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38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包括进料斗、焙烧炉、风冷箱、第一引风机及第二引风机,所述进料斗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进料斗中部通过第一抽板将进料斗内部分隔成上部的预热排湿腔及下部的干燥腔;所述进料斗通过进料口与焙烧炉上端左侧连通,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抽板;所述焙烧炉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由焙烧炉左侧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输送绞龙。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焙烧炉内灼烧及风冷箱冷却的同时,在进料斗内进行原料的预热除湿及干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氧化铕成品质量;能够将焙烧炉及风冷箱内的尾气重复领域,回收余热,减少能耗及成本,同时减少热污染。

A roaster of europium oxide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europium oxide production roasting furnace, which comprises a feed hopper, baking furnace, air box, the first fan and the two fan, the feed hopp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cover, a drying chamber preheating the feed hopper through the first central pumping plate into the hopper is divided in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wet exhaust cavity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hopper; the feed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furnace, the feed inle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umping plate; the first rotary shaft of the roasting furnace is arranged in the level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driven by a first motor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aking furnac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the first conveyor. This model is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can in the roasting furnace burning and air cooling box at the same time, preheating dehumidification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feed hopper and drying, save tim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ensure the quality of finished products can be europium oxide; exhaust repeated field, roasting furnace and cooling tank of waste heat recovery,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heat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铕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
技术介绍
氧化铕是带淡红色的粉末,相对密度7.42,熔点2002度,不溶于水,溶于酸,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用作彩色电视机红色荧光粉激活剂,高压汞灯用荧光粉。目前,氧化铕的制备工艺流程为萃取法以处理独居石或混合稀土矿所得的氯化稀土溶液为原料。用P204一煤油一HCL-ReCl3体系萃取,萃余液用以提取轻稀土,将钐及重稀土萃入有机相,然后用2.Omg/LHCl反萃中稀土,得中稀土衫富集物,经锌粉还原,碱度法提取得氢氧化亚铕,在经草酸沉淀,分离,烘干,灼烧,制得氧化铕。氢氧化亚铕在灼烧时,需要使用较高温度的焙烧炉进行灼烧,其产生时的尾气中含有较高的温度,直接排出不加造成热污染,而且还导致极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包括进料斗、焙烧炉、风冷箱、第一引风机及第二引风机,所述进料斗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进料斗中部通过第一抽板将进料斗内部分隔成上部的预热排湿腔及下部的干燥腔;所述进料斗通过进料口与焙烧炉上端左侧连通,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抽板;所述焙烧炉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由焙烧炉左侧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输送绞龙;所述焙烧炉右部上端设置有废气收集腔,所述废气收集腔与焙烧炉内部通过水平布置的通气板分隔,所述废气收集腔通过第一余热回收管及第一引风机与干燥腔连通;所述焙烧炉下端固定设置有风冷箱,所述风冷箱上端右部通过落料口与焙烧炉下端右部连通;所述风冷箱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输送绞龙,所述风冷箱右侧设置有驱动第二转轴的第二电机,所述风冷箱左部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用于案子第二转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风冷箱内顶端存在间隙;所述风冷箱左侧设置有冷风机,所述风冷箱下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于安装板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上方设置有与风冷箱右壁连通的第二余热回收管,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管通过第二引风机与预热排湿腔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热排湿腔及干燥腔内均设置有废气出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风机为轴流风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冷箱内右侧壁设置有与第二余热回收管适配的防尘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绞龙与第二输送绞龙的旋向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初始时,打开上盖,将结晶后的原料加入到预热排湿腔,第二引风机将风冷箱中氧化铕冷却时产生的较低温度的尾气通入到预热排湿腔内,对其进行预热排湿;而后打开第一抽板,将预热后的原料加入到干燥腔内,第一引风机通过第一余热回收管将焙烧炉内灼烧时产生的高温尾气引入到干燥腔内,对其进气干燥烘干,然后抽去第二抽板,将干燥后的原料加入到焙烧炉内进行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铕,同时由于第一输送绞龙的设置,使得原料在输送的同时还能够翻动,保证了灼烧的均匀性,保证成品氧化铕的质量;然后氧化铕成品在落料口处落入风冷箱,在第二输送绞龙的作用下向左输送直至排料口处排出,而风冷箱的设置,使得氧化铕在风冷箱内输送过程中有效冷却,带走的低温尾气经防尘网过滤后进入第二余热回收管。