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通风口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56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通风口把手,更详细地,可通过减少因用于调节通风口的风向的把手的移动而产生的冲击声,来提高操作感和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为如下,即,设置于通风口的前部面并用于引导被排出的风的方向的通风口叶片(10)与把手(20)的组装孔(21)相结合,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前部面形成有前方挡止部(11),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后部面形成有把手插槽(12),在把手(20)的组装孔(21)的内部的前方形成有组装槽(22),用于组装橡胶部(30),在上述橡胶部(30)形成有前方滑动槽(31),以使通风口叶片(10)的前方挡止部(11)插入上述前方滑动槽(31)并移动,在把手(20)的后方两端部形成有后方挡止部(23),后方挡止部(23)与上述通风口叶片(10)的把手插槽(12)的两侧内部面相接触。而且,把手(20)的前方挡止部(11)沿着前方滑动槽(31)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距离(I)小于后方挡止部(23)沿着把手插槽(12)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距离(L),前方挡止部(11)先与橡胶部(30)的前方滑动槽(31)的壁面相接触。并且,若随着把手(20)的移动而前方挡止部(11)与橡胶部(30)的前方滑动槽(31)的一壁面相接触,则后方挡止部(23)以与把手插槽(12)的一壁面相隔开的状态位于上述把手插槽(12),若上述后方挡止部(23)与把手插槽(12)的一壁面相接触,则前方挡止部(11)与把手插槽(31)的壁面重叠。

The air vent handle of a c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r's air outlet handle, and more specifically, it can improve the sense of operation and quality by reducing the impact sound generat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handle for regulating the wind direction of the ventilation port. \u672c\u53d1\u660e\u7684\u7ed3\u6784\u4e3a\u5982\u4e0b\uff0c\u5373\uff0c\u8bbe\u7f6e\u4e8e\u901a\u98ce\u53e3\u7684\u524d\u90e8\u9762\u5e76\u7528\u4e8e\u5f15\u5bfc\u88ab\u6392\u51fa\u7684\u98ce\u7684\u65b9\u5411\u7684\u901a\u98ce\u53e3\u53f6\u7247(10)\u4e0e\u628a\u624b(20)\u7684\u7ec4\u88c5\u5b54(21)\u76f8\u7ed3\u5408\uff0c\u5728\u4e0e\u4e0a\u8ff0\u628a\u624b(20)\u76f8\u7ed3\u5408\u7684\u901a\u98ce\u53e3\u53f6\u7247(10)\u7684\u524d\u90e8\u9762\u5f62\u6210\u6709\u524d\u65b9\u6321\u6b62\u90e8(11)\uff0c\u5728\u4e0e\u4e0a\u8ff0\u628a\u624b(20)\u76f8\u7ed3\u5408\u7684\u901a\u98ce\u53e3\u53f6\u7247(10)\u7684\u540e\u90e8\u9762\u5f62\u6210\u6709\u628a\u624b\u63d2\u69fd(12)\uff0c\u5728\u628a\u624b(20)\u7684\u7ec4\u88c5\u5b54(21)\u7684\u5185\u90e8\u7684\u524d\u65b9\u5f62\u6210\u6709\u7ec4\u88c5\u69fd(22)\uff0c\u7528\u4e8e\u7ec4\u88c5\u6a61\u80f6\u90e8(30)\uff0c\u5728\u4e0a\u8ff0\u6a61\u80f6\u90e8(30)\u5f62\u6210\u6709\u524d\u65b9\u6ed1\u52a8\u69fd(31)\uff0c\u4ee5\u4f7f\u901a\u98ce\u53e3\u53f6\u7247(10)\u7684\u524d\u65b9\u6321\u6b62\u90e8(11)\u63d2\u5165\u4e0a\u8ff0\u524d\u65b9\u6ed1\u52a8\u69fd(31)\u5e76\u79fb\u52a8\uff0c\u5728\u628a\u624b(20)\u7684\u540e\u65b9\u4e24\u7aef\u90e8\u5f62\u6210\u6709\u540e\u65b9\u6321\u6b62\u90e8(23)\uff0c\u540e\u65b9\u6321\u6b62\u90e8(23)\u4e0e\u4e0a\u8ff0\u901a\u98ce\u53e3\u53f6\u7247(10)\u7684\u628a\u624b\u63d2\u69fd(12)\u7684\u4e24\u4fa7\u5185\u90e8\u9762\u76f8 Contact\u3002 Moreover, the handle (20) in front of the retaining portion (11) along the front of the sliding groove (31) of the left and right