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85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包括盒体、两左右对称的静触点、一转动杆、两动触点、一平衡组件、及支撑组件;两动触点对称分布在转动杆两端上侧,两静触点分别位于两动触点的上方;所述转动杆重力中心分别与支撑组件、平衡组件转动连接;当平衡组件转动至转动杆一侧,转动杆转动至其另一侧的动触点与其对应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平衡组件包括:一平衡杆、一连接线、一连接环、对称分布在盒体上的两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平衡杆的左、右转动,打破转动杆的平衡,实现其右、左端对应的动静触点的连通,从而省却了额外电源控制动静触点的闭合或断开,提供了一种低消耗的继电器。

A kind of press warped plate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ssure plate Alice relay,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two symmetrical static contact, a rotating rod, a movable contact, a balance of two components, and a supporting component; the two movable contacts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both ends of the upper rotary rod, two static contacts are located in the two moving contact on the rotating side; center of gravity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assembly and balancing assembly rotation; when the balance component rotates to the rotating rod side, rotating rod rotate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vable contact and the static contact connection; the balance components include: two connecting column balance rod, a connecting wire, a connecting ring,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box on the body. By balancing left and right rotation of the balance bar, the utility model breaks the balance of the rotating rod, realizes the conne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and static contacts on the right and left ends, thereby saving the extra power supply to control the closure or disconnection of the dynamic and static contacts, and provides a low consumption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通常用于实现两路电路的切换,现有的继电器大多使用电磁吸引力实现动静触点的闭合,当电磁吸引时,电磁电路会一直通电。在动静触点常闭的环境下,此种电磁电路持久通电会损耗一部分电能。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包括盒体、两左右对称的静触点、一转动杆、两动触点、一平衡组件、及支撑组件;两动触点对称分布在转动杆两端上侧,两静触点分别位于两动触点的上方;所述转动杆重力中心分别与支撑组件、平衡组件转动连接;当平衡组件转动至转动杆一侧,转动杆转动至其另一侧的动触点与其对应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平衡组件包括:一平衡杆、一连接线、一连接环、对称分布在盒体上的两连接柱,平衡杆一端与转动杆重力中心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线一端连接,连接线另一端与连接环连接,连接环可与任一连接柱套接。较佳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三角形支架、两压力弹簧,三角形支架与转动杆重力中心转动连接,两压力弹簧对称设于转动杆两端,每一压力弹簧一端与转动杆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盒体内壁。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上还设有一对称的凹槽,平衡杆可左右转动嵌入该凹槽中。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对平衡杆的左、右转动,打破转动杆的平衡,实现其右、左端对应的动静触点的连通,从而省却了额外电源控制动静触点的闭合或断开,提供了一种低消耗的继电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包括盒体1、两左右对称的静触点2、一转动杆3、两动触点4、一平衡组件5、及支撑组件6;两动触点4对称分布在转动杆3两端上侧,两静触点2分别位于两动触点4的上方;所述转动杆3重力中心分别与支撑组件6、平衡组件5转动连接;当平衡组件6转动至转动杆3一侧,转动杆3转动至其另一侧的动触点4与其对应的静触点2连接;所述平衡组件5包括:一平衡杆51、一连接线52、一连接环53、对称分布在盒体1上的两连接柱54,平衡杆51一端与转动杆3重力中心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线52一端连接,连接线52另一端与连接环53连接,连接环53可与任一连接柱54套接。其中,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一三角形支架61、两压力弹簧62,三角形支架61与转动杆3重力中心转动连接,两压力弹簧62对称设于转动杆3两端,每一压力弹簧62一端与转动杆3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盒体1内壁。所述转动杆3上还设有一对称的凹槽,平衡杆51可左右转动嵌入该凹槽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参照图2,当连接环53套接在右端的连接柱54时,平衡杆51嵌套在转动杆3的右侧,转动杆3的平衡被打破,其顺时针转动,使得左侧的动触点4与静触点2电性连接。另一侧的原理同理,不再赘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两左右对称的静触点、一转动杆、两动触点、一平衡组件、及支撑组件;两动触点对称分布在转动杆两端上侧,两静触点分别位于两动触点的上方;所述转动杆重力中心分别与支撑组件、平衡组件转动连接;当平衡组件转动至转动杆一侧,转动杆转动至其另一侧的动触点与其对应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平衡组件包括:一平衡杆、一连接线、一连接环、对称分布在盒体上的两连接柱,平衡杆一端与转动杆重力中心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线一端连接,连接线另一端与连接环连接,连接环可与任一连接柱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翘板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两左右对称的静触点、一转动杆、两动触点、一平衡组件、及支撑组件;两动触点对称分布在转动杆两端上侧,两静触点分别位于两动触点的上方;所述转动杆重力中心分别与支撑组件、平衡组件转动连接;当平衡组件转动至转动杆一侧,转动杆转动至其另一侧的动触点与其对应的静触点连接;所述平衡组件包括:一平衡杆、一连接线、一连接环、对称分布在盒体上的两连接柱,平衡杆一端与转动杆重力中心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安梅李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