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西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19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包括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左侧连接有螺旋输送装置,水平板右侧顶部设置有装置箱;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内设置有螺旋体,螺旋输送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螺旋体螺旋体底部设置有进料口,螺旋体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螺旋体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螺旋体之间设置有护罩,第二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第二电机之间设置有皮带,转动轴外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下料口右侧顶部设置有钩环;所述装置箱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开关控制器和第三电机,装置箱与螺旋体之间设置有漏斗型混料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pollen mixer capable of automatic f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xer capable of automatic feeding of pollen, including horizontal plate; the left s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horizontal spiral conveying device, a horizonta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ox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device; a screw conveyer is arranged in a spiral, spiral convey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motor; the spiral body the spiral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inlet, on the lef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controller, the top left spir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otor; a cov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second helix, second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rough a belt; the rotating bel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tor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outer surface of welding a spiral blade; the feed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top right hook ring; the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time relay, switch controller and third motor, box and screw device A funnel-shaped mix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volving bodies,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机,具体是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
技术介绍
焊接药粉的质量是焊接技术成功的关键,因此焊接药粉的混合至关重要,焊接药粉通常采用药粉搅拌机进行混合,但现有药粉搅拌机功能单一,搅拌速度不可调,且搅拌时间需要人工调节,自动化程度低,一般都采用立式搅拌机,进料口的位置都比较高,搅拌机在搅拌花粉时,把需要搅拌的物质输送到搅拌机中就是个头疼的问题,一般都采用人工输送,把搅拌物导入到搅拌机中,这种输送方式不仅增大了劳动强度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也增大了成本,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包括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左侧连接有螺旋输送装置,水平板右侧顶部设置有装置箱;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内设置有螺旋体,螺旋输送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螺旋输送装置与水平板焊接;所述螺旋体螺旋体底部设置有进料口,螺旋体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螺旋体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螺旋体右侧顶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进料口固定焊接在螺旋体左侧底部;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左侧外壁上;所述第二电机与螺旋体之间设置有护罩,第二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有转动轴,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左侧外壁上,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护罩焊接在第二电机与螺旋体之间;所述转动轴与第二电机之间设置有皮带,转动轴外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转动轴与螺旋体顶部和底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之间,转动轴与第一轴承套接;所述皮带与转动轴与第二电机套接;所述螺旋叶片焊接在转动轴外表面;所述下料口右侧顶部设置有钩环,下料口焊接在螺旋体右侧顶部;所述钩环活动连接在下料口右侧顶部;所述第一电机顶部设置有圆轮,第一电机焊接在螺旋体的顶部,第一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