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焙烧炉内灼烧及风冷箱冷却的同时,在进料斗内进行原料的预热除湿及干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氧化铕成品质量;能够将焙烧炉及风冷箱内的尾气重复领域,回收余热,减少能耗及成本,同时减少热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氧化铕生产焙烧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斗,11-进料口,12-废气出管,13-上盖,14-预热排湿腔,15-第一抽板,16-干燥腔,17-第二抽板,2-焙烧炉,21-第一电机,22-第一转轴,23-第一输送绞龙,24-废气收集腔,25-通气板,26-落料口,3-风冷箱,31-第二电机,32-第二转轴,33-第二输送绞龙,34-排料口,35-安装板,36-冷风机,4-第一引风机,41-第一余热回收管,5-第二引风机,51-第二余热回收管,52-防尘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包括进料斗1、焙烧炉2、风冷箱3、第一引风机4及第二引风机5,所述进料斗1上端设置有上盖13,所述进料斗1中部通过第一抽板15将进料斗1内部分隔成上部的预热排湿腔14及下部的干燥腔16;所述进料斗1通过进料口11与焙烧炉2上端左侧连通,所述进料口11处设置有第二抽板17;所述焙烧炉2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2由焙烧炉2左侧的第一电机21驱动,所述第一转轴22上设置有第一输送绞龙23;所述焙烧炉2右部上端设置有废气收集腔24,所述废气收集腔24与焙烧炉2内部通过水平布置的通气板25分隔,所述废气收集腔24通过第一余热回收管41及第一引风机4与干燥腔16连通;所述焙烧炉2下端固定设置有风冷箱3,所述风冷箱3上端右部通过落料口26与焙烧炉2下端右部连通;所述风冷箱3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2上设置有第二输送绞龙33,所述风冷箱3右侧设置有驱动第二转轴32的第二电机31,所述风冷箱3左部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用于案子第二转轴32的安装板35,所述安装板35与风冷箱3内顶端存在间隙;所述风冷箱3左侧设置有冷风机36,所述风冷箱3下端设置有排料口34,所述排料口34位于安装板35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31上方设置有与风冷箱3右壁连通的第二余热回收管51,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管51通过第二引风机5与预热排湿腔14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初始时,打开上盖11,将结晶后的原料加入到预热排湿腔14,第二引风机5将风冷箱3中氧化铕冷却时产生的较低温度的尾气通入到预热排湿腔14内,对其进行预热排湿;而后打开第一抽板15,将预热后的原料加入到干燥腔16内,第一引风机4通过第一余热回收管41将焙烧炉2内灼烧时产生的高温尾气引入到干燥腔16内,对其进气干燥烘干,然后抽去第二抽板17,将干燥后的原料加入到焙烧炉2内进行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铕,同时由于第一输送绞龙23的设置,使得原料在输送的同时还能够翻动,保证了灼烧的均匀性,保证成品氧化铕的质量;然后氧化铕成品在落料口26处落入风冷箱3,在第二输送绞龙33的作用下向左输送直至排料口34处排出,而风冷箱3的设置,使得氧化铕在风冷箱3内输送过程中有效冷却,带走的低温尾气经防尘网52过滤后进入第二余热回收管5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包括进料斗、焙烧炉、风冷箱、第一引风机及第二引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进料斗中部通过第一抽板将进料斗内部分隔成上部的预热排湿腔及下部的干燥腔;所述进料斗通过进料口与焙烧炉上端左侧连通,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抽板;所述焙烧炉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由焙烧炉左侧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输送绞龙;所述焙烧炉右部上端设置有废气收集腔,所述废气收集腔与焙烧炉内部通过水平布置的通气板分隔,所述废气收集腔通过第一余热回收管及第一引风机与干燥腔连通;所述焙烧炉下端固定设置有风冷箱,所述风冷箱上端右部通过落料口与焙烧炉下端右部连通;所述风冷箱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输送绞龙,所述风冷箱右侧设置有驱动第二转轴的第二电机,所述风冷箱左部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用于案子第二转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风冷箱内顶端存在间隙;所述风冷箱左侧设置有冷风机,所述风冷箱下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于安装板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上方设置有与风冷箱右壁连通的第二余热回收管,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管通过第二引风机与预热排湿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铕生产焙烧炉,包括进料斗、焙烧炉、风冷箱、第一引风机及第二引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进料斗中部通过第一抽板将进料斗内部分隔成上部的预热排湿腔及下部的干燥腔;所述进料斗通过进料口与焙烧炉上端左侧连通,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抽板;所述焙烧炉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由焙烧炉左侧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输送绞龙;所述焙烧炉右部上端设置有废气收集腔,所述废气收集腔与焙烧炉内部通过水平布置的通气板分隔,所述废气收集腔通过第一余热回收管及第一引风机与干燥腔连通;所述焙烧炉下端固定设置有风冷箱,所述风冷箱上端右部通过落料口与焙烧炉下端右部连通;所述风冷箱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输送绞龙,所述风冷箱右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卫中叶均祥马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中凯稀土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