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9180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包括浆液池、回浆管、浆液循环泵及设在浆液池上方的吸收烟道和除雾烟道;所述吸收烟道中设有喷淋层,且吸收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Ⅰ和出气口Ⅰ,所述除雾烟道中设有除雾器,且除雾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Ⅱ和出气口Ⅱ;所述回浆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伸至浆液池内,所述进液口与出气口Ⅰ、进气口Ⅱ相连通;所述浆液循环泵将浆液池内的脱硫剂输至喷淋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浆液循环泵扬程、增大浆液池容积、改善亚硫酸钙氧化环境。

Wet desulphurization system without tower ty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wer type wet desulfurization system, including slurry pool, slurry return pipe, flue absorption slurry circulating pump and a slurry pool and defogging flue; the flue is provided with a spray absorption layer, and the absorption flu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remover is arranged demister fog flue, and in addition to the ends of the fog flu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back ends II; grout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and a liquid outlet, the outlet extends to the slurry tank, the liquid inlet and outlet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 II the slurry circulating pump; the desulfurizer slurry pool is transferred to the spray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lurry circulating pump head, increasing slurry pool volume, improve the calcium sulfite oxidation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脱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火电厂中使用的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均包设有脱硫塔,原烟气中的SO2在脱硫塔内与石灰石浆液接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经氧化生成二水硫酸钙(石膏)排出,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然而,由于使用脱硫塔结构,占地面积大,土建和钢结构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且浆液循环泵扬程高、能耗大;而且,受到脱硫塔半径限制,浆液池容积有限,亚硫酸钙氧化不充分,运行控制难度大;同时,整个烟气通道弯道过多,系统阻力大,引风机、增压风机能耗大。因此,就需要一种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可有效降低浆液循环泵扬程、增大浆液池容积、改善亚硫酸钙氧化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可有效降低浆液循环泵扬程、增大浆液池容积、改善亚硫酸钙氧化环境。本技术的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包括浆液池、回浆管、浆液循环泵及设在浆液池上方的吸收烟道和除雾烟道;所述吸收烟道中设有喷淋层,且吸收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Ⅰ和出气口Ⅰ,所述除雾烟道中设有除雾器,且除雾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Ⅱ和出气口Ⅱ;所述回浆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伸至浆液池内,所述进液口与出气口Ⅰ、进气口Ⅱ相连通;所述浆液循环泵将浆液池内的脱硫剂输至喷淋层。进一步,所述吸收烟道中沿烟气流动方向设置至少三层喷淋层。进一步,所述除雾烟道中沿烟气流动方向设置至少两个除雾器。进一步,所述吸收烟道的进气口Ⅰ高于其出气口Ⅰ,所述除雾烟道的进气口Ⅱ低于其出气口Ⅱ,所述吸收烟道与除雾烟道相连呈“V”字形。进一步,所述回浆管的进液口位于浆液池顶部上方且置于出气口Ⅰ与进气口Ⅱ的连接处。进一步,所述吸收烟道、除雾烟道及回浆管通过三通连接头相连接,所述三通连接头的内壁顶部为弧形结构。进一步,所述浆液池连接有氧化空气机构。进一步,所述浆液池连通有脱硫剂补充机构。进一步,所述浆液池连通有排浆机构。