圆轮外表面缠绕有尼龙绳,圆轮固定焊接在第一电机顶部;所述尼龙绳一端与圆轮套接,另一端与钩环拴接;所述装置箱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开关控制器和第三电机,装置箱与螺旋体之间设置有漏斗型混料器,装置箱焊接固定在水平板的顶部;所述时间继电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置箱内壁底部,时间继电器与开关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器焊接在控制箱内壁右侧,开关控制器与第三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左侧连接有转轴,第三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控制箱右侧内壁上;所述转轴与第三电机之间设置有减阻器,转轴与装置箱和螺旋体右侧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转轴与第三电机焊接;所述漏斗型混料器顶部设置有搅拌器进料口和自动闭合装置,漏斗型混料器底部设置有搅拌器下料口和卡阀,漏斗型混料器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漏斗型混料器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搅拌器进料口焊接在漏斗型混料器顶部;所述搅拌器下料口固定焊接在漏斗型混料器底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轴承焊接固定在螺旋体壳体内壳体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阻器焊接在第二轴承与第三电机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轴承焊接装置箱机壳内和螺旋体右侧外壁上,第二轴承与转轴套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闭合装置焊接在搅拌器进料口与漏斗型混料器之间,自动闭合装置与与开关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阀套接在漏斗型混料器底部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为三角形,固定板焊接在漏斗型混料器与转轴之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窗镶嵌在漏斗型混料器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圆轮转动使下料口落下,下料口前端落入搅拌器进料口顶部,花粉由进料口进入螺旋体底部,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轴转动,使螺旋叶片转动,花粉经下料口落入漏斗型混料器中,通过观察窗可看到进料的情况,漏斗型混料器装满,可通过开关控制器使自动闭合装置闭合,通过控制器使第一电机反转,将下料口提起,设定时间继电器的时间,通过开关控制器启动第三电机,转轴开始转动,漏斗型混料器随转轴一起转动带动药粉进行混合,三角形固定板充分保证连接稳定,转速可通过减阻器进行控制,混合结束后,可通过卡阀打开出料口进行放料,接料桶可放在水平板上,平稳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轮,2-第一电机,3-护罩,4-第二电机,5-螺旋输送装置,6-第一轴承,7-控制器,8-转轴,9-进料口,10-水平板,11-尼龙绳,12-钩环,13-下料口,14-搅拌进料口,15-固定板,16-漏斗型混料器,17-装置箱,18-观察窗,19-搅拌器下料口,20-皮带,21-减阻器,22-螺旋体,23-转动轴,24-螺旋叶片,25-第二轴承,26-第三电机,27-开关控制器,28-时间继电器,29-卡阀,30-自动闭合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包括水平板10;所述水平板10左侧连接有螺旋输送装置5,水平板10右侧顶部设置有装置箱17;所述螺旋输送装置5内设置有螺旋体22,螺旋输送装置5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螺旋输送装置5与水平板10焊接;所述螺旋体22螺旋体22底部设置有进料口9,螺旋体22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7,螺旋体22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4,螺旋体22右侧顶部设置有下料口13;所述进料口9固定焊接在螺旋体22左侧底部;所述控制器7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22左侧外壁上;所述第二电机4与螺旋体22之间设置有护罩3,第二电机4通过皮带20连接有转动轴23,第二电机4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22左侧外壁上,第二电机4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护罩3焊接在第二电机4与螺旋体22之间;所述转动轴23与第二电机4之间设置有皮带20,转动轴23外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24,转动轴23与螺旋体22顶部和底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6之间,转动轴23与第一轴承6套接;所述皮带20与转动轴23与第二电机4套接;所述螺旋叶片24焊接在转动轴23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承6焊接固定在螺旋体22壳体内壳体内;所述下料口13右侧顶部设置有钩环12,下料口13焊接在螺旋体22右侧顶部;所述钩环12活动连接在下料口13右侧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顶部设置有圆轮1,第一电机2焊接在螺旋体22的顶部,第一电机2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圆轮1外表面缠绕有尼龙绳11,圆轮1固定焊接在第一电机2顶部;所述尼龙绳11一端与圆轮1套接,另一端与钩环12拴接,通过控制器7打开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4,第一电机2带动圆轮1转动使下料口13落下,下料口13前端落入搅拌器进料口14顶部,花粉由进料口9进入螺旋体22底部,第二电机4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轴23转动,使螺旋叶片24转动,花粉经下料口13落入漏斗型混料器16中,通过观察窗18可看到漏斗型混料器16内花粉落入情况,通过控制器7使第一电机2反转,将下料口9提起;所述装置箱17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28、开关控制器27和第三电机26,装置箱17与螺旋体22之间设置有漏斗型混料器16,装置箱17焊接固定在水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包括水平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