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591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柴油馏分原料与溶剂分别注入抽提塔,在常压、抽提温度为40-110℃、抽提溶剂与原料的重量比为0.5-3∶1的条件下混合,塔顶为含溶剂的精制柴油,塔底为富含硫和多环芳烃的含溶剂抽出油,经分馏塔分别分离出精制柴油和抽出油,分馏塔分离出的两股溶剂混合后循环使用。该方法使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提高10个单位以上,脱硫率达到50%,多环芳烃下降6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临氢的条件下通过溶剂抽提工艺生产优质商品柴油或柴油调和组分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属于一种对劣质柴油馏分溶剂抽提进而脱硫和提高其十六烷值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柴油馏分特别是对优质商品柴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部门对柴油中硫、氮等杂质含量和十六烷值的要求日益严格,如欧洲在1997年实行硫含量最高为500ppm的低硫新规格柴油指标后,欧洲议会又于2000年通过了将柴油硫含量指标降到不大于350ppm,十六烷值指标提高到不小于51,多环芳烃(二环以上)不高于11重%,15℃密度不高于0.845克/厘米3;并建议2005年后柴油十六烷值指标不小于58,多环芳烃(二环以上)不高于1.0重%,15℃密度不高于0.825克/厘米3。美国加州资源管理局(CARB)及美国环境管理协会(EMA)也提出了高十六烷值、低硫、低芳烃的柴油指标。在国内,已经实施的新的轻柴油规格要求十六烷值不低于45,硫含量分为不大于0.20重%和不大于0.05重%两种规格。因此,各炼油企业都将面临改善柴油质量的问题。我国目前对柴油品质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硫含量为不高于0.2重%,还未提出对芳烃含量的要求。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对燃油质量的要求必然会日益严格。我国的商品柴油主要由直馏柴油、催化裂化柴油和多种加氢工艺柴油组成。随着我国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发展趋势和进口中东高硫原油量越来越大,通过原油蒸馏所生产的柴油产品的品质较差,直接作为燃料油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一般而言,催化裂化柴油的质量低劣,表现为密度大、硫和氮等杂质含量高、烯烃、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胶质含量高、贮存安定性差。随着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各炼油企业纷纷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渣油掺炼量。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掺渣量的提高导致催化裂化柴油的性质进一步变劣。-->因此,需要研究开发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艺技术,以解决柴油质量问题。在表征柴油性质的诸多因素中,其中十六烷值是用来测定燃料的压燃性;十六烷值的大小将影响冷启动性、排放物的多少、燃料的消耗量。柴油中的芳烃含量将影响火焰温度以及燃烧过程中NOx排放物,多环芳烃影响颗粒的形成,并进入柴油发动机的排放物中。柴油中的硫主要以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形式存在,基本上占总硫化物的85%以上,而其它有机硫化物的性质比较接近。所有这些噻吩类硫化物中硫原子均与两个碳原子相连。硫能导致发动机系统腐蚀和磨损,使排气处理系统效率降低,增加微粒排放物。目前改质商品柴油或改质商品柴油调和组分的技术主要包括加氢精制和改质、非临氢的催化改质以及添加相关的改进剂。CN1289832A公开了一种催化裂化柴油的改质方法,在氢分压为3.0~10.0兆帕、温度为320~440℃、氢油体积比为400~1000、液时空速为0.2~3.0小时-1的条件下,使原料通过单段串联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而不经中间分离。该方法使产品柴油的十六烷值较原料提高10个单位以上,硫氮含量显著降低。CN1340598A公开了一种劣质柴油非临氢催化改质的方法,主要是将预热后的柴油馏分注入提升管或流化床反应器,与积炭量≤0.3%、温度低于600℃的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温度为250~550℃,重时空速为1~120h-1,催化剂与柴油馏分的重量比为2~20,水蒸气与柴油馏分的重量比为0.01~0.15,反应压力为0.13~0.45MPa。