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989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该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安设在基座上的电磁组件及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推片和一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簧片及M端子,电磁组件与推片联动连接,且推片与簧片联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簧片的另一端靠近内侧边上设有C接点,M端子的另一端靠近外侧边上设有与C接点可接触吸合的M接点;推片推动簧片向M端子方向移动,且C接点向M接点运动后C接点的一侧边缘吸合在M接点的另一侧边缘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C接点与M接点的侧边吸合接触避开了传统的中间对称式设计,使得端子使用面积可以自由的设计,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
技术介绍
在通讯设备、自动控制、家用电器、汽车电子装置等电子
中,凡是需要电路转换的应用场合,都可能会用到继电器。继电器属于一种电控制器件,其原理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常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电路转换等作用。传统的继电器一般为推片推动C端子的中间位置,使C接点运动到与M接点接触的位置,由于C接点与M接点是采用中间对称式设计的结构,因此接触后C接点与M接点之间产生上下方向的Follow,Follow是指接点接触后一起运动的位置,进而两个接点之间会产生上下的摩擦位移,因此端子使用面积很容易受空间位置的限制,进而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C接点与M接点的侧边吸合接触避开了传统的中间对称式设计,使得端子使用面积可以自由的设计,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安设在基座上的电磁组件及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推片和一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簧片及M端子,所述电磁组件与推片联动连接,且推片与簧片联动连接;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靠近内侧边上设有C接点,所述M端子的另一端靠近外侧边上设有与C接点可接触吸合的M接点;所述推片推动簧片向M端子方向移动,且C接点向M接点运动后C接点的一侧边缘吸合在M接点的另一侧边缘处。其中,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两个线圈端子、铁芯、骨架、衔铁和铁架;所述骨架外圈缠绕线材后容纳在基座的凹槽内,所述铁芯固定在骨架的中心孔内,所述两个线圈端子固定在骨架上;所述铁架的垂直端固定在骨架的一端上,所述铁架的水平端夹持在骨架的侧边与衔铁的水平端之间;所述衔铁的垂直端安设在骨架的另一端上且与铁芯相适配吸合;所述铁芯与衔铁的垂直端相吸合后,衔铁的水平端向下推动推片在铁架的水平端与簧片之间进行直线移动。其中,所述衔铁的水平端上设有卡接孔,所述推片的顶端向上延伸有与卡接孔相适配的卡头,所述推片通过卡头与卡接孔的适配后与衔铁固定连接,所述推片与衔铁同向运动;所述推片的底端向下延伸有C接点可接触连接的触点。其中,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衔铁的水平端靠近其卡接孔的部分置于该通孔上,且可在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推片的中部设有尺寸大于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置于该凹槽外侧且卡头贯穿通孔与卡接孔连接。其中,所述簧片的另一端沿中心线向内侧设有第一延伸块,所述第一延伸块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C接点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柱;所述M端子的另一端沿中心线向外侧设有第二延伸块,所述第二延伸块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M接点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簧片的另一端靠近内侧边上设有C接点,M端子的另一端靠近外侧边上设有与C接点可接触吸合的M接点,推片推动簧片向M端子方向移动,且C接点向M接点运动后C接点的一侧边缘吸合在M接点的另一侧边缘处C接点与M接点的侧边吸合接触,该结构的设计,使得两个接点是侧边吸合接触的,避开了传统的中间对称式设计,两个接点侧边吸合后产生横向Follow,改变了传统中间对称接触面小且端子使用面积仅为中间接触的部分的现象,侧边接触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端子的使用面积加大,使得端子使用面积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以达到自由化设计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的爆炸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基座                  11、电磁组件12、运动组件              101、凹槽111、线圈端子             112、铁芯113、骨架                 114、衔铁115、铁架                 116、线材121、推片                 122、簧片123、M端子               124、C接点125、M接点               1141、卡接孔1211、卡头               1212、触点1011、通孔               1213、挡板1221、第一延伸块         1222、第一定位孔1231、第二延伸块         1232、第二定位孔1241、第一定位柱         1251、第二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包括基座10和安设在基座10上的电磁组件11及运动组件12;运动组件12包括推片121和一端固定在基座10上的簧片122及M端子123,电磁组件11与推片121联动连接,且推片121与簧片122联动连接;簧片122的另一端靠近内侧边上设有C接点124,M端子123的另一端靠近外侧边上设有与C接点124可接触吸合的M接点125;推片121推动簧片122向M端子123方向移动,且C接点124向M接点125运动后C接点124的一侧边缘吸合在M接点125的另一侧边缘处。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簧片122的另一端靠近内侧边上设有C接点124,M端子123的另一端靠近外侧边上设有与C接点124可接触吸合的M接点125,推片121推动簧片122向M端子123方向移动,且C接点124向M接点125运动后C接点124的一侧边缘吸合在M接点125的另一侧边缘处C接点124与M接点125的侧边吸合接触,该结构的设计,使得两个接点是侧边吸合接触的,避开了传统的中间对称式设计,两个接点侧边吸合后产生横向Follow,改变了传统中间对称接触面小且端子使用面积仅为中间接触的部分的现象,侧边接触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端子的使用面积加大,使得端子使用面积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以达到自由化设计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组件11包括两个线圈端子111、铁芯112、骨架113、衔铁114和铁架115;骨架113外圈缠绕线材116后容纳在基座10的凹槽101内,铁芯112固定在骨架113的中心孔内,两个线圈端子111固定在骨架113上;铁架115的垂直端固定在骨架113的一端上,铁架115的水平端夹持在骨架113的侧边与衔铁114的水平端之间;衔铁114的垂直端安设在骨架113的另一端上且与铁芯112相适配吸合;铁芯112与衔铁114的垂直端相吸合后,衔铁114的水平端向下推动推片121在铁架的水平端与簧片122之间进行直线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衔铁114的水平端上设有卡接孔1141,推片121的顶端向上延伸有与卡接孔1141相适配的卡头1211,推片121通过卡头1211与卡接孔1141的适配后与衔铁114固定连接,推片121与衔铁114同向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安设在基座上的电磁组件及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推片和一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簧片及M端子,所述电磁组件与推片联动连接,且推片与簧片联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靠近内侧边上设有C接点,所述M端子的另一端靠近外侧边上设有与C接点可接触吸合的M接点;所述推片推动簧片向M端子方向移动,且C接点向M接点运动后C接点的一侧边缘吸合在M接点的另一侧边缘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安设在基座上的电磁组件及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推片和一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簧片及M端子,所述电磁组件与推片联动连接,且推片与簧片联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靠近内侧边上设有C接点,所述M端子的另一端靠近外侧边上设有与C接点可接触吸合的M接点;所述推片推动簧片向M端子方向移动,且C接点向M接点运动后C接点的一侧边缘吸合在M接点的另一侧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中间对称吸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两个线圈端子、铁芯、骨架、衔铁和铁架;所述骨架外圈缠绕线材后容纳在基座的凹槽内,所述铁芯固定在骨架的中心孔内,所述两个线圈端子固定在骨架上;所述铁架的垂直端固定在骨架的一端上,所述铁架的水平端夹持在骨架的侧边与衔铁的水平端之间;所述衔铁的垂直端安设在骨架的另一端上且与铁芯相适配吸合;所述铁芯与衔铁的垂直端相吸合后,衔铁的水平端向下推动推片在铁架的水平端与簧片之间进行直线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松礼船山直也冯旭强游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旺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