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643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临氢催化脱蜡条件下将润滑油馏分油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由分层装填的催化剂Ⅰ和催化剂Ⅱ组合而成,所述催化剂Ⅰ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催化剂Ⅱ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非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时,润滑油基础油收率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油基础油一般是由原油经过多步处理过程,如蒸馏、加氢裂化、加氢处理、脱蜡、加氢精制得到。其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原料油进行脱蜡,以生产倾点满足要求的润滑油基础油。通过选择性蜡分子裂解和/或异构化,可有效降低润滑油馏分油的倾点。如:Re28398(U.S.Patent No.3,700,585)描述了一种采用ZSM-5沸石催化剂,通过选择性裂解蜡分子的脱蜡方法。这种脱蜡方法的缺陷一是随倾点的降低,生成油粘度提高、密度增大;二是蜡裂解产物主要是如C4-以下的轻质馏分和气体,目的产物收率低。USP4,599,162公开了一种串联催化剂加氢脱蜡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一种选自正构烷烃和轻度支链化的正构烷烃的烃原料与一种加氢异构化催化剂接触,所述加氢异构化催化剂包括一种具有ZSM-12和ZSM-23复合结晶硅酸盐沸和加氢金属组分;b)将由步骤a)得到的至少部分液体产物与一种脱蜡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含具有ZSM-5结构的结晶硅酸盐沸石和和加氢金属组分。与单独采用ZSM-5沸石催化剂相比,该方法的润滑油收率有所提高,但仍较低。U.S.Patent No.5,246,566公开了一种生产低倾点优质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含蜡原料在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分子筛催化剂上异构化,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第VIII族金属,适用的分子筛包括SAPO-11、SAPO-31、SAPO-41、ZSM-22、ZSM-23和ZSM-35,反应压力为0.1-20兆帕,所用催化剂还含有多孔性基质材料,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铍、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此外,为提高催化剂异构化反应选择性,优选的实施方法中催化剂含有第IIA族金属。采用含具有一维椭圆孔结构分子筛的催化剂进行脱蜡,蜡分子异构化反应选择性较高。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采用ZSM-5沸石催化剂选择性裂解蜡分子脱蜡方法的缺陷。但是,在将上述催化剂用于润滑油馏分油脱蜡时,仍存在要么降凝效果差、要么润滑油基础油收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收率低或降凝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较高收率和较好降凝效果的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在临氢催化脱蜡工艺条件下将润滑油馏分油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由分层装填的催化剂I和催化剂II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I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催化剂II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非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其中的催化剂I和催化剂II的体积比为0.1-10。与现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收率和降凝效果明显提高。例如,对于一种倾点为61℃的润滑油馏分油脱蜡,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时,生成油中>470℃馏分油的倾点为-24℃,收率为50.2重量%,而对比例方法,生成油中>470℃馏分油的倾点为-21℃,收率为45.8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所述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沸石型分子筛,优选为ZSM-22(长轴5.5,短轴4.5),ZSM-23(长轴5.6,短轴4.5),ZSM-35(长轴5.4,短轴4.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非沸石型分子筛优选为SAPO-11(长轴6.7,短轴4.4),SAPO-31,SAPO-41(长轴7.0,短轴4.0)中的一种或几种。关于上述沸石型分子-->筛和非沸石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分别在J.M.Benett et al,Zeolites,1,160(1987),G.T.Kokotailo,et al,Zeolites,5,349(1985),W.M.Meier,and D.H.Olsen,Atlas of Zeolite Structure Types,Butterworths,(87),R.M.Kircher,and J.M.Bennett,Zeolites,14,523(1994)中详细披露。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催化剂I含有5-90重量%的耐热无机氧化物,9-90重量%的沸石分子筛,以金属计,0.1-5重量%的铂和/或钯;所述催化剂II含有5-90重量%的耐热无机氧化物,9-90重量%的非沸石分子筛,以金属计,0.1-5重量%的铂和/或钯。优选所述催化剂I含有9-85重量%的耐热无机氧化物,14-90重量%的沸石分子筛,以金属计,0.1-1.5重量%的铂和/或钯;所述催化剂II含有9-85重量%的耐热无机氧化物,14-90重量%的非沸石分子筛,以金属计,0.1-1.5重量%的铂和/或钯。所述催化剂I和催化剂II中的耐热无机氧化物载体选自常用作催化剂载体和/或基质的各种耐热无机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所述耐热无机氧化物可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铍、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天然沸石、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氧化铝。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所述催化剂I和催化剂II的载体可用现有技术惯用的方法制备,包括将多孔耐热氧化物与分子筛混合、成型、焙烧和引入铂和/或钯金属组分。所述成型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如压片、滚球、挤条等方法均可。例如当挤条时,可以将氧化铝水合物与无序化分子筛的混合物与适量水混合并加入适量助挤剂和/或胶粘剂,然后挤出成型。所述助挤剂、胶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均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所述焙烧条件:温度为350-700℃,优选为450-600℃,焙烧时间为2-8小时,优选为3-6小时。将铂和/或钯或其化合物引入到载体上的方法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例如,用含铂和/或钯的化合物的溶液浸渍浸渍所述载体,之后进行干燥和焙烧,干-->燥温度为60-350℃,优选为100-150℃,干燥时间为1-24小时,优选为2-10小时,焙烧温度为350-550℃,优选为400-500℃,焙烧时间为2-8小时,优选为3-6小时。含铂或钯的化合物选自铂或钯金属可溶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如氯铂酸、二氯四氨合铂、硝酸钯、二氯二氨合钯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临氢催化脱蜡条件下将润滑油馏分油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由分层装填的催化剂Ⅰ和催化剂Ⅱ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Ⅰ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催化剂Ⅱ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非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其中的催化剂Ⅰ和催化剂Ⅱ的体积比为0.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临氢催化脱蜡条件下将润滑油馏分油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由分层装填的催化剂I和催化剂II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I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催化剂II含有一种由一种耐热无机氧化物和一种具有短轴为4.2-4.8、长轴为5.4-7.0的一维椭圆孔结构的非沸石分子筛组成的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铂和/或钯,其中的催化剂I和催化剂II的体积比为0.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层装填使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油依次与催化剂I和催化剂II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I和催化剂II中的耐热无机氧化物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铍、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天然沸石、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无机氧化物为氧化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分子筛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国康小洪董维正郭庆洲聂红石亚华李大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