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40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其中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座、固定杆、伸缩杆、连接杆和内后视镜本体;其中,所述内后视镜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后视镜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这样,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连接杆螺纹连接,它们之间可以进行长度的调整,这样增大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

An internal rearview mirror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view mirror and vehicle, wherein the rearview mirror comprises an inner rearview mirror fixed seat, a fixed rod, a telescopic rod, a connecting rod and a rearview mirror body; among them, the rearview mirror in the fixed seat and the fixed rod section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end of second with the rearview mirror body; the fixed rod second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thread,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threaded part, wherein one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provided with screw thread, the telescopic rod second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rotary screw thread; second the one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and the fixed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end of the thread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In this way, the ends of the telescopic ro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rods of the fixed rods and connecting rods, and the lengths between them can be adjusted, so that the adjusting range of the inner rearview mirror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拥有车辆的用户越来越多,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一般来说车辆都会配置内后视镜,这样驾驶车辆的用户就能够看到后座的情况和车辆后方的情况,这样不管是在驾驶过程中,还是倒车过程中,都为用户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内后视镜的镜杆长度是固定的,虽然内后视镜可以进行微调,但是调节范围比较小,当驾驶车辆的用户比较高或者比较矮的时候,很难调节到最佳的视野区域。可见,现有技术中,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比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以解决车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比较小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座、固定杆、伸缩杆、连接杆和内后视镜本体;其中,所述内后视镜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后视镜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后视镜。这样,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座、固定杆、伸缩杆、连接杆和内后视镜本体;其中,所述内后视镜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后视镜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这样,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连接杆螺纹连接,它们之间可以进行长度的调整,这样增大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定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座1、固定杆2、伸缩杆3、连接杆4和内后视镜本体5;其中,所述内后视镜固定座1与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后视镜本体5连接;所述固定杆2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内螺纹202,所述连接杆4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内螺纹401,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外螺纹301,所述伸缩杆3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外螺纹302;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3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杆4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伸缩杆3的第一端与固定杆2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伸缩杆3的第二端与连接杆4的第一端螺纹连接,这样在旋转伸缩杆3的时候,可以调节伸缩杆3与固定杆2以及连接杆4啮合的长度,从而使三者的总长度发生变化。而连接杆4又与内后视镜本体5连接,内后视镜本体5也会随着连接杆4一起移动,这样增大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后视镜,使用伸缩杆3与固定杆2以及连接杆4螺纹连接,使三者的总长度可以发生变化,增大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可选的,所述内后视镜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母6,所述第一锁紧螺母6与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第一锁紧螺母6将固定杆2抵住,将长度锁止,防止螺纹松动带来的长度变化。可选的,所述内后视镜还包括:第二锁紧螺母7,所述第二锁紧螺母7与所述伸缩杆3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第二锁紧螺母7将连接杆4抵住,将长度锁止,防止螺纹松动带来的长度变化。可选的,所述内后视镜固定座1设置有第一球槽101,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头201,所述第一球头201与所述第一球槽101过盈配合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球头201与第一球槽101为过盈配合连接,在用户对它们不用力的情况下是固定的,但是用户去旋转第一球头201的时候,第一球头201在第一球槽101中也是可以转动的,这样固定杆2就能够有偏移量,这样增大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可选的,所述内后视镜本体5设置有第二球槽501,所述连接杆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球头402,所述第二球头402与所述第二球槽501过盈配合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球头402与第二球槽501为过盈配合连接,在用户对它们不用力的情况下是固定的,但是用户去旋转第二球头402的时候,第二球头402在第二球槽501中也是可以转动的,这样固定杆2就能够有偏移量,这样增大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可选的,所述固定杆2的第二端设置有正旋内螺纹。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杆2使用正旋内螺纹与伸缩杆3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杆4的第一端设置有反旋内螺纹。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杆4使用反旋内螺纹与伸缩杆3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端设置有正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3的第二端设置有反旋外螺纹。本技术实施例中,顺时针转动伸缩杆3时,伸缩杆3与固定杆2螺纹啮合长度变长,伸缩杆3与连接杆4螺纹啮合的长度也变长,则三者的总体长度变短;逆时针转动伸缩杆3时,伸缩杆3与固定杆2螺纹啮合的长度变短,伸缩杆3与连接杆4螺纹啮合的长度也变短,则三者的总体长度变长,从而增大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技术实施例中任意一实施方式的内后视镜。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后视镜,伸缩杆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和连接杆4螺纹连接,它们之间可以进行长度的调整,这样增大了内后视镜的调节范围,使不同身高的用户都能调整到自己满意的视角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座、固定杆、伸缩杆、连接杆和内后视镜本体;其中,所述内后视镜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后视镜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后视镜固定座、固定杆、伸缩杆、连接杆和内后视镜本体;其中,所述内后视镜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后视镜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内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旋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还包括: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伸缩杆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周宏伟方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