煤灰的时候的阻碍,便于收集煤灰。
[0016]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避免煤灰进入震动板与支撑块之间。
[001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震动板靠近磨煤机端通过折叠布与支撑块相连。
[0018]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折叠布将震动板与支撑块的连接处与空气阻绝,避免煤灰进入弹簧处,影响弹簧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系统示意图。
[0020]图2为煤灰仓示意图。
[0021]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热风管道;2、磨煤机;3、锅炉;4、调节管道;42、调节阀门;43、氧气阀门;5、混风管道;52、混风阀门;53、混风管口;54、混风板;6、煤灰仓;62、震动板;63、折叠布;64、弹簧;65、支撑块;66、页扇;67、按压块;68、煤灰出口;7、煤灰管道;72、积粉收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3]实施例1:
[0024]结合图1、图2;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所述热风管道1与磨煤机2入风口相连;磨煤机2出煤口通过煤灰管道7与锅炉3相连,所述煤灰管道7包括水平段、竖直段以及弯头过度段;所述热风管道1通过调节阀门42与调节管道4相连;所述调节管道4通过氧气阀门43与锅炉3相连;所述调节管道4与间隔设置的混风管道5相连;所述混风管道5与设置在煤灰管道7中的混风管口53相通;所述煤灰管道7水平段与弯头过渡段交界处的底部通过积粉收集口72与煤灰仓6相连;所述积粉收集口72内设置有与煤灰管道7铰接的震动板62;所述震动板62通过弹簧64与设置在煤灰仓6中的支撑块65相连;所述震动板62上转动设置有页扇66;所述页扇66上设置有用于按压震动板62的按压块67;所述煤灰仓6内设置有煤灰出口68。所述页扇66转轴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煤灰管道7内壁。在使用时,调节管道4通过氧气阀门43能够根据锅炉的燃烧情况调节输送的氧气含量;磨煤机2中的煤灰由热风管道1内的热风运输到煤灰管道7内,在煤灰管道7内运输,来自调节管道4中的热风对
煤粉进行二次加热以及混合,使得煤粉在煤灰管道7中分部更加均匀;在煤粉到达煤灰管道7水平段与弯头过渡段交界处时,颗粒大的煤粉因为重力原因无法向上运输,掉落下来在交界处堆积;页扇66在风的作用下旋转,页扇66上的按压块67不断按压震动板62,震动板62在按压块67以及弹簧64的作用下不断震动,将堆积的煤灰运输到煤灰仓6中;固定一段时间打开煤灰出口68,将其中的堆积的煤灰进行清理,保证煤灰管道7不会被煤灰堵塞。
[0025]实施例2:
[0026]结合图1;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所述热风管道1与磨煤机2入风口相连;磨煤机2出煤口通过煤灰管道7与锅炉3相连,所述煤灰管道7包括水平段、竖直段以及弯头过度段;所述热风管道1通过调节阀门42与调节管道4相连;所述调节管道4通过氧气阀门43与锅炉3相连;所述调节管道4与间隔设置的混风管道5相连;所述混风管道5与设置在煤灰管道7中的混风管口53相通;所述煤灰管道7水平段与弯头过渡段交界处的底部通过积粉收集口72与煤灰仓6相连;所述积粉收集口72内设置有与煤灰管道7铰接的震动板62;所述震动板62通过弹簧64与设置在煤灰仓6中的支撑块65相连;所述震动板62上转动设置有页扇66;所述页扇66上设置有用于按压震动板62的按压块67;所述煤灰仓6内设置有煤灰出口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锅炉的煤粉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所述热风管道(1)与磨煤机(2)入风口相连;磨煤机(2)出煤口通过煤灰管道(7)与锅炉(3)相连,所述煤灰管道(7)包括水平段、竖直段以及弯头过度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道(1)通过调节阀门(42)与调节管道(4)相连;所述调节管道(4)通过氧气阀门(43)与锅炉(3)相连;所述调节管道(4)与间隔设置的混风管道(5)相连;所述混风管道(5)与设置在煤灰管道(7)中的混风管口(53)相通;所述煤灰管道(7)水平段与弯头过渡段交界处的底部通过积粉收集口(72)与煤灰仓(6)相连;所述积粉收集口(72)内设置有与煤灰管道(7)铰接的震动板(62);所述震动板(62)通过弹簧(64)与设置在煤灰仓(6)中的支撑块(65)相连;所述震动板(62)上转动设置有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钟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洛普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