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454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风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与冷风管道;热风管道与预热装置相连;热风管道内设置有与冷风管道相连通的混风装置;混风装置包括沿热风运输方向螺旋设置的混风管道;混风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出风口。本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热风管道内设置的混风装置来将冷风与热风充分混合,避免入磨前混合风的流场包括速度与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提高煤粉的烧热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次风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型燃煤电厂入口冷一次风与热一次风混合方式普遍采用直冲进入,使得冷一次风难以穿透垂直走向的热一次风流场,且随后的混合管段中冷一次风与热一次风混合距离较短,冷热一次风不能得到有效混合,混合风的流场包括速度与温度分布严重不均匀,导致电厂实际运行中进口风量、风温的测量数据与实际偏差大且波动大,进一步导致煤粉在燃烧时温度不一,使得温度难以控制,增大锅炉的负担。
[0003]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设计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实现热风和冷风的充分混合。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与冷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与预热装置相连;所述热风管道内设置有与冷风管道相连通的混风装置;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沿热风运输方向螺旋设置的混风管道;所述混风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出风口。
[0006]本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热风管道内设置的混风装置来将冷风与热风充分混合,避免入磨前混合风的流场包括速度与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提高煤粉的烧热效率。
[0007]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避免混风管道各个出风口风量不一。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混风管道沿热风运输方向直径逐渐减小。
[0009]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改变混风管道的直径,来增加远离冷风管道的出风口的风量,保证各个出风口的风量均匀。
[0010]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进一步使得冷风与热风充分混合。
[00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上间隔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出风口夹角角度从上至下不断增加或者减小。
[0012]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导流片,进一步将冷风分散,使得冷风能多个角度全面和热风混合。
[0013]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提升实用性。
[001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技术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冷风管道上设置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与预热装置入风口相连,所述分流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
[0015]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在需要更多热风时,通过分流管道增加热风比例,从而更好的调节热风与冷风比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导流片示意图。
[0018]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热风管道;2、冷风管道;3、混风管道;4、出风口;5、预热装置;22、分流管道;42、导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0]实施例1:
[0021]结合图1;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与冷风管道2;所述热风管道1与预热装置5相连;所述热风管道1内设置有与冷风管道2相连通的混风装置;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沿热风运输方向螺旋设置的混风管道3;所述混风管道3上间隔设置有出风口4。设置在热风管道内设置的混风装置3能够很好的将冷风与热风进行混合,由于混风管道3成螺旋形状设置,混风管道3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增加,混风管道3上的出风口4能够将冷风送到更多位置进行混合,避免入磨前混合风的流场包括速度与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提高煤粉的烧热效率。
[0022]实施例2:
[0023]结合图1;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与冷风管道2;所述热风管道1与预热装置5相连;所述热风管道1内设置有与冷风管道2相连通的混风装置;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沿热风运输方向螺旋设置的混风管道3;所述混风管道3上间隔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混风管道3沿热风运输方向直径逐渐减小。混风管道3在运输冷风时,接近冷风管道2的风量比较充足,远离冷风管道2的风量较少,通过逐渐减小混风管道3的直径,以此来增加风速,来增加远离冷风管道2的出风口4的风量,保证各个出风口4的风量均匀。
[0024]实施例3:
[0025]结合图1;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与冷风管道2;所述热风管道1与预热装置5相连;所述热风管道1内设置有与冷风管道2相连通的混风装置;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沿热风运输方向螺旋设置的混风管道3;所述混风管道3上间隔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出风口4上间隔设置有导流片42,所述导流片42与出风口4夹角角度从上至下不断增加或者减小。不同角度设置的导流片42能够将冷风导向不同的方向各个不同方向,进一步使得冷风与热风充分混合。
[0026]实施例4:
[0027]结合图1;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与冷风管道2;所述热风管道1与预热装置5相连;所述热风管道1内设置有与冷风管道2相连通的混风装置;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沿热风运输方向螺旋设置的混风管道3;所述混风管道3上间隔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冷风管道2上设置有分流管道22,所述分流管道22与预热装置5入风口相连,所述分流管道22上设置有调节阀。通过分流管道22来调节冷风与热风的比列,在需热量不大时,将分流管道22关闭,装置正常运行;在需要更大热量时,将分流管道22打开,冷风管道2中部分风
从分流管道22进入预热装置5进行加热成为热风,以此来提高热风比例;本实施中,所述预热装置5选用常规的热风加热器。
[0028]具体使用时:在使用本装置时,冷风从冷风管道2进入混风管道3,再从混风管道3中的各个出风口4流出,在出口风4的导流片42的作用下,冷风流向各个不同的方向,与热风进行充分混合。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0]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它包括热风管道(1)与冷风管道(2);所述热风管道(1)与预热装置(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道(1)内设置有与冷风管道(2)相连通的混风装置;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沿热风运输方向螺旋设置的混风管道(3);所述混风管道(3)上间隔设置有出风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站一次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管道(3)沿热风运输方向直径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展翅刘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洛普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