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3486 阅读:2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支架(10)和底座(20),支架(10)上设有通孔(115);底座(20)上设有连接块(22),该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221),支架(10)上的通孔(115)与底座(20)上的螺纹孔(221)通过螺钉(30)连接。由于支架与底座直接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在底座(20)上设置连接块(22)从而增加了支架(10)与底座(20)的连接强度。

Fixed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rearview mirror instal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rearview mirror mount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10) and a base (20), stent (10)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115); the base (20)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22),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 hole (221), support (10) through hole on the base (115) and (20) the screw holes (221) connected by screws (30). Since the bracket and the base are directly connected by screws,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reduced, because the connection block (22) is set on the base (20), thereby increasing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bracket (10) and the base (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对于汽车装备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内后视镜作为车辆必不可少的配件,在车辆中的应用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在目前高端汽车上,内后视镜的功能不再是那么单一,随着车道偏离系统、雨量传感系统、智能灯光系统等电子功能的加入,许多功能需要放置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外面用塑料护罩将其盖上,而塑料护罩一般与挡风玻璃无装配关系,需要与内后视镜金属支架进行连接固定,所以,塑料护罩与内后视镜金属支架的固定方式就非常重要,若固定方式不当,就会出现松动、脱落的风险。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427686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内后视镜,包括镜体和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具有与挡风玻璃配合的安装面,安装座的下部具有连接轴,镜体后侧具有与连接轴配合的连接轴座,连接轴座与连接轴为球铰。安装座的安装面粘贴在挡风玻璃上,安装座的连接轴与镜体后侧的连接轴座配合,将内后视镜安装在挡风玻璃上,连接轴座与连接轴为球铰,内后视镜能够绕球铰的公共球心转动,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内后视镜的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镜体与安装座的连接为球铰,安装方便可靠,且便于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对材质没有特殊要求,降低了成本。虽然固定面与安装面则是通过螺钉紧固在一起,但螺纹孔开在支架的固定面上,盲孔开在安装面上,这样固定面与安装面的燕尾槽则是通过顶压力连接,拆装不方便。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1727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后视镜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的支架本体由支架和销轴一体式成型组成,所述的销轴的外圆周为与弹簧相配合的呈锥台状,所述的销轴的外圆周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的销轴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基板相配合且用于对后视镜折叠的位置进行限位的圆台。该用于汽车后视镜的支架结构稳固、产品重量轻、成本低、加工方便的一体式成型。该支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成本高;另外,安装在车辆上容易产生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座与支架连接不紧固,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的问题。按照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包括支架体,该支架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支架上的通孔与底座上的螺纹孔通过螺钉连接。由于支架与底座直接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在底座上设置连接块从而增加了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强度。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体的两外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块,从而将支架体与护罩紧固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呈Y形,对护罩进行限位。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体的下部安装有连接轴,该连接轴的端部具有球头,所述球头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轴的轴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体的外部覆盖有护罩,从而对支架体起到保护作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体的底部为一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的一端为开放式,另一端为半开放式。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半开放式部分带有T形包角,从而对底座进行前后、上下、左右限位,节约了装配空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体的底部对称设有凸台和凹槽,凸台的内侧面为直面,装配时直接下拉即可将支架与底座连接在一起,装配方便快捷。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体的一侧开有挖槽,用于接接插件,将挖槽设置在侧部的优点是:节约了安装结构的整体空间、节约成本、成型容易,即只要上下模即可成型。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凸起和台阶槽。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凸起带有挖槽。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凸台与台阶槽配合;凹槽与凸起配合。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T形包角的下部置于凸起的挖槽内,进一步地将支架体与底座连接在一起,防止两者发生晃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吸盘,从而将后视镜固定在挡风玻璃上。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组装过程为:首先将支架体上的T形包角的下部面板卡入底座的凸起的挖槽内,接下来将支架体上的凸台与底座上的台阶槽配合在一起,最后将支架体上的通孔与底座上的盲孔对齐旋紧螺钉从而将支架与底座可拆卸地紧固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拆分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支架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支架10,支架体11,连接轴12,球体13,限位块111,挖槽112,凸台112,U形挡件113,凹槽114,通孔115,底座20,凸块21,连接块22,螺纹孔221,台阶槽23,螺钉3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支架10和底座20,支架10包括支架体11,该支架体上设有通孔115(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20上设有连接块22,该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221,支架10上的通孔115与底座20上的螺纹孔221通过螺钉30连接。由于支架与底座直接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在底座上设置连接块从而增加了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体11的两外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块111,从而将支架体11与护罩紧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11呈Y形,进一步保证支架体11与护罩紧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体11的下部安装有连接轴12,该连接轴12的端部具有球头13,所述球头13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轴12的轴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体11的外部覆盖有护罩,从而对支架体11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的底部设有吸盘,从而将后视镜固定在挡风玻璃上。如图3所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支架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体11的底部为一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的一端为开放式,另一端为半开放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开放式部分带有T形包角113,从而对底座20进行前后、上下、左右限位,节约了装配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体11的底部对称设有凸台和凹槽114,凸台112的内侧面为直面,装配时直接下拉即可将支架11与底座20连接在一起,装配方便快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体11的一侧开有挖槽112,用于接接插件,将挖槽112设置在侧部的优点是:节约了安装结构的整体空间、节约成本、成型容易,即只要上下模即可成型。如图4所示,按照本技术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上对称设有凸起21和台阶槽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支架(10)和底座(20),支架(10)包括支架体(11),该支架体上设有通孔(115),其特征在于:底座(20)上设有连接块(22),该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221),支架(10)上的通孔(115)与底座(20)上的螺纹孔(221)通过螺钉(3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支架(10)和底座(20),支架(10)包括支架体(11),该支架体上设有通孔(115),其特征在于:底座(20)上设有连接块(22),该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221),支架(10)上的通孔(115)与底座(20)上的螺纹孔(221)通过螺钉(30)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体(11)的两外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块(1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块(111)呈Y形。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体(11)的下部安装有连接轴(12),该连接轴(12)的端部具有球头(13),所述球头(13)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轴(12)的轴径。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体(11)的外部覆盖有护罩。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体(11)的底部为一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的一端为开放式,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陈苗廖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兴科迪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