分离反应产物和待生剂,待生剂经汽提、再生后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该方法可明显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并对降低其硫、氮等杂质含量有一定效果。以上对柴油馏分进行改质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临氢条件下,对柴油馏分进行加氢处理,达到脱硫、脱氮、烯烃饱和、芳烃饱和的目的,以提高柴油质量。该方法的改质效果好,但成本比较高,目前国内的一些炼油企业缺乏加氢精制或加氢裂化的手段,即使具备加氢处理的手段,也存在着加工能力不足、缺乏氢源等问题。采用催化裂化回炼柴油馏分的改质技术工艺比较复杂,有一定的副产物,且对原料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以降低其硫、多环芳烃含量和提高其十六烷值。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柴油馏分原料与溶剂进行抽提塔,在常压、抽提温度为40-110℃、抽提溶剂与原料的重量比为0.5-3∶1的条件下混合,塔顶为含溶剂的精制柴油,塔底为富含硫和多环芳烃的含溶剂抽出油,经分馏塔分别分离出精制柴油和抽出油,分馏塔分离出的两股溶剂混合后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以柴油馏分为原料,经溶剂抽提工艺可使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提高10个单位以上,脱硫率达到50%,多环芳烃下降60%以上。该专利技术采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可利用现有工业装置,操作费用较低,工艺灵活,能够满足现有和将来市场和环保法规对商品柴油的质量需求。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是这样具体实施的:柴油馏分原料与溶剂分别注入抽提塔,在常压、抽提温度为40-110℃、抽提溶剂与原料的重量比为0.5-3∶1的条件下混合,塔顶为含溶剂的精制柴油,塔底为富含硫和多环芳烃的含溶剂抽出油,经分馏塔分别分离出精制柴油和抽出油,分馏塔分离出的两股溶剂混合后循环使用。所述柴油馏分原料选自直馏柴油馏分、二次加工柴油馏分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二次加工柴油馏分选自催化裂化柴油、催化裂解柴油、焦化柴油、热裂化柴油、减粘裂化柴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柴油馏分可以是上述馏分的全馏分,也可以是上述馏分的窄馏分,所述柴油馏分的沸点范围为180-360℃。溶剂抽提工艺装置为连续进料的常压液液抽提分离塔,溶剂选自糠醛、N-烷基吡咯烷酮、亚砜化合物、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溶剂为糠醛,溶剂从抽提塔上部进料,柴油馏分从下部进料,抽提塔内的操作温度范围40-110℃优选45-90℃,溶剂抽提的剂油比(即抽提溶剂与原料的重量比)为0.5-3∶1优选0.8-2∶1;在抽提塔内溶剂与柴油馏分的逆向接触时间,由柴油馏分和溶剂的进料量决定,一般为0.5-3小时。抽提塔顶分离出含溶剂的精制柴油,塔底得到含溶剂的抽出油;塔顶和塔底两股产品在140-170℃下-->采用CO2或/和N2进行汽提,所得溶剂循环使用,回收溶剂后的精制柴油可以直接作商品柴油或柴油调和组分,回收溶剂后的抽出油可以作加氢处理或催化裂化原料。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示意图。预热后的柴油馏分经管线1进入抽提塔2,同时预热后的糠醛溶剂经管线3进入抽提塔2,柴油馏分与糠醛溶剂在抽提塔2内逆向接触进行芳烃抽提,其中含溶剂的精制油经管线4进入分馏塔5,同时来自管线10的汽提气引入分馏塔5,溶剂经分馏塔5塔顶部脱出,冷凝后依次经管线6、3循环至抽提塔2,分馏塔5的塔釜液为精制柴油,经管线12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柴油馏分原料与溶剂分别注入抽提塔,在常压、抽提温度为40-110℃、抽提溶剂与原料的重量比为0.5-3∶1的条件下混合,塔顶为含溶剂的精制柴油,塔底为富含硫和多环芳烃的含溶剂抽出油,经分馏塔分别分离出精制柴油和抽出油,分馏塔分离出的两股溶剂混合后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柴油馏分原料与溶剂分别注入抽提塔,在常压、抽提温度为40-110℃、抽提溶剂与原料的重量比为0.5-3∶1的条件下混合,塔顶为含溶剂的精制柴油,塔底为富含硫和多环芳烃的含溶剂抽出油,经分馏塔分别分离出精制柴油和抽出油,分馏塔分离出的两股溶剂混合后循环使用。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馏分原料选自直馏柴油馏分、二次加工柴油馏分中的一种或几种。3、按照权利要求2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加工柴油馏分选自催化裂化柴油、催化裂解柴油、焦化柴油、热裂化柴油、减粘裂化柴油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德春李家栋李集亮包晓东雷洪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