10)左侧连接有螺旋输送装置(5),水平板(10)右侧顶部设置有装置箱(17);所述螺旋输送装置(5)内设置有螺旋体(22),螺旋输送装置(5)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螺旋输送装置(5)与水平板(10)焊接;所述螺旋体(22)螺旋体(22)底部设置有进料口(9),螺旋体(22)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7),螺旋体(22)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4),螺旋体(22)右侧顶部设置有下料口(13);所述进料口(9)固定焊接在螺旋体(22)左侧底部;所述控制器(7)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22)左侧外壁上;所述第二电机(4)与螺旋体(22)之间设置有护罩(3),第二电机(4)通过皮带(20)连接有转动轴(23),第二电机(4)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22)左侧外壁上,第二电机(4)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护罩(3)焊接在第二电机(4)与螺旋体(22)之间;所述转动轴(23)与第二电机(4)之间设置有皮带(20),转动轴(23)外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24),转动轴(23)与螺旋体(22)顶部和底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亿轴承(6),转动轴(23)与第一轴承(6)套接;所述皮带(20)与转动轴(23)与第二电机(4)套接;所述螺旋叶片(24)焊接在转动轴(23)外表面;所述下料口(13)右侧顶部设置有钩环(12),下料口(13)焊接在螺旋体(22)右侧顶部;所述钩环(12)活动连接在下料口(13)右侧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顶部设置有圆轮(1),第一电机(2)焊接在螺旋体(22)的顶部,第一电机(2)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圆轮(1)外表面缠绕有尼龙绳(11),圆轮(1)固定焊接在第一电机(2)顶部;所述尼龙绳(11)一端与圆轮(1)套接,另一端与钩环(12)拴接;所述装置箱(17)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28)、开关控制器(27)和第三电机(26),装置箱(17)与螺旋体(22)之间设置有漏斗型混料器(16),装置箱(17)焊接固定在水平板(10)的顶部;所述时间继电器(28)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置箱(17)内壁底部,时间继电器(28)与开关控制器(27)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器(27)焊接在装置箱(17)内壁右侧,开关控制器(27)与第三电机(26)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6)左侧连接有转轴(8),第三电机(26)通过螺栓安装在装置箱(17)右侧内壁上;所述转轴(8)与第三电机(26)之间设置有减阻器(21),转轴(8)与装置箱(17)和螺旋体(22)右侧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25),转轴(8)与第三电机(26)焊接;所述漏斗型混料器(16)顶部设置有搅拌器进料口(14)和自动闭合装置(30),漏斗型混料器(16)底部设置有搅拌器下料口(19)和卡阀(29),漏斗型混料器(16)与转轴(8)之间设置有固定板(15),漏斗型混料器(16)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18);所述搅拌器进料口(14)焊接在漏斗型混料器(16)顶部;所述搅拌器下料口(19)固定焊接在漏斗型混料器(16)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动上料的花粉搅拌机,包括水平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10)左侧连接有螺旋输送装置(5),水平板(10)右侧顶部设置有装置箱(17);所述螺旋输送装置(5)内设置有螺旋体(22),螺旋输送装置(5)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螺旋输送装置(5)与水平板(10)焊接;所述螺旋体(22)螺旋体(22)底部设置有进料口(9),螺旋体(22)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7),螺旋体(22)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4),螺旋体(22)右侧顶部设置有下料口(13);所述进料口(9)固定焊接在螺旋体(22)左侧底部;所述控制器(7)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22)左侧外壁上;所述第二电机(4)与螺旋体(22)之间设置有护罩(3),第二电机(4)通过皮带(20)连接有转动轴(23),第二电机(4)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旋体(22)左侧外壁上,第二电机(4)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护罩(3)焊接在第二电机(4)与螺旋体(22)之间;所述转动轴(23)与第二电机(4)之间设置有皮带(20),转动轴(23)外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24),转动轴(23)与螺旋体(22)顶部和底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亿轴承(6),转动轴(23)与第一轴承(6)套接;所述皮带(20)与转动轴(23)与第二电机(4)套接;所述螺旋叶片(24)焊接在转动轴(23)外表面;所述下料口(13)右侧顶部设置有钩环(12),下料口(13)焊接在螺旋体(22)右侧顶部;所述钩环(12)活动连接在下料口(13)右侧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顶部设置有圆轮(1),第一电机(2)焊接在螺旋体(22)的顶部,第一电机(2)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圆轮(1)外表面缠绕有尼龙绳(11),圆轮(1)固定焊接在第一电机(2)顶部;所述尼龙绳(11)一端与圆轮(1)套接,另一端与钩环(12)拴接;所述装置箱(17)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28)、开关控制器(27)和第三电机(26),装置箱(17)与螺旋体(22)之间设置有漏斗型混料器(16),装置箱(17)焊接固定在水平板(10)的顶部;所述时间继电器(28)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置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皖西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