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85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机M、滤波电路、分压取样电路、调速电路和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分压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6和电阻R5,所述调速电路包括三极管VT1和电位器RP1,所述补偿电路包括二极管VD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在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驱动电机M两端电压变化时,能自动对变化的电压进行修正,实现微型齿轮的稳速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齿轮在工业上的运用非常广泛,很多精密的器械都采用多个微型齿轮进行控制,譬如钟表等等,另外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中也存在很多微型齿轮,这些微型齿轮的应用中,微型齿轮的驱动控制电路对于控制精度影响非常大,而微型齿轮的转速受到其两端电压的直接影响,所以,必须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稳速的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阻R2、电阻R3、电阻R6和电阻R5组成分压取样电路,RP1是调速电位器,三极管VT1是误差电压放大管,三极管VT2是调整管,电阻R5和电阻R6并联为限流电阻,电容C1是电源滤波电容,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电容C2用来消除高频噪音,保证三极管VT1组成的调速电路稳定工作,二极管VD3其补偿作用,误差电压取自驱动电机M两端,当驱动电机M两端电压因为某些原因升高,导致其上电流增加,转速变快时,因电阻R5和电阻R6压降随之增加,使三极管VT1基极电位上升,三极管VT1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VT2动态电阻增大,最终使驱动电机M上的电流变压,转速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实现稳速控制;当驱动电机M两端电压因为某些原因下降的控制过程与上述过程正好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自行分析得到,再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在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驱动电机M两端电压变化时,能自动对变化的电压进行修正,实现微型齿轮的稳速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机M、滤波电路、分压取样电路、调速电路和补偿电路,所述微型齿轮采用驱动电机M驱动,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分压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6和电阻R5,所述调速电路包括三极管VT1和电位器RP1,所述补偿电路包括二极管VD3;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二极管VD1正极、电阻R2、电阻R4和驱动电机M,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二极管VD2负极,二极管VD2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电位器RP1滑片和三极管VT1基极,电位器RP1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电阻R6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和三极管VT1发射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和二极管VD3正极,二极管VD3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和驱动电机M,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电阻R1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电源VCC电压为12V。所述驱动电机M采用TJP102FN。按照图1所示参数搭建电路,电阻R2、电阻R3、电阻R6和电阻R5组成分压取样电路,RP1是调速电位器,三极管VT1是误差电压放大管,三极管VT2是调整管,电阻R5和电阻R6并联为限流电阻,电容C1是电源滤波电容,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电容C2用来消除高频噪音,保证三极管VT1组成的调速电路稳定工作,二极管VD3其补偿作用,误差电压取自驱动电机M两端,当驱动电机M两端电压因为某些原因升高,导致其上电流增加,转速变快时,因电阻R5和电阻R6压降随之增加,使三极管VT1基极电位上升,三极管VT1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VT2动态电阻增大,最终使驱动电机M上的电流变压,转速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实现稳速控制;当驱动电机M两端电压因为某些原因下降的控制过程与上述过程正好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自行分析得到,再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技术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在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驱动电机M两端电压变化时,能自动对变化的电压进行修正,实现微型齿轮的稳速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机M、滤波电路、分压取样电路、调速电路和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分压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6和电阻R5,所述调速电路包括三极管VT1和电位器RP1,所述补偿电路包括二极管VD3;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二极管VD1正极、电阻R2、电阻R4和驱动电机M,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二极管VD2负极,二极管VD2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电位器RP1滑片和三极管VT1基极,电位器RP1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电阻R6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和三极管VT1发射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和二极管VD3正极,二极管VD3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和驱动电机M,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电阻R1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并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齿轮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机M、滤波电路、分压取样电路、调速电路和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分压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6和电阻R5,所述调速电路包括三极管VT1和电位器RP1,所述补偿电路包括二极管VD3;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二极管VD1正极、电阻R2、电阻R4和驱动电机M,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二极管VD2负极,二极管VD2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电位器RP1滑片和三极管VT1基极,电位器RP1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旺东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宏光机械配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