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烷基二次加工汽柴油加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034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烷基二次加工汽柴油加氢工艺。低十六烷值的环烷基焦化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进入加氢处理装置的第一反应器进行加氢改质反应;第一反应器生成油与经过换热设施的焦化汽油混合,进入加氢处理装置的第二反应器进行深度加氢精制反应;得到的加氢精制物流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气体循环回反应部分,分离得到的液相产物经汽提塔进入分馏塔,分别得到质量合格的加氢石脑油、加氢煤油和加氢柴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劣质二次加工汽柴油进行深度加氢得到优质产品,可显著提高炼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氢处理工艺技术。具体地说,是汽油、煤油、柴油馏分的加氢改质和加氢精制联合工艺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炼油厂加工的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轻质馏分油特别是清洁轻质馏分油的需求量逐步增加,这些都要求对现有的炼油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加氢装置生产质量好、价格高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是炼油企业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催化裂化是重质馏分油重要的轻质化手段,但催化裂化柴油的硫、氮含量高,安定性差,十六烷值低,必须通过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才能达到指标要求。随着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催化裂化石脑油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催化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更低,加氢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延迟焦化做为劣质重油、渣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在各炼油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焦化汽油、焦化柴油中硫、氮、烯烃含量高,安定性很差,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经过加氢处理。对于加工环烷基原油的炼油企业来说,在提高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方面更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利用现有加氢装置不能满足产品需要。加氢改质技术是生产清洁柴油的有效手段,能够在比较苛刻的操作条件下,生产杂质含量低、十六烷值高的柴油产品。国内已建成投产的加氢改质装置为单独加工十六烷值较低的催化柴油,而十六烷值较高的直馏柴油、焦化柴油通过加氢精制装置处理。由于焦化汽油馏分轻,如采用加氢改质装置加工会大大-->降低氢分压,严重影响反应效果,不利于提高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因此一般采用焦化汽油单独加氢精制或与直馏柴油、焦化柴油混合加氢精制的方法。上述方式均需要多套加氢装置平衡加工汽柴油,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较大。CN200610046912.8介绍了一种劣质柴油加氢改质的方法,低十六烷值的劣质柴油(如催化柴油)先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与十六烷值较高的柴油(如直馏柴油、焦化柴油)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器加氢精制。上述过程有利于提高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但有以下几项缺陷:(1)焦化汽油需其他加氢装置处理;(2)环烷基焦化柴油的十六烷值低,只通过加氢精制反应提高十六烷值的幅度有限;(3)采用常规精制催化剂,加氢脱硫、加氢脱氮、芳烃饱和等活性有限;(4)灵活性小,加氢产品单一。CN02109671.6介绍了一种方法,将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焦化蜡油进行全馏分加氢,加氢后的石脑油和柴油直接出厂,加氢蜡油作为流化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装置的调和进料。该方法的优点是将延迟焦化装置的产品进行全馏分加氢,装置套数少;缺点是柴油十六烷值提高幅度小,原料性质更差的环烷基催化柴油需其他加氢装置处理。原油主要包括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环烷基原油等。其中环烷基原油的直馏轻组分较少,重组分中则以芳烃及多环芳烃为主,所以环烷基原油重组分采用催化裂化或焦化工艺生产轻质产品时,其特点是产品芳烃含量高,具体对于柴油来说表现为十六烷值低,对于煤油来说表现为烟点低。如果采用通常的加氢技术,难以得到优质的轻质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烷基二次加工汽柴油加氢工艺方法,生产质量合格的加氢石脑油、加氢煤油及高十六烷值的加氢柴油产品,可显著提高炼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烷基二次加工汽柴油加氢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内容:-->环烷基原油重组分的焦化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区进行加氢改质反应;第一反应区流出物与经过换热设施的焦化汽油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区进行加氢精制反应;第二反应器生成油进入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气体循环使用,分离得到的液相产物经低压分离器进入分馏系统,得到质量合格的加氢石脑油、加氢煤油和加氢柴油。其中第二反应区至少使用一种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所述的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为体相法催化剂。