moving distance (I) is less than the rear retaining portion (23) along the handle slot (12) of the left and right moving distance (L), the front retaining part (11 first) and the rubber part (30) in front of the sliding groove (31) of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wall. And if, with the handle (20) moves in front of the stopping part (11) and (30) the Ministry of rubber in front of the sliding groove (31) side of the contact surface, is behind the retaining part (23) and (12) to handle the slot wall spaced from the state is located in the handle slot (12), if the rear retaining part (23) and (12) a handle slot is contacted, is in front of the stopping part (11) and the handle (31) of the slot wall overl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的通风口把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通风口把手,更详细地,可通过减少因用于调节通风口的风向的把手的移动而产生的冲击声,来提高操作感和品质。
技术介绍
通常,汽车用空气通风口(Air-Vent)是用于适当地维持汽车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的空气排出单元。暖风或冷风利用上述空调系统并经由通风口排出,并且此通风口暴露于汽车室内,因此设计、操作性及便利性备受重视。韩国授权专利公报10-1305807号作为在操作把手时可消减与叶片本体的摩擦的现有技术,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把手2的缝隙的内部形成有一个卡止突起2a,在插入于上述把手20的缝隙的通风口叶片1的滑动部的两端部形成有滑过上述卡止突起2a的卡止突起1a。因此,若将上述通风口叶片1移动至上死点或下死点的位置,则把手2的卡止突起2a滑过通风口叶片1的卡止突起1a,并带给使用人员“咔哒”的声音和震动。这带给使用人员通风口的排出口完全被闭塞的感觉,从而可提高通风口的把手操作性。然而,上述技术是通过随着操作把手而产生的震动及声音,让使用人员能够感知通风口的闭塞,但是因作为用于上述感知的单元的把手的卡止突起需要滑过通风口叶片的卡止突起而产生规定量的操作负荷及冲击声,从而给使用人员带来不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05807号:通风口叶片组装体(公告日:2013年09月06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人员在操作把手时不产生冲击或噪音并可提高操作感的汽车通风口把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汽车通风口把手,即,在叶片本体和把手的组装工序中不使用用于防止冲击声的额外部件,从而可减少组装工序来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风口叶片10与把手20的组装孔21相结合,上述通风口叶片10设置于通风口的前部面,用于引导被排出的风的方向,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前部面形成有前方挡止部11,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后部面形成有把手插槽12,在把手20的组装孔21的内部的前方形成有组装槽22,用于组装橡胶部30,在上述橡胶部30形成有前方滑动槽31,以使通风口叶片10的前方挡止部11插入上述前方滑动槽31并移动,在把手20的后方两端部形成有后方挡止部23,后方挡止部23与上述通风口叶片10的把手插槽12的两侧内部面相接触。而且,把手20的前方挡止部11沿着前方滑动槽31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距离I小于后方挡止部23沿着把手插槽12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距离L,前方挡止部11先与橡胶部30的前方滑动槽31的壁面相接触。并且,若随着把手20的移动而前方挡止部11与橡胶部30的前方滑动槽31的一壁面相接触,则后方挡止部23以与把手插槽12的一壁面相隔开的状态位于把手插槽12,若上述后方挡止部23与把手插槽12的一壁面相接触,则前方挡止部11与前方滑动槽31的壁面重叠。专利技术的效果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专利技术中,向把手的内部插入具有弹力的橡胶部,并在利用上述橡胶部操作通风口叶片的移动时,防止与把手的冲击及噪音。因此,本专利技术为非常有用的专利技术,即,通过操作把手,提高使通风口的位置变换的操作感,减少制作工序,并且组装方便,从而可缩短作业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以往的把手操作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示出普通的通风口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把手与通风口叶片的结合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把手与通风口叶片的A-A线剖视图。