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873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包括稳定杆、液压杆、限位拉杆和机轮,稳定杆共有两根,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机腹底部两侧,稳定杆上端安装有万向球头,万向球头的头部安装有与机腹连接的稳定杆固定耳,稳定杆下端设置有三杆整合夹头,三杆整合夹头的芯部安装有机轮轴,三杆整合夹头的外侧面还安装有反牙合金球头和液压杆连接头,反牙合金球头安装在限位拉杆的下端。有益效果在于:使无人机在跑道上滑行时,通过液压杆自身的弹性形变,吸收地面的反冲击力,避免对机身造成损伤,在降落时,不仅机身两侧液压杆可发挥缓冲效果,保持机体平衡,限位拉杆也可提供一定缓冲张紧角度,有效减缓机体硬着陆,从而提高机体的耐用度。

A light and small UAV with elastic parachute landing ge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 and small UAV landing gear with elastic parachute, including stabilizer bar, hydraulic rod, limit pull rod and wheel, there are two stable rod shaped,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belly, stabl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ball head, universal ball head installation the stabilizer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lug belly, lower bar is provided with three rod integrated chuck, core rod three integrated chuck installation organic axle outer surface three bar integration chuck also installed anti dental alloy ball head and hydraulic rod joints, anti dental alloy ball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limit rod.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UAV taxiing on the runway,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hydraulic rod, anti impact absorbing ground, to avoid causing damage to the body, in the land, not only on both sides of the fuselage hydraulic rod can play a buffer effect, keep the body balanced, limiting rod may also provide a buffer tension angle reduce the body hard land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th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
技术介绍
无人机起源于军事用途,但随着动力、电源、电子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加之机电技术使得陀螺、无刷电机的微型化及油动无人机的日渐成熟,中小轻型无人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应用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方兴未艾。现有的无人机无论是航模爱好者还是执行任务的中轻型用于航测的无人机,回收方式均有多种,如拦网回收、滑落回收、伞降回收等。而中轻型无人机一般以滑落与伞降为主,因此无人机的起落架与回收时的安全性和机体的耐用性密切相关。而现有的的无人机起落架均有钢管焊接而成,当无人机在不平整的跑道上滑行时,起落架会将地面对机轮的反冲击力传递至机身,容易使机身损坏,且降落时,机轮与地面的硬接触,造成机身的硬着陆,同样会对机身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影响机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包括稳定杆、液压杆、限位拉杆和机轮,所述稳定杆共有两根,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机腹底部两侧,所述稳定杆上端安装有万向球头,所述万向球头的头部安装有与机腹连接的稳定杆固定耳,所述稳定杆下端设置有三杆整合夹头,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芯部安装有机轮轴,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外侧面还安装有反牙合金球头和液压杆连接头,所述反牙合金球头安装在所述限位拉杆的下端,所述液压杆连接头安装在所述液压杆的下端,所述限位拉杆上端设置有正牙合金球头,所述正牙合金球头通过限位杆支撑合金耳固定在机腹底部,所述液压杆上端通过液压杆固定合金耳安装在机腹两侧,所述机轮通过轮挡安装在所述机轮轴上。上述结构中,在用时,所述液压杆为重力支撑,所述限位拉杆限制张紧角度,结合所述稳定杆使用,无人机重心力量集中于所述液压杆上,跑道滑跑时所述液压杆支撑稳健,跑道滑降触地时所述液压杆有效进行缓冲,在进行伞降时所述液压杆可发挥最大缓冲效果,所述限位拉杆也同时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张紧角度,有效减缓机体硬着陆,在山区或起飞场地不平整时,两边的所述液压杆分别受力始终能保持机体平衡,保障飞行平台及设备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起落架的使用功能,所述稳定杆为空心钢管,下端五分之一处向内弯,弯曲角度为30°,且所述稳定杆底部设置有供所述机轮轴穿过的孔,所述稳定杆的上端通过所述稳定杆固定耳安装在机身靠近机头部位处。