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5112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包括上减震筒和位于所述上减震筒底部且套设在所述上减震筒外部的下套筒;下套筒底部设有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设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通过减震弹簧与设置在所述上减震筒底部的上固定块相连接;上减震筒底部设置有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上减震筒顶部设置有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接有竖直设置的控制杆,所述竖直设置的控制杆穿过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中心的通孔;控制杆顶部接有水平的转动调节杆,所述转动调节杆位于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的上方。

Permanent magnet adjustable damping device for bicy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icycle permanent magnet adjustable damping device, including shock absorber tube and position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leeve sleeve at the bottom of the shock absorber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xternal damping cylinder; the lower sleeve at the bottom with third punch NdFeB magnets, the third punch NdFeB magne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a fixed block. The lower fixing block by a damping spring and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damper cylinder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block is connected; on the shock absorber tub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drilling NdFeB magnets, the damp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punch NdFeB magnets, the second hole NdFeB magn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the control rod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rough holes, the control rod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rough the first punch NdFeB magnet center; control rod connected with the top level adjusting rod is rotated, the adjusting rod is rotated in the first. The top of the Nd-Fe-B mag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山地自行车通常配有前减震器,减震器通常是弹簧减震与油簧组合式减震,其中弹簧减震有寿命限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减震效果会衰减,同时减震冲击较大并伴随多余的震动。组合式减震对舒适性有所改进但是耐用性较低,对减震筒的密封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且成本高;所以急需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包括上减震筒和位于所述上减震筒底部且套设在所述上减震筒外部的下套筒;下套筒底部设有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设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通过减震弹簧与设置在所述上减震筒底部的上固定块相连接;上减震筒底部设置有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上减震筒顶部设置有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接有竖直设置的控制杆,所述竖直设置的控制杆穿过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中心的通孔;控制杆顶部接有水平的转动调节杆,所述转动调节杆位于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的上方,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的顶部设有第一上限位板和第二上限位板,所述第一上限位板和第二上限位板之间呈90度夹角,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设有至少三个辅助孔,所述转动调节杆上设有主孔,所述主孔和所述辅助孔中插有螺丝进行固定;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及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的左端均为N极,右端均为S极。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具有的优点如下:(1)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改变了以往通过改变物体的形态来获得弹力。利用磁体同性相斥原理利用排斥力来减小震动。其具有高可靠性,耐低温,无噪音,无疲劳,结构简单的特点。且载荷与距离变化为非线性,有利于山地自行车在颠簸路段行驶时得平稳性。(2)通过在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设置第一上限位板、转动调节杆、主孔、辅助孔及第二上限位板可以对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以防止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旋转的角度过大而导致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及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的N极和S极相互错开而引起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及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相互吸引而非排斥。(3)通过设置上固定块、减震弹簧及下固定块可以实现弹簧减震和磁力减震两种减震方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俯视图。其中:1、控制杆;2、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3、上减震筒;4、上限位环;5、下限位环;6、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7、上固定块;8、减震弹簧;9、下固定块;10、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11、第一上限位板;12、转动调节杆;13、主孔;14、辅助孔;15、第二上限位板;16、下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上减震筒3和位于所述上减震筒3底部且套设在所述上减震筒3外部的下套筒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下套筒16底部设有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10,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10顶部设有下固定块9,所述下固定块9通过减震弹簧8与设置在所述上减震筒3底部的上固定块7相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上减震筒3底部设置有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6,所述上减震筒3顶部设置有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所述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6顶部接有竖直设置的控制杆1,所述竖直设置的控制杆1穿过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中心的通孔。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控制杆1顶部接有水平的转动调节杆12,所述转动调节杆12位于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的上方,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的顶部设有第一上限位板11和第二上限位板15,所述第一上限位板11和第二上限位板15之间呈90度夹角,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顶部设有至少三个辅助孔14,所述转动调节杆2上设有主孔13,所述主孔13和所述辅助孔14中插有螺丝进行固定.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6及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10的左端均为N极,右端均为S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上减震筒3的底部外边沿处设有下限位环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下套筒6的内端面底部设有上限位环4,且所述上限位环4位于所述下限位环5上方。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的上减震筒顶端固定一个钕铁硼磁铁,下套筒底端固定一个钕铁硼磁铁,限位器与上顶盖相连固定于上减震器顶端,控制杆与控制轴经过限位器与中间钕铁硼磁铁相连,轴承装于控制轴与上顶盖之间。当减震器承载时上减震筒被压入下套筒中,上减震筒中的永磁铁与中间永磁铁及下套筒中的永磁铁的间距被压缩,强大的排斥力客服承载时所受压力。利用控制杆调节中间永磁铁的方向,调节中间磁铁与上下磁铁的排斥力,从而调节减震力度。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该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改变了以往通过改变物体的形态来获得弹力。利用磁体同性相斥原理利用排斥力来减小震动。其具有高可靠性,耐低温,无噪音,无疲劳,结构简单的特点。且载荷与距离变化为非线性,有利于山地自行车在颠簸路段行驶时得平稳性;通过在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顶部设置第一上限位板11、转动调节杆12、主孔13、辅助孔14及第二上限位板15可以对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6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以防止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6旋转的角度过大而导致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6及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10的N极和S极相互错开而引起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2、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6及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10相互吸引而非排斥;通过设置上固定块7、减震弹簧8及下固定块9可以实现弹簧减震和磁力减震两种减震方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减震筒和位于所述上减震筒底部且套设在所述上减震筒外部的下套筒;所述下套筒底部设有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设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通过减震弹簧与设置在所述上减震筒底部的上固定块相连接;所述上减震筒底部设置有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上减震筒顶部设置有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接有竖直设置的控制杆,所述竖直设置的控制杆穿过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中心的通孔;所述控制杆顶部接有水平的转动调节杆,所述转动调节杆位于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的上方,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的顶部设有第一上限位板和第二上限位板,所述第一上限位板和第二上限位板之间呈90度夹角,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设有至少三个辅助孔,所述转动调节杆上设有主孔,所述主孔和所述辅助孔中插有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及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的左端均为N极,右端均为S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永磁可调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减震筒和位于所述上减震筒底部且套设在所述上减震筒外部的下套筒;所述下套筒底部设有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三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设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通过减震弹簧与设置在所述上减震筒底部的上固定块相连接;所述上减震筒底部设置有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上减震筒顶部设置有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二打孔钕铁硼磁铁顶部接有竖直设置的控制杆,所述竖直设置的控制杆穿过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中心的通孔;所述控制杆顶部接有水平的转动调节杆,所述转动调节杆位于所述第一打孔钕铁硼磁铁的上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鑫杨壮壮杨兵门正兴岳太文唐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