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淋雨试验系统中,喷水的位置大都是固定的,这样难以对车辆中需要重点测试的位置进行针对性的试验,并且对于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难以做到针对性的淋雨测试,淋雨试验效果较差;在轨道交通车辆的淋雨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淋雨用水,然而目前的淋雨系统并未对该淋雨用水进行及时的回收,使得水资源大量浪费。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对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进行针对性淋雨测试以及淋雨时能够对用水进行回收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型号车辆中的不同规格的折棚风挡、门、窗进行针对性淋雨测试以及淋雨时能够对用水进行回收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包括有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左侧、右侧和/或上方的喷淋架,还包括有驱动喷淋架横向、纵向和/或竖向移动的调位机构;喷淋架上设置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左侧、右侧和/或上方的喷淋架(1),还包括有驱动喷淋架(1)横向、纵向和/或竖向移动的调位机构;喷淋架(1)上设置有喷枪(11),喷淋架(1)的下方设置有与喷枪(11)相连通的地下储水模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左侧、右侧和/或上方的喷淋架(1),还包括有驱动喷淋架(1)横向、纵向和/或竖向移动的调位机构;喷淋架(1)上设置有喷枪(11),喷淋架(1)的下方设置有与喷枪(11)相连通的地下储水模块(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车辆左、右两侧的喷淋架(1)对应的调位机构包括有四个角均为铰链的菱形支架(3),菱形支架(3)中沿其对角线上穿设有螺杆(4),螺杆(4)的一端与菱形支架(3)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菱形支架(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喷淋架(1)与菱形支架(3)相连于另一条对角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车辆上方的喷淋架(1)对应的调位机构通过竖向设置的液压缸驱动所述喷淋架(1)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淋雨实验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车辆上方的喷淋架(1)对应的调位机构通过竖向设置的电机(5)驱动所述喷淋架(1)旋转。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霓琳,黄炳强,欧延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众城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