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653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电极(10)、空穴传输层(11)、压电膜(12)和ITO导电玻璃(13);在整体发光器件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模块(14);所述电源模块(14)分别与电极(10)和ITO导电玻璃(13)连接。该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的制备步骤包括:(1)ITO导电玻璃的清洗处理;(2)压电膜的制备;(3)压电膜的极化处理;(4)空穴传输层及电极的制备;(5)组装电源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直接实现了机械能和光能之间的转化,并且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性能优异,显色指数高,在指示灯、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
本技术涉及发光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自从1880年,J.居里和P.居里兄弟在晶体中最早发现了材料的压电现象,开启了压电效应的大门,各种关于压电效应的研究开始迅速发展了起来。后来人们发现木材、羊毛和骨头等也具有压电性并开始了聚合物压电性的研究,开始合成压电高聚物,但它们压电性都很低,没有实用价值。直到1969年,日本的科学家报道了聚偏氟乙烯(PVDF)在高温高电压下极化后可产生比较高的压电性,有工业应用价值,从而使压电聚合物的研究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压电薄膜的出现,使得压电效应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突破。而近年来,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由于其发射光谱广、半峰宽窄、光谱可调、量子产率高等优点,在发光二极管、屏幕显示等领域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引起了很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现有的钙钛矿量子点同时也存在着稳定性差、分散性不足、容易团聚等缺点,限制了对钙钛矿量子点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利用复合高分子聚合物结构对钙钛矿量子点进行包裹保护,制备高质量的量子点薄膜,能够达到既分散又稳定的效果。通过高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电极(10)、空穴传输层(11)、压电膜(12)和ITO导电玻璃(13);在整体发光器件的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模块(14);所述电源模块(14)分别与电极(10)和ITO导电玻璃(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电极(10)、空穴传输层(11)、压电膜(12)和ITO导电玻璃(13);在整体发光器件的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模块(14);所述电源模块(14)分别与电极(10)和ITO导电玻璃(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0)的厚度为50~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膜的钙钛矿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11)的厚度为50~1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才满李宗涛汤勇卢汉光陈凯航庄宝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