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起落架的使用功能,所述万向球头通过稳定杆防滑螺丝锁紧在所述稳定杆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起落架的使用功能,所述三杆整合夹头共有两个,均为一侧开口的固定套,所述液压杆连接头插入该开口内,开口纵向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开口与所述液压杆连接头锁紧,所述稳定杆的下端通过螺栓锁紧在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内孔中,内孔一侧设置有安装所述反牙合金球头的螺纹,且该内孔的孔壁上有垂直于上端开口的圆孔,该圆孔为通孔,尺寸与所述机轮轴尺寸相匹配。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起落架的使用功能,所述限位拉杆和所述液压杆均有两根,所述限位拉杆的头部通过所述限位杆支撑合金耳固定在机腹底部的纵向中性面两侧,所述液压杆通过所述液压杆固定合金耳固定在机腹外侧靠近机身的横向中性面上,且两根所述限位拉杆和两根所述液压杆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有益效果在于:使无人机在跑道上滑行时,重心力集中于所述液压杆,通过所述液压杆自身的弹性形变,吸收地面的反冲击力,避免对机身造成损伤,同时在降落时,不仅机身两侧所述液压杆可发挥缓冲效果,保持机体平衡,所述限位拉杆也可提供一定缓冲张紧角度,有效减缓机体硬着陆,从而提高机体的耐用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的空间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的三杆整合夹头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液压杆固定合金耳;2、液压杆连接头;3、液压杆;4、三杆整合夹头;5、正牙合金球头;6、限位拉杆;7、限位杆支撑合金耳;8、稳定杆;9、万向球头;10、稳定杆固定耳;11、稳定杆防滑螺丝;12、机轮轴;13、机轮;14、反牙合金球头;15、轮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包括稳定杆8、液压杆3、限位拉杆6和机轮13,稳定杆8共有两根,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机腹底部两侧,稳定杆8上端安装有万向球头9,万向球头9的头部安装有与机腹连接的稳定杆固定耳10,稳定杆8下端设置有三杆整合夹头4,三杆整合夹头4的芯部安装有机轮轴12,三杆整合夹头4的外侧面还安装有反牙合金球头14和液压杆连接头2,反牙合金球头14安装在限位拉杆6的下端,液压杆连接头2安装在液压杆3的下端,限位拉杆6上端设置有正牙合金球头5,正牙合金球头5通过限位杆支撑合金耳7固定在机腹底部,正牙合金球头5和反牙合金球头14用于使限位拉杆6上下两端与机身及机轮13活动连接,便于提供一定的缓冲张紧角度,液压杆3上端通过液压杆固定合金耳1安装在机腹两侧,机轮13通过轮挡15安装在机轮轴12上。上述结构中,在用时,液压杆3为重力支撑,限位拉杆6限制张紧角度,结合稳定杆8使用,无人机重心力量集中于液压杆3上,跑道滑跑时液压杆3支撑稳健,跑道滑降触地时液压杆3有效进行缓冲,在进行伞降时液压杆3可发挥最大缓冲效果,限位拉杆6也同时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张紧角度,有效减缓机体硬着陆,在山区或起飞场地不平整时,两边的液压杆3分别受力始终能保持机体平衡,保障飞行平台及设备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起落架的使用功能,稳定杆8为空心钢管,下端五分之一处向内弯,弯曲角度为30°,且稳定杆8底部设置有供机轮轴12穿过的孔,稳定杆8的上端通过稳定杆固定耳10安装在机身靠近机头部位处,万向球头9通过稳定杆防滑螺丝11锁紧在稳定杆8上,三杆整合夹头4共有两个,均为一侧开口的固定套,液压杆连接头2插入该开口内,开口纵向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三杆整合夹头4的开口与液压杆连接头2锁紧,稳定杆8的下端通过螺栓锁紧在三杆整合夹头4的内孔中,内孔一侧设置有安装反牙合金球头14的螺纹,且该内孔的孔壁上只有垂直于上端开口的圆孔,该圆孔为通孔,尺寸与机轮轴12尺寸相匹配,限位拉杆6和液压杆3均有两根,限位拉杆6的头部通过限位杆支撑合金耳7固定在机腹底部的纵向中性面两侧,液压杆3通过液压杆固定合金耳1固定在机腹外侧靠近机身的横向中性面上,且两根限位拉杆6和两根液压杆3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液压杆、限位拉杆和机轮,所述稳定杆共有两根,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机腹底部两侧,所述稳定杆上端安装有万向球头,所述万向球头的头部安装有与机腹连接的稳定杆固定耳,所述稳定杆下端设置有三杆整合夹头,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芯部安装有机轮轴,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外侧面还安装有反牙合金球头和液压杆连接头,所述反牙合金球头安装在所述限位拉杆的下端,所述液压杆连接头安装在所述液压杆的下端,所述限位拉杆上端设置有正牙合金球头,所述正牙合金球头通过限位杆支撑合金耳固定在机腹底部,所述液压杆上端通过液压杆固定合金耳安装在机腹两侧,所述机轮通过轮挡安装在所述机轮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液压杆、限位拉杆和机轮,所述稳定杆共有两根,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机腹底部两侧,所述稳定杆上端安装有万向球头,所述万向球头的头部安装有与机腹连接的稳定杆固定耳,所述稳定杆下端设置有三杆整合夹头,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芯部安装有机轮轴,所述三杆整合夹头的外侧面还安装有反牙合金球头和液压杆连接头,所述反牙合金球头安装在所述限位拉杆的下端,所述液压杆连接头安装在所述液压杆的下端,所述限位拉杆上端设置有正牙合金球头,所述正牙合金球头通过限位杆支撑合金耳固定在机腹底部,所述液压杆上端通过液压杆固定合金耳安装在机腹两侧,所述机轮通过轮挡安装在所述机轮轴上。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小型无人机伞降用弹性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为空心钢管,下端五分之一处向内弯,弯曲角度为30°,且所述稳定杆底部设置有供所述机轮轴穿过的孔,所述稳定杆的上端通过所述稳定杆固定耳安装在机身靠近机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宇周培诚韩健谢勇陈钊李林刚温久民肖明虹蒋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