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显示面板的驱动
,尤其涉及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显示面板的常规设计中,显示面板上可以设置有像素阵列、薄膜晶体管阵列、多条栅线、与多条栅线绝缘相交的数据线,像素阵列中的每个像素通过一个薄膜晶体管连接至数据线,并由栅线控制进行数据信号的写入。通常在一帧画面数据写入像素阵列后,在下一帧画面显示之前,显示面板进入画面保持阶段,在画面保持阶段各薄膜晶体管保持关闭状态直至下一帧画面显示时栅线输出选通信号时导通。薄膜晶体管长期处于关闭状态下不利用保持其灵敏性,尤其在低功耗的降频扫描模式中(例如电子纸的扫描中),画面保持阶段持续的时间较长,则薄膜晶体管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容易发生特性偏移,导致数据写入时无法及时打开或关闭,进而使得数据信号无法被准确传输,显示画面可能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装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移位寄存单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信号端、关闭信号端、重置信号端、第一电平信号端、第二电平信号端、第一控制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输出端、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控制单元、第二节点控制单元、重置单元以及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端、所述启动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所述关闭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启动信号端、所述关闭信号端、所述第一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或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单元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信号端、关闭信号端、重置信号端、第一电平信号端、第二电平信号端、第一控制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输出端、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控制单元、第二节点控制单元、重置单元以及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端、所述启动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所述关闭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启动信号端、所述关闭信号端、所述第一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或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重置单元与所述重置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重置信号端的控制下重置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输出端的信号;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以及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单元包括写入控制单元和画面保持控制单元;所述写入控制单元与所述启动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所述关闭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节点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写入控制单元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根据所述启动信号端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关闭信号端和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节点;所述画面保持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一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画面保持控制单元用于在画面保持阶段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端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启动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关闭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保持控制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置单元包括第六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重置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重置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十晶体管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包括第三极板和第四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极板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栅极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所述第六晶体管和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9.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安,席克瑞,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