进一步,所述浆液池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搅拌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以吸收烟道作为吸收段,以除雾烟道作为除雾段,省略了吸收塔的结构,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量和建设成本,有效降低浆液循环泵扬程;根据烟气条件设计足够容积的浆液池,保证亚硫酸钙氧化效果,改善亚硫酸钙氧化环境,便于运行控制;同时,整个系统低空布置,便于检修,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包括浆液池1、回浆管2、浆液循环泵3及设在浆液池1上方的吸收烟道4和除雾烟道5;所述吸收烟道4中设有喷淋层6,且吸收烟道4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Ⅰ41和出气口Ⅰ42,所述除雾烟道5中设有除雾器7,且除雾烟道5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Ⅱ51和出气口Ⅱ52;所述回浆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所述出液口22伸至浆液池1内,所述进液口21与出气口Ⅰ42、进气口Ⅱ51相连通;所述浆液循环泵3将浆液池1内的脱硫剂输至喷淋层6;浆液池1用于储存脱硫剂;含硫烟气从吸收烟道4的进气口Ⅰ41进入,在向进气口Ⅱ51运动的过程中与从喷淋层6喷淋下的脱硫剂相接触而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石膏),使用后的脱硫剂在回流至浆液池1的过程中同时对二水硫酸钙形成冲刷作用,脱硫后的烟气从出气口Ⅰ42流出并从进气口Ⅱ51进入除雾烟道5,在除雾器7的作用下进行除雾,最后从出气口Ⅱ52排至大气;吸收烟道4和除雾烟道5以用不锈钢制成,也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内加防腐层制成;本系统以吸收烟道4作为吸收段,以除雾烟道5作为除雾段,省略了吸收塔的结构,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量和建设成本,有效降低浆液循环泵3扬程;根据烟气条件设计足够容积的浆液池1,保证亚硫酸钙氧化效果,改善亚硫酸钙氧化环境,便于运行控制;同时,整个系统低空布置,便于检修,提高了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收烟道4中沿烟气流动方向设置至少三层喷淋层6;喷淋层6可以是喷淋或液柱(或液幕)的形式;每一喷淋层6均包括若干喷淋管及喷头,浆液循环泵3将脱硫剂抽至喷淋管,脱硫剂从喷头喷出并与流动的含硫烟气接触反应;喷头的喷射方向可与吸收烟道4的轴线平行,可朝向进气口Ⅰ41或者出气口Ⅰ42,在朝向进气口Ⅰ41的情况下可与含硫烟气形成逆流接触,反应更为充分。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烟道5中沿烟气流动方向设置至少两个除雾器7;除雾器7可以是平板或人字型固定式板式除雾器结构;多个除雾器7可保证除雾效果,减少烟囱雨和石膏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收烟道4的进气口Ⅰ41高于其出气口Ⅰ42,所述除雾烟道5的进气口Ⅱ51低于其出气口Ⅱ52,所述吸收烟道4与除雾烟道5相连呈“V”字形;吸收烟道4、除雾烟道5均优选为直形圆管结构;吸收烟道4与除雾烟道5优选对称设置,以提高系统的平衡性,二者夹角例如可为60°-120°。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浆管2的进液口21位于浆液池1顶部上方且置于出气口Ⅰ42与进气口Ⅱ51的连接处;回浆管的出液口22位于浆液液面之下,以防烟气从浆液池1逃逸;吸收烟道4、除雾烟道5及回浆管2相连呈“Y”字形;所述吸收烟道4、除雾烟道5及回浆管2优选通过三通连接头8相连接,所述三通连接头8的内壁顶部为弧形结构;三通连接头8设有用于与吸收烟道4、除雾烟道5及回浆管2分别连接的接口;整个烟气通道(包括三通连接头8)没有直角拐弯结构,从而降低了系统压降,减少引风机或增压风机能耗。本实施例中,所述浆液池1连接有氧化空气机构91,氧化空气机构用于向浆液池1补充氧气;氧化空气系统机构的氧化空气布风口可以是茅枪,也可以是平插等其它形式。本实施例中,所述浆液池1连通有脱硫剂补充机构,脱硫剂补充机构用于向浆液池1内补充适量脱硫剂。本实施例中,所述浆液池1连通有排浆机构92;能有效地将浆液池19内形成的结晶硫酸盐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浆液池1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搅拌器93;搅拌器的搅拌方式可以是叶轮搅拌,也可以是扰流搅拌等其它搅拌方式;搅拌器主要功能是防止沉淀,加强氧化效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液池、回浆管、浆液循环泵及设在浆液池上方的吸收烟道和除雾烟道;所述吸收烟道中设有喷淋层,且吸收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Ⅰ和出气口Ⅰ,所述除雾烟道中设有除雾器,且除雾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Ⅱ和出气口Ⅱ;所述回浆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伸至浆液池内,所述进液口与出气口Ⅰ、进气口Ⅱ相连通;所述浆液循环泵将浆液池内的脱硫剂输至喷淋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液池、回浆管、浆液循环泵及设在浆液池上方的吸收烟道和除雾烟道;所述吸收烟道中设有喷淋层,且吸收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Ⅰ和出气口Ⅰ,所述除雾烟道中设有除雾器,且除雾烟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Ⅱ和出气口Ⅱ;所述回浆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伸至浆液池内,所述进液口与出气口Ⅰ、进气口Ⅱ相连通;所述浆液循环泵将浆液池内的脱硫剂输至喷淋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烟道中沿烟气流动方向设置至少三层喷淋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烟道中沿烟气流动方向设置至少两个除雾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塔式湿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烟道的进气口Ⅰ高于其出气口Ⅰ,所述除雾烟道的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庆豆富国衷小鹏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远达烟气治理特许经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