所述体相法催化剂含有Mo、W、Ni三种金属组分,催化剂在硫化前W、Ni以复合氧化物形态存在:NixWyOz,z=x+3y,Mo以氧化物形态存在:MoO3。复合氧化物NixWyOz中x和y的比例(原子摩尔比)为1:8~8:1,优选为1:4~4:1。复合氧化物NixWyOz和氧化物MoO3的重量比为1:10~10:1,优选为1:5~5:1。体相催化剂中复合氧化物NixWyOz和氧化物MoO3的总重量含量为40%~100%,优选为50%~80%。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用量占第二反应区20v%~100v%,优选50v%~100v%,剩余部分使用常规加氢精制催化剂,使用两种类型催化剂时,反应物料首先与普通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然后与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所述的焦化柴油来自环烷基原油重组分焦化过程得到的柴油馏分,催化柴油可以来自任何类型原油重组分催化裂化过程得到的柴油馏分。焦化柴油和催化柴油混合油的十六烷值15~50,优选≮40;终馏点320~420℃,优选≯400℃;焦化汽油的终馏点160~320℃;焦化汽油占总进料的重量的10%~80%。第一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总压3.0MPa~15.0MPa,反应温度300℃~440℃,体积空速0.3h-1~4.0h-1,氢油体积比300:1~1500:1。第二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总压3.0MPa~15.0MPa、反应温度300℃~440℃、体积空速0.5h-1~6.0h-1,氢油体积比300:1~1500:1。具体操作条件可以根据原料性质及产品质量要求按本领域普通知识进行调整确定。焦化汽油经过换热设施后与第一反应区生成油混合,调整到适宜的反应温度后,进入第二反应区进行加氢精制反应,第二反应区入口温度200~380℃。进-->入第二反应区的原料也可以为焦化汽油与直馏柴油或与其它不需要进行加氢改质反应油品的混合油,以提高工艺的灵活性。分馏系统采用双塔分馏流程,油品在汽提塔进行全馏分汽提后,在分馏塔内进行分馏,从分馏塔侧线分别得到加氢汽油馏分和加氢煤油馏分,从分馏塔塔底得到加氢柴油馏分。加氢汽油作为优质石脑油产品,加氢煤油作为航空煤油产品,加氢柴油做为高十六烷值优质柴油。对于地处北方的炼油厂,加氢煤油也可以作为-20#、-35#低凝柴油的调和组分,或从分馏塔的侧线抽出低凝柴油(初馏点120~180℃,终馏点为200~300℃)直接出厂,或做为分子筛脱蜡装置的原料。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根据市场上油品价格的变动情况,采用灵活的生产方式。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分馏塔采用适宜的切割点,加氢汽油与加氢煤油分馏的切割点为120~230℃,加氢煤油与加氢柴油分馏的切割点为180~300℃,灵活调节加氢石脑油、加氢煤油和加氢柴油的产量。本专利技术有以下几项优点:1、优化延迟焦化装置及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分馏系统的操作条件,提高催化柴油和焦化柴油的干点,增加加氢石脑油、加氢煤油、加氢柴油的产品总量,最大限度的生产质量好、价格高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共同加氢处理完全可以兼顾各自的原料及产品性质要求。在一套加氢装置上实现汽油、煤油、柴油馏分的加氢生产要求,装置利用率高,装置总投资及操作费用低。3、可选用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充分利用反应器空间及装置现有资源,进一步降低油品中的硫、氮、烯烃、芳烃含量,改善产品的安定性,并进一步提高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特别是环烷基原油重组分焦化柴油及催化柴油中芳烃含量很高,普通加氢过程难以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烷基二次加工汽柴油的加氢方法,包括以下内容:环烷基原油重组分的焦化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区进行加氢改质反应;第一反应区流出物与经过换热设施的焦化汽油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区进行加氢精制反应;第二反应器生成油进入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气体循环使用,分离得到的液相产物经低压分离器进入分馏系统,得到质量合格的加氢石脑油、加氢煤油和加氢柴油;其中第二反应区至少使用一种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所述的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为体相法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烷基二次加工汽柴油的加氢方法,包括以下内容:环烷基原油重组分的焦化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区进行加氢改质反应;第一反应区流出物与经过换热设施的焦化汽油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区进行加氢精制反应;第二反应器生成油进入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气体循环使用,分离得到的液相产物经低压分离器进入分馏系统,得到质量合格的加氢石脑油、加氢煤油和加氢柴油;其中第二反应区至少使用一种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所述的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为体相法催化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焦化柴油和催化柴油混合油的十六烷值15~50,终馏点320~420℃,焦化汽油的终馏点160~320℃,焦化汽油占总进料的重量的10%~80%。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总压3.0MPa~15.0MPa,反应温度300℃~440℃,体积空速0.3h-1~4.0h-1,氢油体积比300:1~1500:1;第二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总压3.0MPa~15.0MPa、反应温度300℃~440℃、体积空速0.5h-1~6.0h-1,氢油体积比300:1~1500: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入第二反应区的原料为焦化汽油与直馏柴油或与其它不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关明华刘继华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