图5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通过操作把手与橡胶部第一次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通过操作把手与通风口叶片第二次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观察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通风口把手可通过减少因用于调节通风口的风向的把手的移动而产生的冲击声,来提高操作感和品质。首先,参照图2及图3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大概的方向基准,其结构为如下,即,把手20以向车辆用通风口100的前部面暴露的方式组装,并通过上述把手20的操作来变换通风口叶片10的位置,使经由通风口内部空气通道流入的冷风及暖风排出汽车室内。在这里,在上述通风口叶片10中,把手20的组装孔21与上、下方向调节通风口叶片10相结合,把手20的后方与左、右方向调节通风口叶片(未图示)相结合,从而使使用人员通过操作上述把手20来将风向向上、下、左、右方向简便地变换。并且,本专利技术对位于通风口的前部面的上、下方向调节通风口叶片10与把手20相结合进行说明,但是要阐明,作为另一实施例,左、右方向调节通风口叶片位于通风口的前部面,从而本专利技术也可适用于上述通风口叶片与把手相结合的产品。并且,上述把手20包括本体20a及盖20b,上述本体20a形成与上、下方向调节通风口叶片10相结合的组装孔21,在上述盖20b设置有扣孔,用于使左、右方向调节通风口叶片插入上述扣孔,上述扣孔与本体20a的后方相结合,从而闭塞上述组装孔21。因此,使通风口叶片10位于把手本体20a的组装孔21,在上述本体20a的后方将盖20b与把手本体20a相结合,以使通风口叶片10与把手20相结合,从而通过操作把手20来调节通风口叶片10的方向。此时,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前部面形成有前方挡止部11,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后部面形成有把手插槽12。而且,在把手20的组装孔21的内部的前方还形成有组装孔22,用于组装由具有弹力的材质成形的橡胶部30。在上述橡胶部30的后部面形成有前方滑动槽31,以使通风口叶片10的前方挡止部11插入上述前方滑动槽31并移动,从而前方挡止部11可沿着前方滑动槽31向左、右方向移动。并且,把手20的后方盖20b以位于上述把手插槽12的方式插入上述把手插槽12,在上述把手20的后方盖20b的两端部突出成形有与把手插槽12的两侧内部面相接触的后方挡止部23。在这里,重要的是,把手20的前方挡止部11沿着前方滑动槽31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距离I比后方挡止部23沿着把手插槽槽12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距离L小约0.5mm,前方挡止部11先与橡胶部30的前方滑动槽31的壁面相接触。即,对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作为一例,若随着把手20的左侧移动而前方挡止部11与橡胶部30的前方滑动槽31的右侧壁面相接触,则后方挡止部23以与把手插槽12的左侧壁面相隔开0.5mm的状态位于上述把手插槽12。因此,为了转换通风口叶片10的方向,即使将把手20向一侧操作,具有弹力的橡胶部30与前方挡止部11相接触,从而不产生冲击及冲击声,并提高操作感。而且,如图6所示,若在橡胶部30与上前方挡止部11相接触的状态下,把手20朝向左侧方向再移动,则后方挡止部23与把手插槽12的左侧壁面相接触,并且前方挡止部11与前方滑动槽31的右侧壁面重叠。因此,如上所述,其结构为如下,即,若随着前方滑动槽31的一侧被前方挡止部11重叠而被收缩变形的橡胶部30消除操作人员的操作力,则被收缩的前方滑动槽31的一侧一边恢复原状,一边将前方挡止部11推成如图5所示的状态。即,即使在操作人员使把手20向左侧方向迅速移动的操作过程中,具有弹力的橡胶部30先与前方挡止部11相接触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的通风口把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通风口把手,设置于通风口的前部面并用于引导被排出的风的方向的通风口叶片(10)与把手(20)的组装孔(21)相结合,上述汽车的通风口把手的特征在于,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前部面形成有前方挡止部(11),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后部面形成有把手插槽(12),在把手(20)的组装孔(21)的内部的前方形成有组装槽(22),用于组装橡胶部(30),在上述橡胶部(30)形成有前方滑动槽(31),以使通风口叶片(10)的前方挡止部(11)插入上述前方滑动槽(31)并移动,在把手(20)的后方两端部形成有后方挡止部(23),上述后方挡止部(23)与上述通风口叶片(10)的把手插槽(12)的两侧内部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24 KR 10-2014-00212111.一种汽车的通风口把手,设置于通风口的前部面并用于引导被排出的风的方向的通风口叶片(10)与把手(20)的组装孔(21)相结合,上述汽车的通风口把手的特征在于,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前部面形成有前方挡止部(11),在与上述把手(20)相结合的通风口叶片(10)的后部面形成有把手插槽(12),在把手(20)的组装孔(21)的内部的前方形成有组装槽(22),用于组装橡胶部(30),在上述橡胶部(30)形成有前方滑动槽(31),以使通风口叶片(10)的前方挡止部(11)插入上述前方滑动槽(31)并移动,在把手(20)的后方两端部形成有后方挡止部(23),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太衡
申请(专利权)人: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